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以不圆滑,但必须懂世故

 xuebws 2016-07-04

你可以不圆滑,但必须懂世故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似乎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凸显你的不合群。

当某一件事触犯了你所坚守的原则底线或者是道德认知时,你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但他却能云淡风清一笑而过,或敷衍附和,或笑而不语。

最后的结果是你灰头土脸,他却左右逢源。

这些就是所谓深谙圆滑之道的“高情商”人士。而这类人似乎总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与肯定,且在许多人的认知里,圆滑更是早已成了人际交往里的万金油。

其实人生在世,我们总是在深情一部分人的同时,又会伤害一部分人,这是很自然、也不可避免的结果。如果太过于刻意在博弈的双方之间维持一种平衡,讲究所谓的圆滑,难免就成了一种阴奉阳违。

在愚钝的人面前表演,或许可以左右逢源,尽享利好。可落在聪明人眼里,其实就成了一种多余的狡黠。平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客套寒暄自然甚欢,可若真到了关键时刻,博弈的双方立马都会敬而远之。

曾经有人问我:不愿意圆滑,是不是情商低的表现?

我思考了很久,却迟迟不知该如何回答。

主观上来说,我很想给他一个否定答复。但结合自身的情况,又觉得有一些误导。

后来我把这个问题抛到了朋友圈。

绝大部分都注意到了“不愿意”三个字,虽然表达各有不同,但回复的意思基本一致:不愿意圆滑,而非不懂圆滑。所以情商非但不低,而且很高。

部分观点与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不愿意圆滑的人,自然也不会认为自己情商低。但我也绝不敢说不愿意圆滑就是情商高,因为我非但没有因此而在生活中获得某些便利,相反,我时常会因为过于原则而陷入一些本与自身无关的漩涡里,得罪人的事情更是没少干。

所以,这些答案似乎没有任何意义。直到后来,大学时候一位老师回复了我。

不愿圆滑是没错,但同时必须懂世故。

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当年读博的时候,导师给他和另一个同学各分配了几个研究生,做两种不同假设的项目对比。

最后两组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可当以后再次进行项目分组报名的时候,师弟师妹们都希望分配到另一位师兄那里,这让老师在内心觉得很受伤,也很疑惑。后来经一位师弟明言暗示,老师这才恍然大悟。

项目中总会有很多细节问题,如果一一顾及,就会极大增加项目的工程量。有些师弟师妹为了偷懒,通常会走一些捷径,利用项目的容许差错范围取巧。一般来说,只要负责人能够圆滑处理,睁一眼闭一眼,对于交差是绝对没有问题,导师也不会真去仔细核查。

可这是导师坚决反对的,也是行业内的大忌。

老师原则性与执行力都很强,那些行为自然都遭到他的严厉斥责,女生被骂哭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所以难免给人苛刻之感。

而另外一位负责人,虽然对待项目也很严厉,但与老师不同,他在其他时候会将矛盾主动疏导,比如请他们吃夜宵;送女生一些小东西:和他们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这就是根源所在。两人在对待原则问题时都很坚定,处理问题也不敷衍,不圆滑。但不同的是,另外一位负责人还懂得人情世故,在原则与世故之间有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圆滑是一种坚守原则、不屈于外界的自我捍卫,也可简单理解为仅是不愿委屈自己的感受。而过于注重自身感受,其实与过于在意别人看法一样,都是一种心理上的褊狭。

一个心灵边界宽广的人,在满足自身感受的前提下,绝对也懂得去照顾他人的情绪,将原则与和善巧妙地糅合在生活里。

古人讲究内圆外方,意思是做人就要像钱币一样,外表圆润,但内心方正。更通俗点来说就是凡事都应讲究与人为善,精通世故,但更要有自己的原则与立场,心中自存尺度。

黄炎培就曾写信勉励儿子:“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其实就是倡导一种世故而不圆滑的处世之道。

外表圆滑懂世故,内心方正不圆滑。

前者使得自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进退有度,不因死板而显得毫无生趣,更不因棱角过于锋利而四处树敌;而后者则让自己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不摒弃初心,不曲意逢和,心存善念,恪守原则。

其实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懂世故与不圆滑两者不能混淆一谈,但却可以保持一种进退有度的微妙平衡。

做一个世故而不圆滑的聪慧之人,这也是一场伴随人生的漫长修行。

在这复杂世界里,我只差一个你,如约而至

如果你也是是个有故事的人

你愿意将你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欢迎加叨逼叨微信公众号:

fuzaizheshijieli

(浮在这世界里的全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