内开外合与两肾相磨 孙氏太极拳的基本规矩如“九要”、“内开外合”以及“两肾相磨”都是来自孙禄堂先生对所习形意拳、八卦拳基本规矩的总结和提炼,并非来自武式太极拳。关于“九要”的内容在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和《八卦拳学》中皆有说明。关于“内开外合”在《拳意述真》“述李奎元先生言”一节中有相关论述。“两肾相磨”这个词虽然未在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中出现,但是其意及其状态在《八卦拳学》中有详细论述。近有朋友打电话问我,说有网名为“二水”者称:“孙家太极拳中的虚实转换两肾相磨之理来自武式太极拳。”朋友问我是否如此?我答并非如此。孙氏太极拳中的虚实转换两肾相磨之理来自八卦拳。
酸热涨沉空 孙氏拳即是技巧更是功夫,尤其是对于初习者更是要从功夫做起。练功夫是枯燥和艰苦的,对于初学者练功夫要过五关,这五关就是酸、热、涨、沉、空。初练三体式,大腿奇酸难忍,最终抖动不止,每次犹如上刑。但要坚持,站到后来,手臂与大腿都奇酸难忍,说明对路。练三体式,开始是大腿酸,后来是手臂与大腿一起酸,说明你的劲力开始均匀。转八卦,则正好相反,开始是两膀发酸,到后来两膀与腿一起酸,说明你练对了。太极拳开始是背酸,至后来是后背与手臂和腿都酸,说明是练对路子了。如果初练习三体式,大腿不酸。初练习单换掌,两膀不酸。初练习孙氏太极拳,后背不酸。则说明你一定没有练对。所以初练孙氏拳,该酸的地方酸不可怕,不酸则说明一定练错了。形相异、意则一,与形似意不同研习孙氏太极拳即要体会其拳式间的形相异而意则一,又要体会拳式间的形相似而意不同。如懒扎衣与云手,形式不同,但其两式之劲意有相通、相同之处。又如手挥琵琶与高探马,其形式相似,但劲意不同,用法有别。孙氏拳的同一式中能化出无穷的劲意,不同式中又能出同一劲意。故一式一学,皆是学问,需要反复体会。惟孙氏三拳式极简,而意极深。孙氏拳的每一个式子都是对拳艺的高度抽象概括,堪称拳学中的经典之最。
入门之轨——节律 在初练拳术时应该注意的开合起落呼吸的基本节律,以后纯熟后,这个节律是变化的,周身开合起落呼吸的变化将更加细微和自然,直到形成完全无意而为的状态。但是在初步练习时的调息阶段,还是要先按照一定的节律练习,才能逐步进入轨道。孙氏太极拳在起式阶段,开合起落呼吸的节律共有五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包括一个完整的开合起落呼吸。段落虽分之为五,但是其中劲意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 什么是孙氏太极拳的起式阶段?是指从无极式到第一个开合手结束。这个阶段应该包含五个完整的开合起落呼吸。如果初习者在这个起式阶段,开合起落呼吸的节律不是五个,说明在行拳中必有错误存在。特在此提醒之。 第一个开合是转45度后的一捧一捋。 第二个开合是进步前的起和进步后的落。 第三个开合是跟步后的起和左足向右转45度时的落。这个极微妙,需用心体会。 第四个开合是右足向右转45时的起和右步进步的落。这个起极难,此处极富变化。 第五个开合是开合手。 最难掌握的是第四个,这个起是最复杂的,这时周身劲力处于螺旋状态同时又要中轴稳固,虚实分明,将采捩与吞吸之劲做到充分饱满,同时又要蕴涵着无限的变化。这个起很难做到位。我研习多年,亦不敢言此处无亏。所见当代人中鲜有将这个起做到完美的。 1、做开合手时,身体是不是有一个起落?要不要做出来?两脚要分虚实吗? 答:开合手,身体重心不能有起落,起落是气,两脚要分虚实。 2、从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到开合手这四个拳式,是三个节律吗? 答:不是,算上第二个开合手是四个节律。 那么,初学者能不能随着开合稍微做出一个身体的起落(微小的),以后慢慢再把动作隐去(而纯以气来起落)? 不能!重心从一开始练拳就不能有任何起伏。 