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北京大学教授王岳潍坊谈医患关系

 万宝全书 2016-07-02

北京大学教授王岳潍坊谈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

医生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

潍坊保健讯 今年5月5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陈仲伟主任被他的一名患者砍30多刀致死,5月18日,湖南邵东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生王俊在接诊过程中被患者家属殴打致死……当下,医学界在一次次的医患纠纷事件中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重塑和谐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的共识与期望。在第六个医师节来临之际,6月29日上午,由潍坊市医师协会主办的“从医学人文视角反思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专题讲座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举行,讲座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助理、医学伦理与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岳教授主讲。市卫计委委属各医疗机构、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分管院长、医务科主任及医师代表,市直管民营医疗机构分管院长和医务科主任,市医师协会各分会主任委员、秘书长等200余人参加讲座。

医生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

“医生的使命真的是治病救人吗?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真的是疾病吗?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是诊疗技术吗?”王岳教授提出的质问振聋发聩,“如果您还这样认为,您的观念还停留在60年代!”

王岳教授表示,目前被人类命名的病种总共有6万多种,其中的60%是自限性疾病,不用医生治疗,病人可以依靠自身的抵抗力实现自愈。而有34%的疾病人类束手无策,医生对病人真正能治愈的只有其中的6%。医生不是神,如果医师把敌人看成是疾病,那永远都是输家,并且输得惨烈。“医生最大的使命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不是疾病,而是自身心灵的冷漠,医务人员最重要的本领不是诊疗技术,而是与各色各样的人沟通的能力。”帮助和保护弱者,就是在帮助和保护今后的我们。病人好,我才好。如果我们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把每台手术都当做我们人生的最后一台,那样我们就会把每一件事情做好,服务好每一个患者。

医患沟通不需要“术”,需要“心”

“你说吧你想怎么治,病人一脸的茫然,最后病人强装笑颜,大夫,你要是我,你怎么治。“这个年轻医生脸上像刷过胶水一样绷得紧紧地,面无表情,你这个比方不恰当,你是你我是我,AB两种手术方案,优点缺点我该说的都说了,接下来就是你的选择,你选什么,咱们来什么。这事一个年轻医生与患者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在现在的医疗机构里屡见不鲜。

为什么这些年医患关系越来越糟糕了?因为我们把医患沟通更多的理解为“术”——医患沟通技巧。王岳教授提出质问,沟通最重要的是技巧吗?谁当年谈恋爱学过恋爱沟通技巧?谈到对象的靠的是什么?恐怕不是那个“术”,而是“心”。电视剧《心术》告诉你一个医生和这两者的关系,“心”是第一位的,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心”,你有再多的“术”,也都是摆姿势、做假动作、说假话。

儒家文化的“仁”是医师的立身之本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王岳教授深刻指明了儒家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与中国医师道德准则的紧密关系。“仁这东西很遥远吗?我内心想到仁,仁就自然来到了”。何为仁, 子曰:“仁者,爱人也”。简单来讲,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改变要从自己开始,做好自己为先。体制、政府、法院、媒体、社会都是医患现状的外因,医疗行业本身、医生个人的思想才是内因,面对严峻紧张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首先应自省,自律。

“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王岳表示,希望医务人员人人都有仁爱之心,通过人性关爱,让患者体验到温暖,医疗纠纷与医患关系的现状就能逐步得到改善。(记者王玉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