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矮化栽培

 赵东华 2016-06-27
使植株显著比正常生长矮小的栽培技术措施。多用于果树﹑桑和观赏植物等的生产﹐其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以便充分利用光能﹑地力﹐提早结果﹑提高产量或增加观赏效果。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矮化栽培

  • 外文名称

    dwarfing culture

 
  • 目    的

    提早结果﹑提高产量

  • 多用于

    果树﹑桑和观赏植物等的生产

折叠编辑本段释义

矮化栽培(dwarfing culture):利用各种措施促进果树等作物矮化,进行密植的栽培法。它有利于提早结果,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减少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常用矮化砧、矮生品种、改变栽植方式和树形、控制根系、控制树冠、生长调节剂控制等措施。矮化栽培在苹果栽培上应用较多,梨、桃、柑橘、香蕉、椰子、番木瓜等栽培也有采用,已成为现代果园集约栽培的重要方法。

折叠编辑本段矮化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可单独或综合应用﹕ 利用矮化砧木。果树生产上应用最广的是英国东茂林系(M系)﹑茂林-茂登系(MM系)的苹果矮化砧。中国的楸子和河南海棠中的一些类型也可用作半矮化砧。洋梨﹑甜樱桃﹑柑橘等果树生产中也有矮化砧的应用。但矮化砧因根系浅﹐固地性差﹐抗寒力弱﹐常作为中间砧利用。 选用矮生品种。一些矮生短枝型品系﹐大都由芽变产生。由于自然突变而产生的短枝型也很多﹐但大多趋于劣变﹐且不稳定﹐应用时必需善于选择和鉴定。 树体控制。在观赏园艺上多采用盘扎或编扎枝条的方法限制树体生长。果树生产中则多采用早期促花措施如环剥﹑倒贴皮等﹐使果树早期丰产﹐延缓长势﹐达到矮化目的。 使用生长调节剂。可抑制或延缓树体生长和促进开花早结果﹐也可使树体矮化。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阿拉﹑乙烯利和矮壮素等。

折叠编辑本段矮化的机理

植物矮化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据认为系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具有矮化倾向的植株﹐其根的木质部往往相对变细﹑纤维少﹑导管也少而小﹐但韧皮部发达﹐皮层较厚。同时﹐矮化植株的根系制造细胞分裂素的量较少﹐类赤霉素也少﹐或其代谢加快﹔相反﹐茎部抑制生长的脱落酸的含量则较高。可见植株生长的快慢﹑高矮也与不同激素之间的平衡有关。

矮化密植栽培 矮化树木的树冠较小﹐适宜密植栽培。栽植方式一般为长方形﹐行距4米左右﹔栽植密度依树枝的矮化程度而定。果树的高密型大致为每亩 100~125株﹐中密型55~65株﹐低密型35株左右。树形通常采用中干小冠形﹐或中干分层形﹐也有采用直接从中干上培养结果枝组的纺锤形的。修剪原则是使主枝(结果枝组)开张﹐选留中弱枝条﹐疏除直立强枝﹐并辅之以生长季节修剪等。矮化密植栽培是一种高度集约的栽培方式。需有良好的土壤条件。矮化密植园的建立首先要深耕改土﹐建设有效的排灌设施﹐并及时补给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和用量﹐防止树木早衰。

[资料来源:农业大词典5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