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根据九零后大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旋转星空 2016-07-04

  【摘要】本文分析了九零后大学生的特点,探讨教师因材施教的举措: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放手大胆的让学生闯,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耐挫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和感恩意识;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
  【关键词】九零后;大学生;思维方式;转变
  如果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年代看作地层的形成过程,然后再做个横切,从横切面来看的话,不难看到各层之间的不同;而人们处在不同层的时间里会受到不同时代的影响,产生不同的观念和理念;在不同的观念和理念的支配下,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产生出不同的结果和影响。所以明确地知道我们

面对的学生的年代,了解他们的特点进而因时因地因材施教,用我们对职业的敬畏加上对学生孩子般的关爱,结合对当前进化着的社会环境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去比较圆满地完成作为一个园丁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对教师师德的一项考验。
  九零后的父辈们是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的开始阶段,经过他们的刻苦探索和抓住机会不断地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知识财富和物质财富,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此大都走向了历史舞台,成为了社会的中坚。特殊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子女的特点,诸如:物质条件丰富,生活安逸;思想前卫,热情开放;认知水平提高,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心态积极,勇于接受挑战;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低效性,地球村形成,诞生了九零后,成为网生代。所有的这些都是将九零后推上新的台阶成为将来高质量的中坚力量的优势。但是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的道理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如何将经过面前的美玉雕琢成器,是一个挑战。
  作为被公众赋予园丁称号的人民教师如果让面前的这些良玉和美材没能成就其应有的价值那就是没有尽到职责,想起这些常常会有诚惶诚恐的感觉。那么只有尽职尽责因材施教才可让人心安。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虽然这些孩子们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生活也许舒适安逸,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忙于工作,疏于陪伴他们,使这些本来就是独生子女的他们有着很强的孤独感、失落感、空虚感,天长日久形成了骨子里难以抹去的自我意识,同时缺乏自信。从而寻求刺激来安慰自己,也在寻求别人的关注和认可。针对这些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不断地肯定他们,课堂发言尽管不是很完美,也要首先肯定他们的勇气和态度,然后再徐徐地道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并且有意地多安排一些让他们能够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机会,讲解一些比较容易懂的内容,使他们在大家面前勇于表达自己,不断地建立和提高自信。每次讲完之后当你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那种觉得自己有立起来的感觉时,一种欣慰的感觉会流过我们的心底。这种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是必须做的,因为没有自信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而肯定、鼓励、赞扬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过去老师板着脸的师道尊严的形象,多与之沟通,善于表扬,承认他们的价值所在,勇于让他们站到我们的肩膀上,能够看到远处,帮其建立自信心。
  二、放手大胆的让学生闯,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这些孩子们常常会有自以为是、行为语言过激。遇到这些情况时,不要太着急。先尝试着纠正,如果他们不能接受,不妨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陪着他们往下推论,让他们看到按着他们的想法走出来的结果是什么,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教学方式。但也确实是有些学生会有不错的灵感,这时要勇于承认并鼓励他们继续走下去,直到出来结果。中国多少年来没有拿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则和限制,如果不要太抑制,让他们多一点发挥,即使错了,或者没有结果,对他们来讲也是多了一份经验,知道这样做不行。这是教师要转变的第二种观念,老师不再用灌输知识的方法教学,善于引导,在不犯超出底线的错误的情况下,放手让他们尽量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为此在课堂上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课,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要怕犯错误,人是在犯了错误,并意识到而加强改正的过程中长大成熟的,如果你没有出错很顺利地出了结果,反而印象不深,也不能激发你产生很多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收获反而不多。要批评对那些当别人犯了错误,反而在旁边幸灾乐祸,冷嘲热讽的同学,积极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氛围。
  三、培养学生耐挫的能力
  人一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是二十到二十五岁,这个阶段的梦想高度可能会决定他一生中可以达到的高度。九零后的人们由于生活在物质较为丰富的基础上,“仓”廪很是丰实,所以这个人群的思维定位高度会超出前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幸事,也是时代的幸事。但是这个人群的人们因为生长的环境太过优越,又处处受到保护,很少经历挫折,所以个个看起来像是温室里的鲜花,经不起自然界的风吹雨打,稍有挫折便溃不成军。具体表现就是当有一个想法的时候,就开始豪情万丈,摩拳擦掌,年轻的盛气把他们涨得红光满面,还没有开始呢,就一副自己已经成功在望的胜利状。等到开始实施稍有不顺,便偃旗息鼓,甚至觉得一败涂地,连地平线都回不来,跌到了冰点以下。这时候最为重要的人就是离他们最近的老师,一旦有这种情况发生,首先要先肯定学生的勇气,并循循善诱。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况且又不是错误,只是计划不到位的失误。先得把他们拉回地平线,然后告诉他们做事的方法和步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懂其道理然后重新树立其自信,从头再来。所以老师的新观念,更高层次的耐心是必须的,不但要拉起来,还要扶上马再送一程。
  四、培养学生具有爱心和感恩意识
  这一代大都是独苗苗,上一辈甚至是上两辈子都在疼爱。中国的理念是爱你没商量,疼你无代价。凡是你需要的,毫无保留不计成本。这样的单方向给予,是他们养成了获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没有回报的概念。多少年来经验都知道“娇惯子如杀子”,如果顺其下去,不光会影响他们将来的成长也会影响到未来的时代,有可能父辈们的努力付之流水。但是浓浓的亲情会让家里人意识不到或者害怕伤害而张不开口去谈及。于是老师有意识地在有工程例子的课程里讲性价比,性能和价格是成比例的,这是通理,在他们能接受的前提下,树立并加强成本意识,甚至不断地提问父母花了多少钱给你,你学到了什么,拿什么回报他们,投入和产出应该是成正比例的。如此反复,激发他们内心应有的责任感。一旦有了责任感,就会激发更多的优点出来。这就是老师应负的另一种责任:寓教于课。
  五、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
  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餐时代,人们习惯了快投快出的理念,个个都在追求短期利益,想着今天投入一点明天就应该产出。甚至不投入也能够产出也成了人们向往的目标。这种情况下梦想着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大有人在。这种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九零后。他们有理想,但是不愿意辛勤耕耘,想成功但是不知道日积月累的过程。想在专业方面发展,但是没有意识到专业素质培养的重
  要性。为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素质培养的理念。要求他们每月读一篇专业论文,并回答五个问题:1、文章提出了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3、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如何实现? 4、结果或效果如何? 5、有什么改进措施以及你的建议。这个项目作为平时成绩的考察项目,分量较重。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教师会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的进步和成长。从一开始的根本不知道怎么找资料,怎么读,到现在的有条有理有逻辑,甚至好多的同学在原文上标了很多点的读后感和标注,而写出来的东西也已经超出了刚开始的填空似的回答问题,现在很多人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写出成篇的自己的认识和想法。甚至有些同学能把在论文中看到的知识点和课堂上讲到的内容联系起来讨论。每每看到这些种下了的专业种子,并在他们心中一天天成长的专业苗子,老师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学生成才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五载的事情。但不是也有那么一句话说么: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撒下种子,认真耕耘,付出百分百的汗水,不敢奢望能够收获一百分,只要个个都能成才,得到其应有的归属。或者说没有给那些对我们寄予厚望的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就很知足了。想到这些怎敢不尽职尽责,鞠躬尽瘁,防微杜渐的去除草施肥剪枝地尽到一个园丁能够做的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