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禄堂先生谈拳术内外家之别

 LKJHGFDDAZXCVB 2016-06-29

  武学大师孙禄堂先生在《论拳术内外家之别》一文中,谈了自己的切身感悟,以启示后人。

  文曰:余练拳亦数十年矣,初蒙世俗之见,每日积气于丹田,小腹坚硬如实,鼓腹内气,能仆人于寻丈外,行止坐卧,无时不然,一日山西宋世荣前辈以函来约,余因袱被往晋。余问内外之别,宋曰,呼吸有内外之分,拳术无内外之别,善养气者为内家,不善养气者即外家,故善养浩然之气,一语道破内家之奥义。然鄙人可为得拳之内劲乎。盖气已下沉,小腹亦坚如硬石矣。宋说: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非上乘也。何以化,先生曰,有若无,实则虚,腹之坚,非真道也,拳术中亦重中和,亦重仁义,若不明此理,即便练至捷如鸟飞,力举千斤,不过匹夫之勇,若练至中和,善讲仁义,动则以礼,见义必为,其人虽无百斤之力,即可谓内家。

  ……吾人本其天地天然中和之气,非一大极乎,……手敬聆听之下,始知拳道既天道,天道即人道,不知拳之形式名称虽异,而理则一,由而推之,言语和平,动作自然,吾人立身之地,处处皆是诚中形外,拳术何独不然,试观古今名将,如关壮穆,岳忠武,皆以识春秋大义,说礼乐而读诗书,故千秋后使人敬仰祟敬之心,若田开强,左冶子辈,不过得勇士之名而己。

  这是以十分豪迈的气概来叙述习武的正确路径,为后人景仰,也值得后人所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