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的小学语文教师历程,让我懂得任何改变都是从 “一点点”开始,再远大的目标都是从“一点点”做起。正是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让我的课堂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我从当初讲台上临阵脱逃的毛头小伙成长为一名广为关注的特级教师;就是这无微不至的“一点点”,让我从教科研上一窍不通的“愣头青”磨砺成江苏省“精品课题”主持人。 课堂:从“一点点”改变开始 在师范读书的时候,我的各科成绩毫不起眼,从未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生”之类的称号。可以说,我根本就不具备成为优秀教师的先天禀赋。但是毕业后的“一点点”进步,无时无刻不在雕刻着我的教学时光,改变着我的人生轨迹。 师范毕业,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的苏北农村小学任教。踏上讲台没多久,领导便让我为全乡教师上一堂公开课。记得我选择的课文是《手术台就是阵地》,试教那天,校长和全校十几位语文老师都坐在了教室后面。我按照预先背熟的教案,一气呵成,可是下课铃就是不响。我瞄了一下手表,坏了,这堂课才过了20分钟!这可这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我让学生抄写生字词,便夹着教案头也不回地逃出教室,留下一屋的师生面面相觑,也让师傅朱耀元老师颜面尽失。校长找到我,我准备迎接一场暴风骤雨,没想到他和颜悦色地说:“小吴,知道吗?在你的课堂上我感觉很累,你的语速太快了,我还没有听清楚你的问题,你就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你想想,每天在你班上听课的学生,他们该有多累!”尽管轻描淡写却让我无地自容。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吃过晚饭,师傅便打着手电筒来到学校,端着一盏煤油灯,坐在空旷的教室后面听我说课,一字一句,从语速到语调,字斟句酌;从表情到手势,锱铢必较。有时他嫌我说得不到位,干脆走上讲台,示范给我看。夜晚进行自我操练,白天课堂自发演练。渐渐地,我的教学语言变得抑扬顿挫了,变得亲切柔和了;渐渐地,课堂上的孩子有了笑脸,举手的也多了,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正式执教的那天,校长和师傅都坐在后面,从他们轻松的表情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中,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1996年9月,我被选调进建湖县实验小学,追随我教学生涯中第二位师傅金加锦老师从事“生活作文”研究。有一次,金老师推荐我参加盐城市小学语文创新教学观摩活动,我执教的是“生活作文”实验课《让地球妈妈更美丽》。第一次试教结束,金老师笑呵呵地说:“这堂课,我统计了一下,你一共说了87个‘是的’。只要孩子一回答完问题,你立即就说‘是的’,这样的评价机械而单调,无法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思考,更显现出你的教学机智严重缺乏。”她的一席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激发了我提升课堂应变能力的决心。于是,我将教案中每一个问题都预设出可能出现的应答,在每个应答后面都设计一句恰如其分的评价语,原本稀疏的教案被填充得密密麻麻。每次放学后,我随意叫几个孩子,进行现场“实战”,一出现新情况,便立即记录下来,思考新的应对策略。正式执教是在东台师范附属小学,那天我彻底丢掉了口头禅,孩子们的每一次参与都得到了我富有个性的回应,课堂气氛变得空前高涨。事后,金老师给了我一句激动人心的评价:“小吴,你真有悟性,一点就透!”从那以后,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家常课,在与孩子们的互动对话中,我总能给他们与众不同的点拨和鼓励:起先,是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渐渐地,我放弃预设直接进行现场生成。我的课堂实践至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 2008年5月,我和支玉恒老师在佛山同台会课。我是第一节,执教的是六年级习作课《童年“偷”着乐》,有幸的是支老师到现场聆听我的教学全程。中午吃饭时,我诚恳地请支老师给这堂课把把脉。支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的课堂上是否可以少一点点朗诵腔?”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课堂磨炼,想不到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我感到自惭形秽。