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视频会议,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会议指出,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三五”时期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要对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各地实施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因地制宜,精准分析问题,精准制定对策,实现到2020年,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会议强调,打好文化精准扶贫的关键战役,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底数、找准问题。以县为单位,认真研究制定推进文化精准扶贫的落实措施。二是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实施好“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开展“两馆一站”达标建设,建立灵活机动、覆盖广泛的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网络,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统筹、对接需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能力,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需对接,“适销对路”。四是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推动公共文化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扶贫,大力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模式。五是利用资源、发挥优势。培育一批能带动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文化产业,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大文化帮扶工作力度,建立与贫困县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要推动工程项目优先向贫困地区摆布,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文化发展动力。要用好管好文化扶贫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确保资金用于解决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机制,杜绝文化扶贫资金跑冒滴漏、挤占挪用。 会上,山东省、贵州省、青海省海西州、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湖北省竹溪县、江西省寻乌县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山东省:一张文化地图 数字化精准扶贫 ▲山东临沂薛庄·闲暇时间村里人在家编竹筐 中国经济网魏金金/摄 2016年以来,山东省文化厅创新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扎实推进文化扶贫工作。“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即编制1张全省文化精准扶贫地图,办好6件实事,实施9项扶贫工程。 一、发挥“地图”统领作用,推动文化扶贫精准发力 编制全省文化精准扶贫数字化地图,对全省7005个贫困村每村采集101项数据,做到标位置、标资源、标需求、标进度,特别是对贫困村的非遗项目、传承人、周边文化产业园区等文化资源及群众文化需求详细标注,实现点、线、面和动态数据自动生成分析,推动贫困村文化供给与需求精准对接,文化助力脱贫精准发力。目前,全省文化精准扶贫数字化地图已完成前期数据采集工作,近期将上线运行。 二、以办好6件实事为抓手,着力改善文化民生 结合群众文化需求,协调省财政至少投入7.8亿元,连续3年面向贫困村实施文化设备购置补助、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补助、基层视障数字阅览室服务站点建设、向贫困村及贫困地区福利机构送演出活动、支持文化活动建设、配备便携式拉杆音响等6件实事。今年,省财政投入超过2亿元,目前资金已全部争取到位,3件实事已完成年度任务。 三、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深入实施九项扶贫工程 把文化精准扶贫与各项文化业务工作相结合,积极统筹整合资源,实施公共文化扶贫工程、非遗传承扶贫工程、文化产业扶贫工程、文化惠民扶贫工程、文化人才扶贫工程、乡村儒学扶贫工程、艺术创作扶贫工程、市场服务扶贫工程、国际合作扶贫工程等9项工程,推进全方位、立体式扶贫,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实施“169”文化精准扶贫行动,确保到2018年全省7005个贫困村实现村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村村建起文体广场、村村组建秧歌队(群众业余文化团队)、村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活动经常化、文化服务质优化,文化氛围明显提升;赡老敬亲、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落地生根,道德风尚明显提升;文化潜力有效发掘、文化资源有效利用,文化对扶贫开发的作用明显提升。 贵州省:大文化助推大扶贫 贵州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补齐贫困短板的文化行动,纳入全省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稳步推进,努力走出贵州文化扶贫的道路。 一、着眼发展大局,着力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战略谋划 文化扶贫是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贵州明确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十三五”文化工作总思路,出台了《关于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着眼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实施八大文化工程,尤其提出“文军”扶贫行动计划,更以文化传承脱贫、文化基础建设、文化精品打造、文化服务大众等工程实施,具象了文化助推扶贫的行动平台。 二、着眼文化育民,着力贫困地区群众自主奔小康能力的提升 文化扶贫是大众工程,需要有贫困主体内生动力的形成。贵州依托文化部“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等,大力培养当地文化人才,同时组织志愿者到贫困地区参与文化扶贫。尤其2016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被纳入全省重要民生实事,成为贵州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组成。 三、着眼文化励民,着力贫困地区群众奋力奔小康自信的增强 文化扶贫是励志工程,需要最大限度发掘文化的精神动能。为此,贵州狠抓优秀文化产品供给。集中打造的2016首届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以“多彩文化、共建共享”为主题,以演、展、论、训、赛为主要形式,集中推出艺术展演、非遗展示、阳明文化咏诵、长征文化传承四大文化活动板块,提供了一大批健康向上、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产生了文化艺术共建共享的效果,增强了贵州人民的发展自信。 四、着眼文化惠民,着力贫困地区群众共享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 文化扶贫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严实兜底。