从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到开合手是四个节律,还请问这四个节律具体的动作分段? 第一个:单鞭 第二个:提手上势 第三个:白鹤亮翅 第四个:开合手 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在一个单鞭动作中包含了起落、开合、吸呼这个完整的节律。一套孙氏太极拳中有7个单鞭,足见该式的重要与典型。 “开、起、吸”做成单鞭造型以后,做“合、落、呼”时也是保持动作外形不变吗? 错误!单鞭不是这种练法! 单鞭这个式子外形动作犹如捋杆,内里则分两段,第一段与开手一式相同,此阶段是“开、起、吸”。当两手相分将要出肩时,则转为第二段,即开始“合、落、呼”。 单鞭——孙氏拳的典型之式,式极简而意极深,把其中规矩全部做正确是不容易的。 还是内在具体有什么要求?抽沉坠顶,起落开合。 还是重心并不是固定在哪一只脚上,而是随情势在两脚之间回换? 是!开左,合右,或开右,合左,究竟先左还是先右,须随情势。 想不到单鞭看似只一个动作,里面还有这么精细的讲究—— 这只是最初步的要求。在我正在着手写的第二部书《孙氏武学散记》(暂定此书名)中,孙氏太极拳的单鞭一式是准备作为整整一章来写的,这章的题头就是“单鞭一线有起落”。所以,我不可能在网上把与单鞭相关的技术内容都写出来。但是单鞭一线要有起落,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单鞭一线要有起落——该式外形:无论是手还是身体重心都不能有起落,两手如同捋一横杆,所以两手相分是一线。起落是气:在这两手相分的一线运动里,内气起落,劲意开合。 开合起落呼吸是个循环,开、起、吸是吞,吞入的可以是劲也可以是意。这里还有接触与未接触之别,以及接触的程度之别。相对不同的情况,应对的方式也将不同。 关于手挥琵琶一式,是否也是一个完整的节律? 不是!手挥琵琶是开、起、吸。 球在运动时其重心是没有任何起伏的。拳术中的球劲也是如此。 身体移动时,身体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这是孙氏拳的基本规矩。至于有些练习者没有按照这个要求去练,那只能说明这是他自己的练法。并不能因此说孙氏拳就是这种规矩。无论孙存周师伯还是孙剑云老师都要求身体移动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这是孙氏拳的规矩。 神有弥藏,气有起落,形有伸缩,唯重心不能有起伏。不仅太极拳如此,八卦、形意亦要如此。技击中,若移动时重心起伏,则速度减慢,劲力分散,是为拳病。过去转八卦掌,头上顶一碗水,转掌时,碗不能落下,水不能洒出,练就的就是高速移动时的重心平稳、中轴稳固,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 重心水平运动是最难的,所以练拳盘架子要求重心水平移动,如八卦拳之转掌、形意拳之五行以及孙氏太极拳等皆如此。至于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中一些式子有起伏,是因该式本为起伏而设,并非是说在应该平动时也可以有起伏。 身体平动时身劲自然要有起落,甚至可以大起大落,但是这时身体重心绝不能有任何起落。 劲力来自身体的开合鼓荡、顺逆伸缩,而不是来自身体重心的上涌下砸。 身劲来自身体的开合鼓荡、顺逆伸缩,而重心则不能起伏,要平动,如此劲力才整。此绝非空谈教条,对此我是做过实践和实验的 在技术上只要认为自己的对,就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吧。 无论是从剑云老师反复强调的孙氏拳的规矩上,还是从我习拳的体验上,身体移动时要重心平动,不能有任何起伏,是技击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 身体移动时重心上下起伏有三害,一是影响速度,使移动速度减慢。二是影响劲力,使劲力分散不整。