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与龙有关的对联

 老刘tdrhg 2016-06-29

古时,有甲乙二人前去看戏。到场时,甲的座位被乙占去,甲便脱口念出上联:“鹊巢鸠占。”乙也不甘示弱,随即吟道:“虎踞龙盘。”上下联语出自然,两人不禁相视一笑。

明代于谦幼年时,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有一天,他到乡间的学堂去,被一个名叫兰古春的和尚看见了,就吟出“牛头喜得生龙角”的上联嘲笑他。于谦听了,立即用“狗口何曾出象牙”的下联雪耻。兰古春先是大惊,继而对其称赞不已。

明代进士王洪幼年聪慧,通诗能对。一天,他和一名叫戴鬼脸的同伴玩耍,一长者看见后脱口吟出上联:“人头戴鬼脸。”王洪立刻稚声念出下联:“虎榜跳龙门。”那长者听后十分佩服。王洪不仅对得巧妙,而且尽露“人小志气大”的宏愿,实为难得。

明代戏剧大家汤显祖新婚之夜,新娘于洞房花烛台前出上联曰:“红烛蟠龙,水里龙由火里去。”汤显祖答不上来十分焦急,忽见新娘花鞋上绣有一只彩凤,便对下联曰:“花鞋绣凤,天边凤向地边来。”两支洞房花烛其造型为龙,蜡烛燃烧时这两条“龙”自然也就随之烧掉了,故言“龙由火里去”;彩凤绣于穿在双脚的花鞋上,故言“凤向地边来”。纵观全联,既充满喜庆,又工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

林则徐儿时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父亲就扛着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笑道:“骑父作马。”引起哄堂大笑。不料,林则徐脱口而出:“望子成龙。”满场为之惊叹不已。林则徐的下联既解了父亲的窘迫,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才的心情。

新中国成立后,国画大师齐白石书联一副,赠给毛泽东主席。联曰:“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游海域,鹤翔云天,境界十分开阔。白石老人以联语的形式和极为博大精深的内容,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

“在天播雨,居地腾骧,处水为王,人间称帝;竞技飞舟,煮茶籍井,临门跃鲤,韬略谈兵。”2007年1月,著名书法家王易生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一笔龙”书法展。为助其雅兴,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长王庆新特意题写了这副神龙贺联。也许有人会问,全联无一“龙”字,怎能称为“龙联”?其实不然。全联八个分句,虽未曾见一个“龙”字,但是的确是句句话“龙”。不是吗?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明白,因为其中藏匿着“天龙播雨”“地龙图腾”“龙王闹海”“真龙称帝”“龙舟竞渡”“龙井煮茶”“龙门跃鲤”“神龙玩谋”等龙姿神韵之画面。如此奇妙的暗嵌撰联手法,足见其文学功底深厚,撰联功夫独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