贵州抓住中央出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强贫困市(州)、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探索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公共文化建设新路,呈现出突出的惠民功能。比如:黔东南州通过开展“千村百节”活动,建立了州、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使特色文化与民生普惠的融合相得益彰。 五、着眼文化富民,着力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奔小康的产业支撑 文化扶贫是长线工程,需要有产业支撑。为此,贵州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了促进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即:通过培养、评选和命名一批“文化产业示范村、优秀演出团、特色文化产品”,将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在此基础上,还将着力实施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促进大文化与大旅游、大生态、大数据深度融合,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包容性发展。 青海省海西州: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重点 精准扶贫 ▲掐丝唐卡 海西州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为重点,以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内容,扎实做好文化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目标任务,争取工作主动 按照青海省“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立足全州贫困人口较少、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实际,提出“提前两年实现整体脱贫”的目标,制定《海西州文化精准扶贫专项方案》,确保到2017年全州50个重点贫困村实现“四覆盖”、“两提升”,即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全覆盖、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全覆盖,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贫困村群众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二、保障公共文化权益,填平补齐短板 先后争取中央、省州各类资金9.5亿元,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州乡镇文化站、农(牧)家书屋、藏传佛教寺庙书屋覆盖率达100%,“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舍有书屋”的目标基本实现并全部免费开放,州、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格尔木市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三、创新文化服务理念,丰富群众生活 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同频共振,深入推进贫困地区文明村镇和“五星级文明户”创建工作。大力培养农牧民群众文化骨干,培育群众文化品牌,支持基层群众自办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农牧民群众开展社火、广场演出、花灯展演等活动近200余场次,服务群众100万人次;举办赛马、摔跤、射箭等农牧民传统体育运动90余项,服务群众60万人次。全州26家业余文体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牧区。 四、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力促产业发展 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重点支持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歌舞等,加大对民间艺人和小微文化企业的政策扶持,着力打造以民间刺绣、农民画、剪纸、唐卡等非遗文化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全州农牧民自办的文化中心户和文化大院由最初60余户发展到现在的260余户,从业人员达500余人,掐丝唐卡、民族服饰等一大批手工艺品走向市场,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五、注重文化人才支撑,加强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的培训和指导,选派200余名优秀文化工作者到县、乡、村工作,选派文化辅导员1000余人(次)开展文化下乡服务,指导创建180户文化示范户。每年通过举办产业技能培训班和选派骨干辅导员进村入户等形式,培训农牧区文化骨干1000余人次,为基层特别是农牧区文化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有线电视“进村入户” 推进文化脱贫攻坚 崇左市地处祖国南疆,是广西边境线最长和最年轻的地级市,集“老、少、边、山”于一身,基础差、底子薄,属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农村全面脱贫攻坚战,特别是以有线电视“进村入户”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文化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的做法和经验体现在“五个转变”: 一是建设模式由企业主推转变为政府主导。市委、政府把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议题,2014年进行了初步探索, 2015年6月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研究出台《崇左市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政府主推的责任、措施和时间要求。市政府还成立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领导小组,把该项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内容。 二是投入方式由企业自筹转变为政企共担。经过测算,从2015年起,全市实施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共需资金3.78亿元,这是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着眼于建好抓牢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市委、政府决定,市、县两级政府补助该项目经费1.38亿元,其余2.4亿元由企业负责筹措投入。 三是工作机制由分级负责转变为五级联动。推进有线电视 “进村入户”,涉及面广、技术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主动对接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广泛争取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部门、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以及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实现了各种力量的有效整合。 四是推进方式由择点先行转变为试点推广。从2014年开始,我们确定试点推广的原则要求,既抓试点,更注重推广,在天等县桃永村成为广西户户通广电宽带第一村和江州区江州镇卜驮村岭弄屯成为广西“广电互联网+农村公共服务”智慧新农村示范点之后,加大推广力度,扩大覆盖范围。 五是网络使用由单一功能转变为综合开发。近年来,我们在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过程中,坚持融合发展,积极探索资源充分有效利用,既优先利用广电网络把各级各类电视节目送到农村千家万户,又注重延伸拓展广电网络功能,以手机WiFi上网进农户为依托,构建“广电兴农”农村综合信息平台,使之兼具电子政务商务信息发布、平安乡村建设、党员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应急广播、数字农家书屋、电影放映等多种功能,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湖北省竹溪县:精神脱贫和经济脱贫同步