三是形成破绽,身体移动时重心的上下浮动,都是被对手利用的机会。唯重心平动,使人最难对付。 孙氏拳有身分两节一说,指身劲的起落以重心为轴上下循环,所以身劲如车轮循环,而重心则要平稳,不能上下起伏。 换种方式表达:孙氏拳练就的能力是,身体移动时,需要重心平动,就能够重心平动,上下无任何起伏。需要上下腾伏时,就能够上下腾伏,而任何无预兆。而孙氏太极拳主要练就的是:需要重心平动时,能够重心平动、无任何起伏。练习孙氏太极拳时,若重心上下起伏,绝对是病。 以学习书法比喻,先要能做到横平竖直,有了这个功夫以后,再练行书、草书则不需字字如此。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横平竖直的功夫,起手就练行书、草书,恐怕一辈子也练不出象样的书法来。技击时,很多情况是需要在身体移动中重心平动、不能有丝毫起伏的,所以需要培养这种能力。如果一移动,身体不由自主的就有起伏,那就是病。 起钻落翻——指的不是重心。起钻时要塌住腰(重心不能上起),落翻时要如扛物(重心不能下伏),都是保持为了重心平动的要求。 起落钻翻是指手足动作的循环之意,而身体重心要平动。凡重心起伏皆是为腾空、伏地而专设,如龙形是不允许有任何起伏的,但是龙形也有腾身一法,可以起伏,是为专设。 球的重心的运动是平面运动,起钻落翻循环如轮,但轮轴即重心则要平动,轮轴如果上下起伏则劲力分散。剑云老师、叔容师姐、张烈师兄莫不遵循此项规矩。 龙形就是极俯、极矮之形,但不等于练龙形时可以忽高忽低,而是要始终都要极俯、极矮之形,而且是单重。 燕形本身就是要求重心要有起伏,可以说是为起伏而专设。同样要保持单重。 但是五行拳就不能有起伏。同样也是要求单重。 因此平动、升降起伏都与单重不矛盾。 所以重心应当平动时要能够平动,需要起伏时要能起伏,这才是孙氏拳的要求。 如五行拳、孙氏太极拳都是要求重心平动,不能有任何起伏的拳式。 孙氏太极拳、五行拳和八卦掌转掌这些式子,从孙存周师伯、孙剑云老师那里传下的规矩都是重心不能有任何起伏。从我个人的习拳经验中同样证明了重心平动在技术上的优越。 手往上起,尾闾就要微微的下沉,这个微微是多少?与手起时保持重心不变为其度。所谓要逆运,原因之一就是此。
孙氏太极拳懒扎衣 孙氏太极拳懒扎衣一式内涵极为丰富,结构极为精妙,劲意变化极多,需要反复体悟研练。基本要求是能直接体现出虚实严灵、吞吐提按、敷盖对吞、掤捋挤按、采捩钻翻等劲意,并暗含着肘靠之意。尤要能体悟到俞大猷《剑经》中的“今用彼之拿法兼我之进步,将枪收短,连脚赶上,且勿杀他,只管定他枪,则无敌于天下矣。”这段话的意境。如果这些劲意在孙氏太极拳懒扎衣一式中还未能走出来,说明对该式尚未做到基本领悟,需要多加研习,反复体悟之。孙氏太极拳懒扎衣一式若能入门,应付无规则的街头恶战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接敌起横与三心三圈 临敌起横,精神警起,无妄无猜,虚严实灵。 临敌起横,无中生有之法。 精神警起,有中又无之意。 无妄无猜,空而不空之径。 虚严实灵,四法一式之精。 此为法度。 临敌又需明三圈、用三心。 三圈,意圈、形圈、身圈。 三心,意心、形心、重心。 此为关窍。 与敌交手,有时尚未接触,对手已落败。非隔空发气之效,实乃接敌法度与关窍胜彼一筹。 临敌起横,精神警起,无妄无猜,虚严实灵。 ——若无师传而能真正做到,除非技击天才,否则需有老师讲解、示范和喂手,才可能体会、掌握。 虚严实灵乃四法一式,需要同时具备。因此需要知道虚在哪里,严在哪里,实在哪里,灵在哪里,虚、严、实、灵四者各有所指,皆有具体要求。 三圈、三心更是没有老师喂手,就不可能掌握的技术。老师已经去世五年,同道中知其大意者不过寥寥数人,能掌握者,似未曾见。 意圈、意心,练的是夺位。所谓占先机的能力。 形圈、形心,练的是变式。所谓生死门户之理。 身圈、重心,练的是吞吐。所谓十字套环之法。 传统武术是艺术,孙氏拳更是技击艺术中的至宝。所谓技近乎道。 说打人,没有练过拳的同样能打人。揪发、抓脸、嘴咬、挖眼等都是打人的法子,但不是技击艺术。研究技击,重在研究其艺术。文武交融,相得益彰,修养心性,变化气质,此乃孙氏拳之所能。孙氏拳虽失传颇多,若不失此修身之大旨,便有星火燎原之日。虚、严、实、灵,四者甚需考究,行止坐卧不离这个。 接敌时有起横三心三圈,从盘架子开始就要有这个意识。于伸缩之中,弄清楚劲力、意识在三心、三圈上的变化,尤要注意每个动作于开合起落中有圈内、圈外的变化。所以对于每个式子要反复玩味。孙氏拳一式一学,绝非空谈,式简意深,叹观止矣。
