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微信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2016-06-24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微信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



上海师范大现代教育技术周雪莉





1、移动学习介绍



移动学习可以简单理解为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或者当学习者在移动

(例如在旅途中或

者教室之外)时进行学习。

[1]传统观念认为,

移动教育具有不受时间、

地点限制,以及个性化服务等优势,但同时也

存在自己的缺点。由于手持移动设备的硬件条件有限(无键盘、屏幕小等),图片等多媒体

信息无法在其上显示,而这些信息对于学习理解知识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2]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当前,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对网络和多媒体的支持已经不亚于传统PC终端;另一方面,3G网络的大范围普及,也为智能手持设备接入互联网提供了网络带宽的保证。据统计,2012年,全球移动设备保留量达到惊人的150亿台,人均占有量过2台;2012年,全球互联网共产生数据2.4ZB

[3],在移动网络方面,HSPA+技术可支持的移动接入带宽高达21Mbps。移动学习的兴起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带宽的增加,让移动学习了现实的技术支撑。笔者认为,移动学习将在21世纪成为一种重要的主流学习方式广泛的用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乃至基础教育中。

移动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4]:(1)简化了传统教育方式对师资、费用、教育环境等稀缺资源的需求;(2)结合新经济时代网络的优势,以多媒体和网络社区的形式呈现;(3)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4)学习者可以自由自在、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5)移动学习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6)移动学习拓宽了接受教育的对象。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不仅是围墙,固定的学习方式也阻碍了教育的获得机会,而移动的模式将教育理念和技术无缝连接起来,无时无处不在学习,并且处于开放状态中,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就将在移动教育体系中实现;(7)移动学习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高全民素质。

2、微信概述

2.1微信软件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提供免费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

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

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

同时微信帮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2微信用户数量

微信自2011年1月推出后,用户数量增长非常迅速。2013年1月15日布其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

2.3微信的主要特点

微信是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完全免费,任何用户可以免费下载应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要支付给运营商少量的流量费,所有的功能不需要额外付费。支持二维码扫描,可以方便的随时随地扫描和记录二维码信息。支持邮箱绑定,通过用户设置微信绑定邮箱,可以利用微信实现在移动平台下处理邮件。支持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朋友圈或者加入需要的朋友圈。支持推送功能,

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微信公共平台创建自己的公众账号,而且名字可以重复。通过公众账号,可以方便的实现信息发布,共享,推送等功能。

3、微信在移动教育中的应用

3.1当前制约移动学习发展的瓶颈

虽然在国内,移动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但是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制约移动学习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点:

(1)智能终端普及率还有待提高。以手机为例,2012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这也意味着,仍然有近50%的用户在使用功能手机,无法利用手持设备进行移动学习。

(2)移动网络资费偏高,而且与固网相比,在学习者经常活动的区域如学校,办公室,家庭,移动wifi

的覆盖率也远远低于固网。

(3)移动学习资源偏少,目前只有极少数单位有专人负责对移动学习资源进行手机和维护,且大多数学习资源为传统学习资源的直接拷贝,并没有为适应移动学习做专门的优化和资源整合,导致学习趣味性低。

(4)连续性差。移动学习由于时间,空间的灵活性,所以学习者缺乏连续学习的客观环境,这就导致了传统资源直接应用于移动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3.2微信对移动教育的推动作用

从2.3节和3.1节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微信的特点能够对移动学习的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加以弥补,并进一步发扬移动学习的优势。

(1)微信软件本身是免费的。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了微信应用,就可以免费使用微信提供的功能,只需要付出较少的流量费。这是移动学习的经济基础。

(2)微信现有的3亿客户的规模,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应用平台,一旦有用户将相应的教育资源上传或共享至微信平台(不一定非得通过移动设备,固定设备也可以完成这一过程),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教育资源进行移动学习。

(3)微信特别适用于互动式的学习。到现在的生活节奏较快,不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都无法抽出连续的时间进行1对的沟通和学习。而微信所提供的免费聊天环境,和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适合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向教师提问,以及教师对学生反馈的快速响应。教学双方在不断地留言交流中,

可以实时的建立1对1沟通环境,而无需专门的预约和安排。

(4)微信平台提供朋友圈功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任何一个在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班级学习组织,都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提供的圈子在网上建立实时交流和分享的平台。通过班主任和教师发送推送消息,

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快速分享。而不同兴趣爱好者之间通过搜索功能,可以在微信上建立虚拟班级和虚拟课堂。

(5)微信平台可以通过其强大的分享能力,将网络上的所有教学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二维码,推送等功能,学习者可以通过微信连接到互联网上的几乎所有学习资源,进而实现了学习资源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微信本身并不是一个类似数据库一样的学习资源载体,而是一个可以快速整合网络学习资源的强大平台。在移动学习中使用微信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所尝试的提高移动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方法和平台。

4、结论

微信作为一个网络资源的传播者,其在移动学习中的作用类似于“中介公司”。虽然它无法对移动学习资源本身进行改善和优化,但是他通过良好的使用体验,庞大的用户群体,方便的传播平台,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和更加丰富的交流方法。笔者建议,可以在国内部分学校和地区开展以微信为平台的移动学习试点,可以获得更多反馈和建议,也为日后移动学习专有平台的推出积累宝贵的经验。









献花(0)
+1
(本文系赵敏教技14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