在下午支老师的课堂上,我真正领悟到了他的语言魅力:每一次教学引导都和孩子“靠”得很近,来得自然从容,仿佛你不是置身课堂,而是在倾听一位老爷爷和孙子孙女自在地交谈,没有一丝一毫的“教学感”存在着。不服不行,不变不行!在以后的日子,每开发出一节新课,我总是邀请妻子和女儿参与磨课,因为他们不会顾及我的颜面而进行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客套。夜晚,我把妻子请进教室,我说课给她听,每个环节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问她:“这句话你感觉是说出来的还是背出来的?听着舒服吗?”就这样一句又一句地练习,一次又一次地讨论。此时,我仿佛回到了教学原点,回到了和朱耀元老师一起磨课的青春时代。周末,我还和妻子和女儿在客厅里模拟课堂,我将一个问题用不同的语调演绎出来,请女儿当“裁判”,选择她最满意的表达方案。就这样磨了一课又一课,磨了一年又一年。现在,听过我课的同事和朋友,会忍不住告诉我:“吴老师,你的课变得大气了、自然了,已经没有了‘作课’的感觉!”我觉得这是对我这几年努力的最好奖励。 这么多年来,正是我在乎别人提出的“一点点”意见,重视这“一点点”提升,我的课堂才会发生静悄悄的变化,才会从一次次教学观摩中崭露头角,在一次次教学评比中脱颖而出。 研究:从“一点点”细节入手 在许多人眼里,我是一个善于研究的“学者型”教师。可和我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就知道,我只不过是个有心人,能及时捕捉孩子们瞬间的一点点灵光,并能就此发现儿童在言语和精神发展上一些基本的特征。我的“童化作文”研究就是从这“一点点”发现开始的,就是在这“一点点”收获中成长的。 每天午后,我和孩子们都在教室里度过一段愉快的共读时光。读着读着,就会有孩子忍不住跑上讲台和我讨论:读到《夏洛的网》,有孩子欲罢不能——“我觉得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我心中有比它更好的结尾!”读到《鲁滨孙漂流记》,有孩子突发奇想——“如果鲁滨孙的绝望岛保存至今,一定会被开发成旅游胜地,我要是去玩一次该多好呀!”读到《青铜葵花》,有孩子身临其境——“葵花一个人去江南拾银杏,太孤单了,我真想陪她一起去!”读到《城南旧事》,有孩子心怀不忍——“暴雨之夜,被火车压死的不一定是秀珍和妞儿,这样他们的命运也太悲惨了!”孩子们的感怀,看似信马由缰,却是一次崭新习作话题生成的最佳契机。于是一个面向儿童课外阅读的“新读写结合”在我心底酝酿:可以引导孩子围绕文学作品进行“续写”,让故事中有自己的期待;可以“新写”,让故事中有自己的生活;可以“串写”,让故事中有自己的活动;可以“补写”,让故事中有自己的创造。就这样,孩子们阅读之余的“一点点”感受,演变成一份份鲜活灵动的写作资源,转化为笔下一篇篇精彩迭出的佳作。后来,这“新读写结合”成为我的“童化作文”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 一个周日,陪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子房博士去海门一所乡镇小学做习作教学现状调研。周老师在楼上与几位语文老师做访谈,我在楼下教室陪着孩子们玩。一个女孩拿起粉笔,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画:蓝天白云,小鸟飞翔;地上花儿开放,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长裙的小女孩拿着气球跑。这幅画,故事的元素充分而饱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应俱全;画面还极具想象召唤——小女孩是从哪里来的,她拿着气球准备和谁一起玩……我当即从包里取出相机,将这个小女孩心中的故事拍了下来。由此,我想到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用水彩笔在空白的纸上、墙上、冰箱门上涂鸦,她是在用图画讲述心中的神奇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她自己。这样的联想,让“儿童的故事性思维属性”的论断呼之欲出——儿童天生就是有故事的人,他们看到的是故事,想到的是故事,动手操作的还是故事。这样一份丰厚的习作资源怎么能在教学中缺席?怎么能在一个人的童年中不留下痕迹?于是“小学故事性写作”这个命题便在我的心底萌生,随即付诸实践。两年后,我用一个个课例证实了我的想法,“童化作文”从此有了鲜明的内容取向。2011年11月,《人民教育》发表了我的研究报告《用故事点亮童年——“小学故事性写作”实践》。 一段时间以来,家长向我反映班上孩子们经常用QQ互抄家庭作业答案。尽管不是班主任,但涉及语文学科,我不能坐视不管。到班上一了解,令我惊讶的是,虽然才是五年级的学生,但他们每人都有一个QQ号,并且班级已经自发形成了两个QQ群,他们不仅聊作业,而且还聊班级里的是是非非。怎样让儿童这份信息交往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写作动力?