支燮堂与乐幻之 支燮堂先生在形意拳上是下过功夫的,而乐幻之先生是以空劲鸣于沪上,并精通密宗且擅长推手。大约在1948年,支燮堂先生听到太多的乐幻之先生的传奇故事后,非常虔诚地拜访了乐幻之先生,因为支燮堂先生曾亲身体验过孙禄堂先生隔空制人的神奇功夫,但没有学到这种功夫,因此支燮堂先生对隔空制人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支燮堂先生准备折节向乐幻之先生学习,只是希望在正式从学之前,能够亲身体验一下乐幻之先生神气功夫的效果。并保证只体会对方的艺术,决不做任何反击。于是乐幻之先生同意。两人对面而立,在乐幻之先生施行空劲时,支燮堂先生全无任何感觉。乐幻之先生说这是因为支燮堂先生的内功深厚,所以没有产生效果。因为两人都是武术名家,所以又谈到推手。在两人进行推手时,支燮堂先生为了体会对方的劲,开始只守不攻,结果乐幻之先生无法将支燮堂先生撼动分毫,后来支燮堂先生想看看乐幻之先生的化劲如何,稍加反击,乐幻之先生即站立不稳,踉跄而出。支燮堂先生回家后一连数日闷闷不乐,那时孙剑云老师常去支燮堂先生家,见状问发生何事?支燮堂先生答:在生自己的气。并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认为自己的定力不够,放着孙氏拳这么好的拳不去深入研究,反而听信传言,差点要去跟乐幻之先生学拳,对此举万分懊悔。后来我师出于好奇,也曾找到另一位空劲拳师试技,结果一试之下,对方甘拜下风。其实,乐幻之先生在推手方面确有一定造诣,得到过胡朴安、佟忠义等先生的高度评价,但与真正得到孙氏拳技艺的人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孙氏拳的穿透力、穿破力与渗透力 不久前有位朋友对我说他练出了穿透力。我让他在我身上试一下,我保证不反击。他用手掌击打我胸部一下,果然有穿透的感觉。但是我告诉他,他的这种穿透力并不是孙氏拳的穿透力,而是与白普山师兄的弟子莫险峰通过扑树练出的力道很相似。他的这种劲有一定的威力,但是不能完全适用于实战。因为他的这种力需要结结实实地打到对方身上才有效果,但实战中,大多数的情况是双方都在运动中,想结结实实地打在对方身上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不太适合实战。随后我又跟他进行的运动中的实验,同样我告诉他,我不做任何反击。但是在我们双方都在运动的情况下,他打在我身上的力完全失去的穿透的感觉。他自己也承认,发不出来。因为他的力到我身上后需要瞬间坐一下腕子,这一下我不给他,他的穿透力就没有了。而孙门的穿透力是极为虚灵冷快的力,快似电闪,只在手(足)的一点或一弹之间,无需坐腕,打在他的前胸,他的后背过后就要出现一片乌青。而且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只是象被电流击打一样,是一种惊悸心颤的感觉,这是孙门的穿透力。是通过击打轻软飘忽的东西练就出来的劲力。剑云老师说他的很多老师兄都能发出这种劲力。 孙氏拳的穿破力是通过三体式练出来的,手指犹如钢钎,可以把人穿膛破腹。这是最初级的功夫。 孙氏拳的渗透力则是神品,一接触他的手或手臂,或搭或点或拍或带,在不知不觉中就击伤他的内脏,当时没有什么感觉,过后能要他的命。这是借对方的身体伤害对方内脏的功夫。剑云老师说,孙禄堂祖师、孙存周师伯都能自如地运用这种功夫。在其它各个武术门派中,还没有听说哪一家有这种功夫。内劲是自动反馈的机制,不是劲力.
