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下雨天wn 2016-06-25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共同点

①从主观目的来看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②从活动本质来看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

③从客观影响来看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④从实际作用来看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

如何评价“新政”和“预备立宪”?

“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大体出自戊戌变法,但实质却不一样,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其目的是取悦于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②活动本质具有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③客观影响具有进步性,清政府这些让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资产阶级的愿望,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④实际作用具有背离性,在直接影响方面,它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主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在根本影响上,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某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本质的落后性。

(资料来源:张连合、陈伟国《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与救国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1-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