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趣联欣赏

 老刘tdrhg 2016-06-24
三字趣联欣赏

三字趣联欣赏;1·独角兽;鲁迅幼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独角兽;让众学生对,有对“双头蛇”的;有对“陆耳猴”的;;比目鱼;“比”对“独”,虽都不是数目字,但皆含数目之意;2·孙行者;一九三一年(一说1932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当然是对的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对句一:胡适之;对句二:王引之;对句三:韩退之;陈拟答案:祖冲之;据说以“胡适之”作答者得满分;对句“


三字趣联欣赏

1·独角兽

鲁迅幼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一次对课,寿镜吾先生出对曰:

独 角 兽

让众学生对,有对“双头蛇”的;有对“陆耳猴”的;还有对“九头鸟”的,只有鲁迅的对句,先生拍案叫绝。对句为:

比 目 鱼

“比”对“独”,虽都不是数目字,但皆含数目之意。独角兽是麒麟,属天庭祥物。比目鱼则是海中珍品,珠联璧合,绝对无双。因为“独”不是数目字,但有“单”的意思;而“比”也不是数目字,却含有“双”的意思。在意义选择上更为相近,所以寿先生为鲁迅的对句叫绝。

2·孙行者

一九三一年(一说1932年),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由于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出国未归,由其代出国文入学考试试卷。他认为,对联是中国文学一种特有的形式,这是任何一种别国文字所表达不了的。仅仅几个字,就可以考到学生很多语文方面的知识。受苏东坡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的启发,于是出了一则对句,为: 孙 行 者

当然是对的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好的对句有:

对句一: 胡 适 之

对句二: 王 引 之

对句三: 韩 退 之

陈拟答案: 祖 冲 之

据说以“胡适之”作答者得满分。题面三字合则为姓名,分则一姓氏,一动词,一虚词。若不按字面扣合,则离题远矣。此对,“胡”,“孙”为姓,合起加犬字旁又为猴;“行”与“适”均为动词;“者”与“之”为虚词。

对句“韩退之”也不错,“韩卢”代狗。“行”与“退”反义动词,完全合乎要求。况且两者皆字号,均为本名。但相比之下,还是“祖冲之”为对之最佳。

“祖冲之”就对仗而言:人名对人名;“祖”对“孙”,从姓氏角度或从辈分角度,双重含义欠妥;“冲”对“行”,为动词对动词;“之”对“者”,是虚词对虚词。从各种角度来看均十分工稳贴切。

另有对“王引之”的,也是可以的。

3·陶然亭

清代张之洞早岁登第,名满督门,诗酒宴会无虚日。一天,他们在陶然亭会饮,张之洞以“陶然亭”三字命作无情对。工部侍郎李文田曰:“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矣。”联文为: 陶 然 亭

张 之 洞

对句甚工。陶然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现在北京宣武区。“陶”,“张”为姓,“然”,“之”为虚字,“亭”,“洞”皆为名词,人名对地名,当然无情,的确工整巧妙。(此对为无情对。这种对子,上下联内容各自独立,没有任何联系,有时甚至是相去万里。但从字面上逐个去看,又一一构成对仗。徐珂把这类联叫作“流水联”。称它为“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绝不相同者”。)

4·四眼井

乾隆19年,31岁的纪昀参加会试时,以他渊博的知识和出众的才华,一举成功,金榜题名,廷试为二甲第四名,赐进士出身,并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清代的历次会试中,这一科最

得人,有王鸣盛,王昶,朱筠等。

纪晓岚果然不愧风流才子。一次,他与大学士陆耳山郊游,来到一个名叫“四眼井”的地方饮马。陆耳山问:“若用

四 眼 井

3字为上联,君何以为对?”

纪晓岚应声答到:“即以阁下姓名:

陆 耳 山

为对,可乎?”陆耳山听了,赞不绝口。

5·“于谦妾”与“王振儿”

于谦是大家都熟悉的明代爱国将领,担任过兵部尚书。王振是与于谦同朝的一个宦官,权重一时。据《巧对录》中说:于谦手下有一个兵部侍郎叫项文嚁,他为了巴结上司,日夜跟随于谦不离左右,常常附在于谦耳边巧言密语,时人讥为“于谦妾”。当时又有一个户部侍郎叫王祜,是王振的心腹,长的貌美无须,。王振本是个太监,当然没有胡子。一日王振问王祜:“王侍郎何故无须?”王祜回答说:“老爷无须,儿子岂敢有须?”于是被人讥为“王振儿”。有好事者遂将这二者合为一副联即:

于 谦 妾

王 振 儿

这副对联应该算是一副集句联。它集的是项文嚁与王祜两个人的外号,尽管不加评论,但项,王这两位溜须拍马,毫无人格的奴才形象,便活灵活现勾画出来了。

6·子午谷

《中国楹联学》上说,于谦少年时和父亲,叔父路过一条街,名叫癸辛街,叔父对父亲说:“作对子最怕用干支字,如以此街名为上联,下联则很难应答。”于谦马上想到《三国演义》中魏延给诸葛亮讲过的一个叫“子午谷”的地名,于是对到:“子午谷”。这副地名对写出来就是:

癸 辛 街

子 午 谷

绝配!“癸辛”,天干用字;“子午”,“地支”用字,天干对地支。父亲和叔父惊喜交集,不约而同的赞到:“这孩子长大必有出息。”

7·少“子”缺“丁”

据说明代的解缙出生前,解家一直没有儿子,解氏夫妇俩非常着急。某年春节,心事重重的老解写下了这样一副怪联:

甲 乙 丙

丑 寅 卯

从上联“天干”的排序看,应是“甲乙丙丁”,这里故意缺了一个“丁”字;从下联的地支来看,应是“子丑寅卯”,这里故意缺了一个“子”字。意思很明了,这户人家——少子缺丁!这正是夫妻俩的一块大的心病。

8·怪名佳对

明末清出有个叫尚可喜的人,任广鹿岛副将。后来他投靠了清朝,被封为智顺王。清末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中说,尚可喜封王后,一天宴请诸文士,席上他突发奇想,以自己名字属对:

尚 可 喜

要众文士对下联。众文士想了老半天,哼哼喞喞,竟然拿不出一个对句。这时席上有一个童子对到:

直 不 疑

直不疑,汉代人。以“直不疑”对“尚可喜”,是一副难能可贵的怪名佳对。“尚可喜”这个名字中,“尚可”两个字都是虚字;“直不疑”这个名字中,“直不”两个字也是虚字,可为对仗工整。尚可喜听了,十分高兴,重赏了这位神童,并聘他当秘书,掌管文牍。 9·皮背心

民间流传有一副三字妙对,至今没有工整之对句。其出句为:

皮 背 心

这是一比名称联。背心是一种没有袖子的服装,有的地方称为“马甲”。皮背心即毛皮做的背心。此出句由人体的三个器官(皮,背,心)名称组成一种服装名称。它要求同样以人体或动物身体中的三个器官组成的名称才能相对,难度确实很大。有几个对句是: 一·骨 头 嘴

二·血 牙 嘴

三·墨 水 笔

对句一虽用了人体的三个器官组成,但“头嘴”不能表达一物,不能以“背心”对。 对句二“血牙嘴”,这里的“嘴”仍然是指长着“血牙”的嘴巴,算不上工整。

对句三“墨水笔”的意义是“笔”。可“皮背心”并非指“皮的背心”,因为这个名称中的“心”已经转义,所以也对不上。

10·冰汽水

有一年夏天,梁柱华先生与朋友聊天喝饮料时,想到一副三字联上句,几经思索,未得下联。其上联句为:

冰 汽 水

出句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字形字义上藏机蕴巧。首先“冰汽水”三字都含有“水”旁,在字形上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其次,“冰”,“汽”,“水”又分别是同一种物质——水的三种物理状态的名称:“冰”是固体状态名称;“汽”是气体状态名称;“水”是液体状态名称。一个大名称拆开竟成三个小名称,实在妙不可言。

对句首先是一个事物名称,最好也是食品类名称,体现出天下事物的巧合对应之趣味。名称中的三个字同样是同一物质的三态名称,而且还要含有相同的偏旁。最大的难点是名称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动词。有一较好的对句为:

米 粉 糕

这一对句也是食品类名称,三个字都含有“米”旁,其“怪”味都基本符合要求。唯独“米”字不能作动词用,故不能称妙对。

11·死生鱼

一个夏日的星期天,几位大学生结伴郊游野烤,途中遇一渔人手提一条大生鱼叫卖,无意中揩在一女同学身上,她发怒喊道:“死生鱼”。同学们一看,果然是一条死了的生鱼,十分可惜。有位同学说:“这是一则下联”。可是大家怎么也对不出上联。后来有位同学向善对的舅父求救,他说出下联:

死 生 鱼

舅父一时也想不出来。因为此下联虽只有三个字,但“死”与“生”是反义词,“鱼”是动物名词,确是个难对。后来,他舅父见阳台上一群鸽儿正在觅食,触景生情,对出了上联: 黒 白 鸽

对句中“黒”与“白”是反义词,“鸽”又是动物,对的天衣无缝,巧妙贴切。

12·难保无

清朝文人石韫玉,江苏丹阳人,乾隆进士。当过地方按察使,布政使。张伯驹《素月楼联语》引《秋声馆词话》说:石韫玉做修撰时外放湖南任按察使,地方有一起强奸案子闹到了他那里。石韫玉了解案情后任为事无确证,便在案卷上写了“难保无”的批语。意思是说:不能

保证没有,也没有根据说有。

这件事传到上面,上司认为石韫玉是书生耍笔头,于是罢了他的官。石韫玉觉得自己很冤枉,简直以莫须有罪名丢官。事后苦笑到道:这“难保无”不正可对“莫须有”吗: (20) 莫 须 有

难 保 无

“莫须有”,恐怕有,也许有。南宋岳飞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以“莫须有”借指无罪被冤。“难保无”则是石韫玉的独创。

13·此句不工?