自虚空而出 曾有朋友问我发力的力源在哪里?也就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使劲?我说,你这么一问,就说明你完全不懂发力。 发力来自哪里呢?发力来自虚空,虚空所以能发力,是来自身上的规矩,身上的规矩则来自拳架子。要说力源,这就是力源。真正通透的发力,无不是起自虚空中,任何假借或预示,都将破坏或至少降低发力的质量。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拳架子,如果没有从拳架子中使规矩上身,即使内心虚无也产生不了通透的发力。这就是有与无的辨证关系。所谓有无不立,孤有不立,孤无亦不立,非有无不立而不可。 所以练拳,一要知规矩,二要多练,让规矩上身。而用时,要忘掉规矩,自虚空而出,因敌成体。发力如此,打法亦如此。所以神要蓄,劲要缩,形要正,法要纯熟,明乎顺逆。 劲力之大小也是源自站三体式和盘拳架子。 “自虚空而出”——这个提法并非是我的发明,而是来自孙禄堂先生的著作,尤其在《八卦拳学》和《拳意述真》中对此都有明确的提法和详细的描述。 至于网名“利器之轮”先生的说法,我不好评价。也没有必要评价。 发力自虚空而出,若能无时不然,通透如志,则是化劲阶段才有可能。若偶尔做到,明劲阶段就能出现这种现象,并应该有这样的追求。练拳要按照规矩,并要通过大量练习而忘掉规矩,用时才能自虚空发出。 之所以要提出发力是“自虚空而出”,是强调一个正确的追求方向,如果仅从身体的某些部位去追求发力,将愈趋愈远,不得正轨。方向上不能出大的偏差,提醒而已。 关于丹田是练拳时需要注意的部位,气归丹田,徐徐而入,劲缩丹田,顺逆之理。用时则不可意想丹田,运气丹田,抖动发力,皆是病,不合于实战。发力唯自然唯是,初时,可借一惊之中,之后,以七情引发,再后,全由虚空而出。 想通过哪里发力,你发力时的阻碍或瑕疵就出在那里,换言之,你发力难以提高的症结就出在那里。 我近来偶尔与人游戏,有时不意间一动,事先并未想要发力,只是随意一动,劲力冷快而通透,相戏者脸色陡变,跌于丈外。他惊骇,我亦惊骇。再试,想找出具体的关窍,以便巩固,结果每次发力效果都要大打折扣,不能再现。数日后,不意间有时能重现此劲,如自虚空而出,酣畅淋漓,于是知虚空不虚绝非诳语。如果这一时期练拳较勤,则重现几率高,如果这一时期练拳较少,则难以再现。 虚空发力,劲力通透冷绝,一靠拳式中的规矩,二靠勤练站桩走架,三靠不可预设,此三者同备,发力时才可能做到通透冷疾。 练拳时息息归于丹田,应敌时不要想丹田,仅随势而动,自虚空而出,劲力通透冷绝。一想丹田,劲力来得就慢,也欠通透。 出自丹田、出自虚空,对于发力而言,两者并不矛盾。一个是谈产生的机能,一个是讲应用时的心法。自虚空而出,是讲用时的心法。 真气是理,丹田是养气的关窍之一,虚空则是运用真气的心法。三者不可混谈。
极限技术 孙氏拳的特点之一就是极限技术也称临界技术,只有通过极限技术的训练,才能使人高效地完成通筋腾膜,其最初阶段就是完成四正八柱。初时,身体阳面勃发飞涨,阴面空虚如谷,孙氏形意拳在这方面体现的极为突出。无此一步,发力免谈。 孙氏三体式的确是极限技术之一例。极限技术在孙氏三拳中是贯穿始终的要则。孙禄堂先生对原有的形意、八卦、太极进行改进、优化、提炼、升华的根本性原则就是极还虚之道。 发力——其实不用力,靠什么?一身筋膜在一瞬间贯通腾起,如何练?拳式中的极限(临界)技术。不知道拳式中的这个规矩要则,劲力冷快通透的基础就没有建立起来。
练与打 练习拳术要静心,不可狂躁。但又不可孤芳自赏,练到一定程度,就要多进行实战。练与用要交替循环,同步进行,相互启发。尤其年轻人要多多实战。对于今天的人,如果没有经过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甚至骨断筋折,就谈不上懂拳。鼻青脸肿、头破血流,骨断筋折不是目的,最终还要回到拳上,由此检验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规矩与想象力 孙存周先生讲:“拳术何以达到中和,三步:规矩、功夫、想象力。”孙存周先生非常强调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规矩是老师传下的也是在无数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的,因此,其一是得到规矩后要下功夫,使规矩化为本能。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发挥想象力创新打法。