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论文分享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07-02

装配式建筑行业分析

  1. 1. 和传统现浇筑的区别

现今,我国对比国外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仍处于萌芽阶段,绿色住宅发展缓慢。随着科技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下面就与传统现浇施工加以区分,证明装配式建筑在中国推广意义与好处。

(1)传统施工技术

项目施工主要采取现浇筑体系。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现浇筑体系存在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住宅的要求。其中在施工现场支模、振捣等系列人工操作是导致施工成本难以控制、工程工期长、工程整体质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近15亿吨,主要有渣土、碎砖瓦、碎砂石、碎混凝土等,但是能够进行资源化的不足百分之五,建筑施工和建筑垃圾运输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

(2)装配式建筑技术

工业化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化系统、单元吊装、剪力墙施工及单元组拼等。施工理念主要包括:安全施工、绿色施工、集成施工等。工业化施工流程有:预制柱吊装→预制梁、楼梯吊装→预制楼板吊装→预制外墙、阳台板吊装→楼板上部钢筋绑扎→楼板上部现浇混凝土。

工地现场材料完全是由工厂半成品,施工队在现场对地基处理后,对半成品进行组装。建筑工人由过去的复杂角色转变为单一使用射钉枪、电钻的装配工人角色。能规避所有现浇筑存在的问题。施工速度快,短期内即可竣工,并节省二次装修的时间与财力。建筑工人使用人数降低,降低劳动强度,更能因其施工环境的改良保证工人身体健康,为工人提供绿色作业环境。因其工厂化生产,建筑各个组成部分精度更高,质量更好,其精度是现浇筑技术无法比拟的,同时解决了现浇筑漏水、开裂等常见质量问题。现场噪音小,施工废料少,排放废物废水减少等都对环境保护有很大作用。节能减排具体体现:节水、节电、节材、保护环境四个方面。由于解决节点连接可靠性的问题,建筑抗震性能提升,其整体性并不低于现浇结构。

表1 三类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比较

结构类型

施工效率

使用质量

环境污染

抗震性能

现浇结构

一般较低

参差不齐,难控制

装配式大板结构

构件质量高

节点质量低

装配整体式结构

较高

  1. 2. 组装过程的造价影响

目前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究竟是多少, 理论和实践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仅PC 构件及安装一项,造价大幅增加,是造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偏高的关键因素。现对比传统现浇筑模式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分析。

2.1 土建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采用预制装配式柱、 剪力墙及楼板底模,减少了现场混凝土浇筑量、 砌筑量和部分抹灰。因此在土石方工程、 桩与地基基础工程、砌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 (含模板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保温、隔热工程、楼地面工程,建筑物超高人工、机械降效及水泵加压台班,措施费及塔吊基础等分项工程及其他等方面投入的成本明显减少,抹灰费用有较少降低, 而 PC 构件及安装的成本大大增加,从而使得在土建工程的平米造价增加上百元。

2.2 装饰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装配整体式建筑装饰工程成本由抹灰工程、 楼地面工程和油漆、涂料工程、 门窗工程组成, 因装配整体式建筑构件已包含部分抹灰, 导致抹灰量减少, 已计入土建工程, 故

装饰工程不再计算。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造价较现浇要低。

2.3 电气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

装配式单方造价高于现浇的原因在于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管线及配电箱数量增加,导致成本增高。

2.4 采暖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采暖工程成本较现浇要低 。其中塑料给水管占总造价比例由现浇建筑工程的 1.35%降至装配式建筑工程的0.64%, 在采暖工程中降幅最大。

  1. 2.5 给排水工程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

装配整体式建筑工程的给水管、管件和焊接钢管的成本较现浇要略高,其它三项要低, 经过计算装配整体式给排水工程的平米造价要比现浇低 。

3 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较高的原因分析

从土建工程部分平米造价数据来看,装配式建筑工程平米造价较现浇建筑工程高。从造价构成比例来看, 仅土建工程部分,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支出较现浇要高出 12.26 个百分点。从成本构成来看, 仅 PC 构件及安装费用就增加支出。该部分构成内容较广, 涉及 PC 构件价格、支撑相关费用、 吊装费用、 构件运输费用等。经过折算惠民新城 PC 构件价格约为 1280 元/M 2 楼面, 占到该项费用构成的 89.2%。 支撑费用约 95 元/M2 , 吊装费用 60 元/M 2 。PC 的成本受到相关税费、 生产规模、 设计施工是否一体化、定制式生产还是通用式生产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 综合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来看, PC 构件的生产成本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大部分。其中, 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土地、 厂房、 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及生产管理费用等固定支出,可变成本则主要包括原材料、 动力、 燃料、人工等随 PC 构件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支出。从目前的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构成情况来看,由于生产规模的影响,固定成本在装配式建筑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偏大,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位 PC 产品的固定成本也会相应下降, 从而使装配式建筑的总成本进一步下降,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量的增多, PC 构件的土地、 厂房、 设备及模板的摊销费用将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PC 构件厂的税费改革也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