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lztiandi 2016-06-30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在智力、德行、情感、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简言之,人文素养教育就是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谈到技术,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农村匠人的手工艺,城市企业的厂房,车间等图景。技术就是技能,技术就是操作,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几乎成为亘古不变的信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育理念的更新,技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教育,而更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强调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注重在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所以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通用技术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用技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通过优美的技术产品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陶冶,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且也能让人从产品外观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比如服装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技术产品。不仅起着遮身、护体、御寒、防暑等作用,而且还起着装饰、美化、标志等作用。通过衣质、色彩、造型、裁制等变化,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能够充分显示人的体态和仪容的美感,或表现人的社会地位、职业和个性.通过优美的服装能使学生感受到技术创造美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服饰文化知识。使其能在品种繁多、绚丽多彩的现代服饰中,选择符合个人品位的服饰.又如大家熟知的赵州桥,其结构新奇,造型美观。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跃跃欲试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稳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着龙头的龙门石,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两侧。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通过赵州桥经典结构的欣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育是一种美育,通用技术教育应当给学生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技术产品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在优美的技术产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产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促成审美创美能力的提高。
  
  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的形成,有遗传的因素,但更主要是来自于后天的教育。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经历和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决定的意义。这个时期正是人的学生时代,所以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学校的教育、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在这个时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保证。因为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的业师,更是身教、心教的智者。他是个榜样,是个活生生的人文载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倾听学生的心声,肯定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才能促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去尊重老师,热爱周围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如果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都能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的平等、宽容,那么经过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就能成为一个富有爱心,宽厚待人,关爱人生,关注社会的人。教师这种嘉言懿行的示范,将使学生的人格受到感染、同化,促使学生坚定信心,自尊自强,展示自身的闪光点,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其次,利用通用技术中的内容载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如在繁华的商业街中心设计地下通道,是为了方便行人安全通过马路。设计时既考虑了普通人群的需要,又考虑了特殊人群的需要;电脑界面越来越人性化,用户只需轻轻点击鼠标,所有任务就可以在系统提示下完成。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对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再如产品设计时不能单纯为了谋取利益而损害人类居住的环境,更不能为了私利而制造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如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食品,已成了人民生命安全中的隐患.是非常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通过教育使学生明辩是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确立学生健全人格。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是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通用技术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设计并制作一个产品,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难做到。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便成为该内容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共同研讨,相互学习,既能顺利地完成设计和创作任务,又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设计并制作台灯项目,设计要求是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稳定性好、成本不高。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过程:这组同学首先参观了商店陈列的各种台灯,并上网查阅了台灯式样流行趋势的图片,了解了制作台灯可能会使用的各种材料。然后,他们设计了几个方案,并进行反复比较,最后确定制作一盏日光台灯的设计方案.接着,小组进行了分工,即分成负责电路部分设计的;负责灯罩制作的;负责台灯座制作的。各部分完成后,大家一起进行组装与调试。测试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与其它小组进行了交流。在整个小组活动中,每位同学的积极性都很高,发挥了小组中全体成员的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加强了成员之间,小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沟通能力,形成与他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同时,体验了台灯制作过程的艰辛,培养了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意志,并感受到作品制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人类发展的责任意识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来危害。如电池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任意丢弃的旧电池中所含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又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但是信息技术使用不当,也产生了种种犯罪活动,如复制和传播计算机病毒、黄色影像制品、遥控指挥走私、贩毒等。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的责任在于人,而不在于技术本身,因为技术只有通过人的使用才能发挥作用。所以教师应结合技术的两面性,教育学生要理性地看待技术,正确、合理地使用技术,想办法克服它的负面影响,减轻它的危害。始终坚持“技术应当造福人类,应当以人为本”的技术观,逐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如技术使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成为可能,但是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匮乏……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控制,人类的前途就会陷入困境。人是有理智、有感情的。在这种危机面前,人类重新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和自然应该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人类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而使学生懂得在应用技术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居心不良。而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