其二是规矩化为本能后,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炼、改良、创新规矩本身。能够做到第一步的人就是大师,能够做到第二步的人就是宗师。所以孙氏拳的规矩不是框框,而是使我们能够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阶梯。从基本功到打法都是如此。 很多人想象力有余,而规矩不确,功夫不足,那么便成了无源之水,永远不可能得到中和的体用。规矩和功夫是基础,想象力一定要建立在规矩和功夫的基础之上,才能脱规矩又合规矩,才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在孙氏武学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保定的刘守信先生说,孙剑云老师讲练拳的秘诀就是七个字:规矩、时间、求中和。后来有人问叔容师姐如何求中和?叔容师姐说我爸爸世时讲有三步,也是七个字,规矩、功夫、想象力。 这就是“拳术何以达到中和,三步:规矩、功夫、想象力。”的出处。
被动极速与主动极速 被动极速指由感而遂通产生的下意识的瞬间感应发力这一过程速度,这个过程速度非常快,这个感应来自双方肢体的接触或准接触。 主动极速指由感而遂通产生的下意识或主动意识下的瞬间感应移动发力这一过程速度,这个过程速度的特点是,启动无征兆,由静止立刻达到自身的极速,而身形与神气的状态与静止时相同。初期的特点表现在身体超逸的起动能力上。 孙氏武学的技术体系能使人同时兼备被动极速和主动极速,故而比传统的内家三拳更加完备。 人一旦练出被动极速,周身就都有了感应,但是面部要穴、后脑等要害部位都是无法产生反击能力的,所以总有禁忌,单纯靠身体本能的被动反击是不完备的。所以还要具有主动极速能力。主动极速能力的成效首先取决于动作的突然性。孙氏武学体系的动静合一技术使练习者的被动极速、主动极速两种能力兼得完备。 所以不仅要追求被动的快,也要追求主动的快,两种极速都是由感应而来。但形成极速的机制有所不同,即生成的基础不尽相同,故需要改善传统拳术的技术基础和体系。于是,孙氏武学因此而生。 主动极速的攻击力,更突出的体现在通过对攻击目标的破坏达到摧毁对手整体的效果。劲力的特征是极速、通透,有如子弹。主动极速要进的突然、退的自然,极速进而极速退,身松而步活。而被动极速的能力是重在打击对方整体核心,是利用对手的攻击而反作用于对手。劲力特征是顺遂中因敌成体。 孙振川师伯曾与某派太极拳名家交手,仅一伏一起之瞬,一记高腿打在对方头上,将该名家击昏在地。这就是所谓一闪三步的主动极速能力的效果。
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 剑云老师讲她的一些老师兄能够做到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我问老师,一闪是多少时间?是一秒吗?老师讲:“一秒太长了,一闪远远不到一秒钟。一秒钟张熙堂能打出9拳了,当年在国术馆测试的。我二哥、孙振川、孙振岱都能在一闪之中进退三次,看上去就是一晃。”这种速度也是自虚空而出,否则是出不来的。这个虚空就是一种状态,周身内外如志的一种状态。 一闪三步与一秒九拳,不知当今世界顶级的技击家能否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一闪三步没有听说当今有人能够做到。但是一闪究竟是多少时间,老师只是讲远少于一秒钟,没有说具体是多少时间。所以难以比较检验。但是一秒九拳则是当年实测的数据。不知当今世界顶级的技击家一秒能打出几拳?如果把劲力完全打出来,我一秒钟只能打出3到4拳。与前辈们差之远矣。 一闪是多少时间?根据眼睛的生理特性,眼睛驻留影象的时间是0.2秒,因此这一闪的时间应该小于或等于0.2秒。若以0.2秒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进退三次,身法之快,非今人所及。此种进退闪动的能力与百米冲刺的能力完全不是一种速度能力。以本人为例,本人百米成绩11秒5,我认识剑云老师时,老师已经77岁,她跑百米绝对达不到11秒5,但是她的闪动能力却是我赶不上的。中、西体育有联系,有相通之处,但是也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区别。 别人看不到三次,自己能够做到三次。如孙存周师伯与某宗师交手,对方看到他正面扑来,出手迎击间,手到人空,忽地侧肋上着了一掌,该宗师当即一口气没上来,蹲卧于地。