湖北竹溪县地处秦头楚尾,有“朝秦暮楚地,自然中国心”之称。我们实施五大工程全力推动文化扶贫,确保群众精神脱贫和经济脱贫同步。 一、实施精神塑造工程,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在文化引领上精准导航 大力培育家风文化、节日文化、广场文化、地域文化“四种文化”品牌,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内修人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依托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设乡村道德讲堂、科技讲堂、法制讲堂、健康讲堂,打造传授新知识、培育新农民的学习平台。以“家规家训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开展整理族规族训、书写家训牌匾、收集家风故事、传唱家风歌曲系列活动和“竹溪好人”、“最美家庭”、“十大孝星”等评选活动,让家风文化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传家风、带政风、净民风、育新风,营造了干事创业、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 二、实施阵地建设工程,完善文化服务网络,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精准供给 一是健全县级设施。整合资金1.4亿元,先后新建可容纳万人的县广场公园、2万多平米的塑胶天然草坪运动场;投资近8000万元,开建占地50亩的县图书馆、文化馆和全民健身中心。二是构筑乡镇文化服务堡垒。新建文化站10个、维修改造4个;所有文化站单门独院,并达到“三室一厅一场”标准。三是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村建有标准化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新建文化广场180多个。同时,建立以乡村少年宫、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多层次网络,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娱乐、健身、“充电”。 三、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多种文化活动,在文化产品提供上精准生产 “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一是以“文化扶贫进乡村”活动为载体,组织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流动电影队深入边远地区和特殊群体开展文化服务。二是加强主题文艺创作。近两年,先后创作宣传精准扶贫等内容的文艺节目20多个。以带着公公出嫁的农村妇女王大芝为原型,创作山二黄现代剧目《改嫁》,将其打造成精神和物质双脱贫的典型。三是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如迎新年万人长跑比赛、春节传统民俗大展演、“耕读传家·书香竹溪”广场诵读等,使消极腐朽没落文化无处生根。 四、实施产业培育工程,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在文化产业发展上精准定位 一是挖掘提炼地域文化。组织编撰《竹溪县地名文化拾趣》、《竹溪寨堡文化探秘》等系列丛书。二是推动文旅融合。依托古遗址、古寨堡、古村落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楠木寨、曾家寨、秦楚古长城等景点10余处,举办楠木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活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三是推进非遗项目市场开发。打造竹溪蒸盆旗舰店,兴建向坝民歌楼,吸引游客前来休闲观光购物。 五、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探索多种路径,在文化队伍建设上精准施策 建立“人员统一调配、资产统一管理,经费集中核销、工资全额预算”的管理运行机制,近两年公开招聘、选派17名文化能人充实到文化站;配齐了村文化管理员。新发展民间文艺团队59支、草根明星1200多名。多次出资委托市艺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办山二黄戏曲培训班;2015年又选拔30名学员到省艺术职业学院进行定向委培,为拯救濒危剧种打下基础。 江西省寻乌县:做好加法 精准扶贫
寻乌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罗霄山片区扶贫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牢牢抓住中宣部对口支援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精准扶贫,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做好加法,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文化精准扶贫的新路径。 一、做好“硬件+”,扶设施建平台 针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薄弱这一现状,我县以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做好文化设施的加法,打造了“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面宣传展示墙、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活动器材”的“七个一”建设模式。 二、做好“活动+”,扶精神添动力 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匮乏、群众精神生活单调等现象,我县采用下乡“种文化”的方式,提振群众精气神。一是搭建“百姓舞台”唱大戏。积极扶持群众创作编排本土特色文艺节目,由群众选出喜爱的节目参加全县“百姓舞台”汇演。二是开展“文化下乡”育新风。组织专业文艺团体,把脱贫致富带头人、“身边好人”等典型事例编成歌舞、小品等节目,在乡村巡演,使广大群众在享受文化大餐中提升素质、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培育社会新风。三是举办“百村百节”聚合力。通过加强艺术指导,政府资金补助,全县已扶持南桥镇民间汉调乐队、晨光镇民间器乐队、澄江镇汉剧团、寻乌山歌队等各类民间艺术团体52个,带动了全县100多个村每年举办一场以上民俗文化活动,凝聚了民心民力。 三、做好“资源+”,扶产业促脱贫 针对农家书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我县在农村选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基础上,探索了“农家书屋+电商”的建设模式。一是增添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原有农家书屋场地、书籍、书架、电脑等资源,增添电子显示屏、电信缴费终端等设备,增加电子商务、便民服务等功能。二是巩固文化阵地。农家书屋聚“才”也聚“财”,目前全县已建成“农家书屋+电商”村级示范点15个,农家书屋平均每月借阅书籍人数增长3倍以上。三是实现产业扶贫。在“农家书屋+电商”的带动下,我县农村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仅2015年全县通过村级电商服务站销售脐橙20多万斤,参与电商的农民达到1.5万人,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3700多人,实现脱贫395户。 |
|
来自: 孤凤 > 《经济、管理与历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