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软IOT操作系统的两大支撑:云和人工智能

 mrjiangkai 2016-06-28

2016年物联网的发展可谓是进入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如果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是物联网发展的引擎,那么创新是在物联网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微软算是业内较早提出,并推出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一员。早在2013年,微软便推出了所谓的家庭物联网操作系统Lab of Things。随着时间的推移,2015年,微软推出了Win10 IOT操作系统,2016年微软基于公有云Microsoft Azure的物联网中心(IOT HUB)落地中国,实现云下IOT OS和云上IOT 中心的高度结合,加上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技术,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首先,不得不说,云计算是2014年起来的这一轮科技创新的源泉。初期的云计算概念是如水似电,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像使用水资源或者电力资源那样使用存储和计算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下,云计算就应该能够带来电力资源带来的革命性进步,比如我们现在享受的便利生活,几乎全部得益于电的普及。以至于在2016年左右,很多人对云怀揣着一种敬畏之心,“谁敢说自己跟云没关系?!”是能够从很多人的口中听到的一句话。但是随着云计算逐步落地后,与最初的概念却出现了较大不同。如水似电的概念是基于广域化资源池而提出的。而目前的云计算主要基于虚拟化,这削弱了业界对它的期望,致使一些人开始质疑云计算将带来的改变是否有那么大。


话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如今看来,基于虚拟化的云计算也带来了科技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且不说各种应用软件本身就是采用云的方式提供服务,智能硬件也是因为云计算的普及而快速发展。这一点从微软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中可见一斑。


微软不仅推出了嵌入式版本的物联网操作系统Win 10 IOT,而且在其公有云平台上也同样提供了IOT解决方案, IOT Hub 和 IOT Suite。依靠 Microsoft Azure IoT 中心轻松安全地连接物联网 (IoT) 资产,使用设备到云的遥测数据,了解设备和资产的状态,在设备需要关注时立即采取措施。在云到设备消息中,可靠地向连接的设备发送命令和通知,并通过确认回执跟踪消息传递。通过持久的方法发送设备消息,以适应间歇性连接的设备。管理员可以从云中使用受支持的开源标准,远程维护、操作、更新,并管理大规模 IoT 设备。



与此同时,微软将人工智能和识别技术整合进了自己的IOT解决方案中。在智能语音领域,微软的小冰和小娜(Cortana)两姐妹,我们现在可以分别在微信朋友圈和Windows 10中找到她们的身影,体验人机对话的乐趣,美食、线路、天气、重要事项提醒统统搞定。另外小冰和小娜可以通过Microsoft Azure 的机器人学习,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知识,在物联网的很多领域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车联网中的导航仪、智能家居中人与设备的语音交互等,而且不再是一个程序设定的交互内容,而是一个不断成长的,根据用户习惯不断学习的交互过程。是通过预构建的世界顶级模型来识别实体,譬如地点、时间、数字、温度;或处理常见的请求,譬如“设置上午八点的闹钟”和“明天8点叫我”,小娜的理解模型将会给到同一个结果。


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微软通过先进的人脸、图片、声纹识别等前沿技术,进一步创新物联网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和安全验证能力。在人脸检测中,检测一个或者多个人脸,并为人脸标记出边框。检测出的人脸方框可以直接输入到情绪识别API中来加速图像处理,可支持的人脸功能有:年龄、性别、头部姿态、微笑检测、胡须检测以及27个面部重要特征点位置。,同时还可获得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做出的面部特征预测,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背景下识别一个人的脸部特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识别能力。有时候,去对一个人进行识别,单靠图片或人脸还不够,比如识别一对双胞胎,就可能会出现错误。这个时候如果再加上声纹识别就会提高准确率。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小娜去设置自己设备的密码,就是说一句话,然后它会把用户的声纹记录下来,其他人哪怕是说同样一句话都不能解锁,因为声纹不同。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建立强大的识别、验证和反欺诈系统,保证安全的同时,提升体验。


现在,大家可以在微软的云计算平台Microsoft Azure体验以上前沿科技,让创新不再是一个口号,加速行业智能的发展。


智能硬件及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2016中国(上海)国际物联网大会】

#6月30日·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