这就是一闪三步的效果,第一步正进,第二步退出,第三步侧进,当该宗师眼睛里还驻存着存周师伯正进的影像时,存周师伯已经完成了退后的下一次侧进,故对方倒后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打上的。一闪三步不是表演给人看的,能不能做到?自己清楚就行了。 孙门第三代及其以后的技击好手 先谈谈我所知道的孙门第三代中已经去世的高手: 1、董岳山,孙存周的弟子,解放前在张家口负盛名。曾单身一人徒手与持械的烟土贩子搏斗,而获胜利,轰动当地。可惜因意外原因早逝。 2、肖德全,孙存周的弟子,擅长击剑,曾获全国传统击剑亚军。 3、肖德昌,孙存周的弟子,擅长技击,曾击败数位武术大师级人物。 4、祖雅仪,孙存周的女弟子,因所败多为名家,隐其事迹。 5、张亚男,孙存周的女弟子,上世纪60年代,北京武术界后起之秀,事迹不讲了。 6、孙雨仁,剑云老师开门首徒,他的实战功夫,只要去趟定兴,就不用我多讲了。 7、李天骥,李玉琳之子,技击技术全面,大师级人物。 8、李成希,朱国福的弟子,上海国术大赛第11名,第二届国术国考拳术甲等之一。 以上仅是凭着印象,大略说上几个。现在健在的第三、四、五代中善战者也有不少:如:张烈、刘树春、牛胜先、张维忠、高晓光、于文水、张大辉、张西可等。实际上还不限于此。当然说要一定达到孙存周先生的水平,那时可望而不可求的。按照台湾周剑南老人的评价:孙存周先生的武功确实是在他所见过的人的水平之上。所以不能用孙存周先生作为标准,而应该用同时代的习武者的平均水平为评判高低的标准。如张西可先生,刚出道时也偶有失利。但是随着不断的学习与实践,目前他的技击水平在济南甚至在山东,绝对有一号。他正努力将形意拳的道理与心意六合拳的劲力和打法以及八卦掌的用法相融合,构筑一套简明实用的传统技击术。前途远大。
浑圆与清晰 孙氏太极拳练就浑圆一气,走架子时,气势要虚无浑圆,但劲路要清晰。何谓气势虚无浑圆?周身劲意均匀而灵动。何谓劲路清晰?起承转合劲意分明。起承转合本是古诗的写作结构,也是古典音乐的结构,武氏将此术语首先引入拳术中,有关起承转合在拳术中的作用,孙氏太极拳与武氏太极拳即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相同点是,每一节律都要体现起承转合,来不得含糊。孙氏拳在其“九要”中对此有更为深入的概括:起钻落翻要分明。不同点是,起承转合不仅是行拳的结构形式,更有内在劲意上的要求:起为横,承为接,转为变,合为顺。故有“横顺要知清”的要求。常见一些习拳者,盘架子时,表面上动作很熟,实际上囫囵吞枣,劲路不清。如此就是一天练上30遍拳,也是枉费功夫。
绝手八法 当今不少人对传统武术的技击能力表示怀疑,的确传统武术技击的训练内容已经大量失传。孙氏拳也是如此。当今健在的人中确实已经找不到能够表现孙门技击特点的人物了。这是传承上的遗憾。但是失传不等于不曾存在过。那么过去孙氏拳的实战技击到底有什么特点呢?对此我所知道的也很有限,剑云老师等孙门前辈给我介绍过一些。这里作为例子就谈其中的一个:绝手八法。在传记文学《赛蛟龙》中有一篇介绍孙禄堂祖师的文章,其中谈到孙禄堂祖师早年研究摔跤时曾总结了十八个字诀,孙禄堂祖师只用第一个字诀与人比试就没有失败过。于是我问剑云老师这十八个字诀是什么?剑云老师说:“先父早年研究过摔跤不假,但是这十八个字诀我还真不知道。只记得先父曾给我二哥他们讲过绝手八法。”随后剑云老师在一个信封上写下闭、渗、震、夺、钻、断、摘、破八个字,并做了讲解。剑云老师说:“绝手八法靠的是功夫加巧劲,根据情势随感而发,不是蛮力所能,练习太耗功夫,我没有下这份功夫,绝手八法我二哥练出一些,裘德元、孙振川也得到了传授。”自虚空而出曾有朋友问我发力的力源在哪里?也就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使劲?我说,你这么一问,就说明你完全不懂发力。发力来自哪里呢?发力来自虚空,虚空所以能发力,是来自身上的规矩,身上的规矩则来自拳架子。要说力源,这就是力源。真正通透的发力,无不是起自虚空中,任何假借或预示,都将破坏或至少降低发力的质量。但是如果没有好的拳架子,如果没有从拳架子中使规矩上身,即使内心虚无也产生不了通透的发力。这就是有与无的辨证关系。所谓有无不立,孤有不立,孤无亦不立,非有无不立而不可。所以练拳,一要知规矩,二要多练,让规矩上身。而用时,要忘掉规矩,自虚空而出,因敌成体。发力如此,打法亦如此。所以神要蓄,劲要缩,形要正,法要纯熟,明乎顺逆。 记得孙剑云老师说:“绝手八法不出一气之伸缩,但即使气足神完,若不能得其窍,亦不能生八法之效。”剑云老师给我讲过绝手八法各自的应用特点和效果,但是没有讲如何练。 支燮堂先生的五个手指坚如钢钎,是站三体式站出来的功夫。把人开膛,估计不难。 齐公博先生的手缓缓一伸,就给人以恐怖的感觉,也是由于其内在劲力之威力不凡。高手一伸手就带着一股气势,给人以难以抵挡的感觉。