怎样让网络成为习作教学的一份课程资源?这些点点滴滴的追问将我的思路引向了一个新场域——儿童博客写作。将传统的文本写作转化为博客写作,为每个儿童搭建一个言语交往平台,在这个动感的平台上,儿童不仅是作者,而且还是读者、评论者,家长、教师、伙伴,大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发构成一个平等互助的“习作共同体”。项目开始,大部分家长都在观望。渐渐地,他们发现了博客写作的好处,纷纷响应,全班每个孩子都拥有一个博客,班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博客群,我的习作教学也基于这个博客平台而展开。通过一系列评价措施,我引导儿童的写博热情向写博习惯转化,并且培养了一批写作的“高手”,他们的博客不知不觉形成了系列和章节,逐渐指向了文学创作。临近毕业,全班每人都用博客写了一本“书”——有封面设计,有序言,有目录,有章节,有插图,部分优秀作品在《语文报》《七彩语文》《学语文之友》上发表和连载。如今,博客写作已经成为我的“童化作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成为激发儿童写作热情的核心动力。 我的“童化作文”研究正是通过这些无数的“一点点”变革而茁壮成长,成为南通市教育科学的“优秀研究项目”,荣获江苏省首届教育科学“精品课题”奖。也正是靠着“一点点”累积,我的“童化作文”才走出了一条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改革之路。 写作:从“一点点”累积成就 而今,每年我都能发表十几篇文章,出版一部专著,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从来不“写”文章,而是在“做”文章。我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本专著,都是从“一点点”实践中汇集而成的。 别的语文教师将修改孩子习作当成最麻烦、最头疼的事情,我却感到津津有味,对此乐此不疲。我常常从儿童的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童真童趣的愉悦,发现儿童表达的基本习惯和普遍规律,触摸到他们在写作的那一瞬间所表现出的快乐、无奈、痛苦,同时反思自己在习作指导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我常常将这些点点滴滴的批改心得写成一篇篇札记,或长或短,或叙述或感受,或直观呈现或现象罗列,陆续发在自己的博客上。时间一长,便积累了十几篇,于是我对这些无序而随心的文字再一次进行梳理,从感性走向理性,形成关于儿童言语表达一系列观点,于是一篇洋洋万言的《触摸儿童言语世界的痛楚——透视儿童写作生态中的言语异变》便诞生了,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后,随即被《小学各科教与学》转载。应该说,我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像这样化零为整、聚沙成塔的。因此,别人很少看到我在伏案疾书、冥思苦想。 不少人写作伴随着一定的功利目标,因此常常闭门造车、无病呻吟,我却从不为写而写,每一点文字都浸透着实践的艰辛与劳作的智慧。每逢寒暑假,我总是把自己锁进办公室,将一学期习作教学中积累的活动方案、教学案例、儿童习作以及活动图片进行整理,按照不同类型输入电脑,建立一个个资料夹,当时我并不知道会用它们来做什么。一年、两年、三年,这些实验资料越聚越多,我心中的问题也越积越多——“童化作文”到底有哪些操作策略?“童化作文”与传统的习作教学相比有哪些典型特征?开展“童化作文”实践以来,班上的孩子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去反观资料,寻根究底,排疑解难,一条线索、一个框架、一种体系渐渐清晰起来,《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作文教学》《儿童写作论》《让写作走进儿童心灵——小学课本作文“童化”变形设计》这三本著作由此有了眉目,有了结构,有了内容。正是凭借着这些鲜活的资料,这些书籍一经出版,便赢得了一线教师的好评,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奖项。 十几年来,我情不自禁地写作了近百万字,当别人夸赞我文字精彩时,我总是说那是因为我做得精彩。没有那“一点点”的实践支撑,绝不会有笔下的激扬文字;没有当初那“一点点”的实践耐心,就不会有今天“童化作文”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走到今天,我能成功地站立在三尺讲台上,应该感谢上苍赐予我的“一点点”机遇和灵感;我能形成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应当感恩日常教学中儿童带给我的“一点点”收获和成长。 此文发表在《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