《中国楹联大全》载:清道光年间,某10岁学童善对,广东学使翁祖庚出了个人名上联,: 公 孙 丑

公孙丑,战国人。童子马上对道:“大宗师”。翁祖庚说:此句不工。童子说:“我是讳指您的姓名”。原来童子对的是:

翁 祖 庚

公孙丑对翁祖庚,在这里“公”对“翁”,“祖”对“孙”,“丑”对“庚”(地支相对),可谓天造地设。

14·转意应对

顾平旦,曾保全的《名联鉴赏词典》中说,乾隆一次出了一个上联让纪晓岚对,出句为:

二 碟 豆

纪晓岚信口答到:

一 瓯 油

对仗不错,纪晓岚以为完事,没想到乾隆改口说,我出的句是:

二 蝶 斗

纪晓岚哈哈大笑,也改口道:

一 鸥 游

乾隆有意试才,他出的句是精心策划的。“二碟豆”摇身一变成“二蝶斗”,读音没有变,但内容则大变,句子结构亦大变。乾隆本想搞纪晓岚一个措手不及,未料纪晓岚灵机一动,以“一鸥游”应对,恰恰与乾隆改口句又成工稳对仗。(此联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成为五字联暨“花间二蝶斗”对出“水中一鸥游”。)

15·如此升官

端方,字匋斋,号午桥,清末满洲正白旗人。在马来西亚萧遥天所著的《中国人名的研究》一书中所说,端方在任直隶总督时,发现下属中有一个旗籍官员叫重阳谷,觉得十分有趣。他说:重阳谷与我端午桥可作成一副佳对:

重 阳 谷

端 午 桥

确实是姓名佳对。重阳,端午均为节日名。重阳在九月初九,端午在五月出五。“谷”对“桥”,均属地理类名词。后来,端方就特别提了重阳谷的官职。其实重阳谷只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因为名字与领导配对而破格提拔,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16·两副无情对

常江先生,中国地质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1988年,他任中央电视台《迎春征联晚会》节目佳宾时,出了个下联:“石家庄”,有个朋友对“松烟墨”。这个对句不佳,但其中以“墨”对“庄”不错,因为暗含“墨子”对“庄子”的意思。常江先生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对出了上联:“乔国老”,写出来就是:

乔 国 老

石 家 庄

颇可玩味。“乔”对“石”,合起来是“乔石”(前人大委员长)同时又都是姓;“国”对“家”,合起来是“国家”;“老”对“庄”,合起来是“老庄”暨暗含“老子与庄子”。从意思上看,上联是人名,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下联是城市名,河北省省会,豪不相干。 常江先生另有一副无情对:

牛 得 草

马 拉 松

“牛得草”是人名,当代戏剧艺术大师,豫剧名丑,原名牛振国,河南开封人。“马拉松”是人所共知的奥运会体育项目。二者相去万里,而字面工整可对。“牛得草”原来有一个绝好下联:“马识途”(当代著名诗人)。作者却能跳出人名对的圈子,另辟蹊径,确实高明。 17·清一色

最近,我(傅小松)从网上发现如下一联:

唐 三 彩

清 一 色

唐三彩是指唐代的釉陶生活用具和雕塑工艺品。这一名称古书中缺乏记载,考其由来,因其多为红,绿,白色,又出自唐墓,人们便起名叫它“唐三彩”。“清一色”,麻将番目暨全副牌是一种花色。

这副对联除平仄不对外,从内容上看,符合无情对的要求。一说陶瓷,一说麻将,上下联绝不相干,但字面上却对仗工整。“唐”与“清”皆为朝代名;“三”与“一”数字相对;“彩”和“色”都是指颜色,又可连缀成词组“彩色”。

18·冥冥中之奇迹

广西饶平县黄岗镇石壁山之颠,有一座纳海楼,系1992年兴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登楼可览南海水天一色。该楼建成之后,躬请当代著名书画家关山月(人民大会堂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作者之一,已于2000年7月逝世)题写匾名。关山月大笔一挥,题书“纳海楼”三个大字,并署名“关山月”。当此匾挂出,细心人忽然发现:这“关山月”和“纳海楼”,不正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好对联吗?

关 山 月

纳 海 楼

一个要“关山”,一个要“纳海”,气魄是何等对称,对仗又何等工绝!如此匾名与署名恰成绝对,堪称千古未有之奇。或许是石壁山风景区的同志早有预谋?或者是关山月对纳海楼心有灵犀,欣然前来?不得而知,只能说这副奇联的产生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奇迹。 19·都在我 不求人

清施鸿保《闽杂记》卷八载有这样一副对联:

都 在 我

不 求 人

这是什么意思?原来这是一副器物名称巧对。“都在我”是旧时福建一种供旅行用的竹制大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所以叫“都在我”。“不求人”就是抓痒扒。也是竹制,手爪状,用来搔背的,名取“不须求助他人”之意。这两种器物名都取得很有意思,仿佛是器物自白,于是二者恰好天然成对。

20·霍去病

黄炎培,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清末举人,同盟会会员,著名爱国人士。清末胡君复《古今联语汇选初集》中说,黄的好友杨白民偶患病,黄去探望他,送了这么一副短联: 霍 去 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