剑云老师谈敷盖对吞 剑云老师说:“敷、盖、对、吞这四个字武禹襄先生说是纯以气言,实际上是四种用法。敷,就是控制住对方重心,使其不敢动。比如让对方虽能使出力却找不着发力点,或一动即要失中。盖,就是让对方虽找着发力点,腰腿却对不上榫,使不上力。对,就是以意串住彼之重心。比如截劲,对方虽得到发力点又使出了力,却被我先一步以整劲截回。吞,就是对方得到发力点也发出了力,却被我卸入到脚底下。封随串导,皆是相应六合而来,如何保持自己的六合,如何破坏对方的六合,是为太极拳运用的四种拳意。封随串导是对敷盖对吞进一步的充实、丰富和提炼。”
孙氏太极拳中的五步五腿 孙氏太极拳中的五步、五腿都是即非常精妙又非常使用的技术,需要认真体悟,反复研练。五步:进退、摆扣、横移、旋转、倒插。五腿:铲、蹬、摆、截、踢。比如常说孙氏太极拳的步法是进步必跟,退步必撤。其实仅在这进退步中,孙氏太极拳就有五种步式,每种步式都需要与周身劲意相合。这五种步式是三体式步、摆步、圈步、鹤步、自然步。步式与劲意密切相关,练习时需用心体会。对于五腿更需分清其劲别,否则将不知如何运用。
大架乎?小架乎? 总看到一些人讲孙式太极拳是小架,我不以为然。看过陈发科式太极拳和杨澄甫式太极拳,未觉出他们比孙式太极拳大在何处。从动静合一的移动自如上相比较,孙式的架构远胜陈、杨二式。从动作开展上相比较,孙式也不逊于陈、杨。唯孙式摈弃了大马步、大弓步,这是动静合一的需要。 但是如果说孙式太极拳是大架,我也不以为然。孙式太极拳可以肘不离肋、手不出身、两足只在一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将周身劲意放伸饱满,身体运转自如,一身之劲皆由内换,论其架子之小,不逊于武、吴。若论虚灵,孙式更远胜陈、杨、武、吴各式。 因此孙式太极拳可大可小,可动可静,一气虚灵,存乎一心,惟以中和为宗。 不独形意、八卦,八极、披挂、通背、戳脚等拳之劲意也能在孙式太极拳架构中演化出来。 孙氏太极拳,大架乎?小架乎?大无其外,小无其内。 孙氏太极拳不仅能用于短打,也能通于长击。前年在怀柔,我就演示过由云手中直接走出披挂拳的劲力。在场的吴彬先生对这种变化颇为赞赏。所以孙氏太极拳既是极为经典、抽象的拳学,又是极为实用的拳学。对其一、二式略有所得,即可用于防身。 开展乎?---肢体无限放长 紧凑乎?---劲力无限内缩 盘走架子时,要有这种意念。放长与内缩之意要同时同步。 什么是开展中不失紧凑呢?对此最经典的拳照就是《太极拳学》中孙禄堂先生所示范的单鞭的拳照。这个拳照用来示范什么是开展中不失紧凑真是太完美了。孙氏太极拳的练习者应该反复研究、揣摩这个拳照的形态和劲意。若能如此可得一通百通之效。 练大架子要求其紧凑的关窍,练小架子要求其开展的劲势。
三拳和一与三拳合一 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练,只是三拳和一,并不意味着三拳能够合一。孙禄堂先生的三拳合一有两个独到的技术支撑,其一是将三拳各自的特性都发挥到极处,其二是使三拳都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上。这听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孙禄堂先生自身武功造诣卓绝,见识超迈,因此发现了对立两极之间存在有共同的基础,这就是极还虚之道,即极还虚致中和。孙禄堂先生为三拳构建的共同的基础就是孙氏无极式和孙氏三体式,孙禄堂先生将三拳性能发挥到极致的法门是孙氏三体式的三种变化形式以及由此展开的孙氏三拳。这是指练习方法。作为内在的机理,三拳之合一都是以中和为宗,以内劲为统御。三拳之特性则是中和之气的三种作用形式:直中、变中、虚中。作为三拳合一的最终表现是体现在人的能力上,而不是在任何形式上。所谓完备良知良能。胡凤山先生和靳云亭先生都曾讲过,在孙禄堂先生之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练的人也有,但是真正能够将三拳合一的人只有孙禄堂先生一人。在孙禄堂先生之后,能够真正做到三拳合一的人有孙存周先生、孙振川先生、孙振岱先生、裘德元先生、齐公博先生等。我师谦虚,自称票友,未在此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