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讲授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体会

 lztiandi 2016-07-06

浅谈讲授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体会

 

  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为通用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落实《课标》要求,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认识来源于实践。自2006年秋开始,大连市普通高中陆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使用苏教版教材。经过两年的实践教学,对苏教版教材的使用,积累了一些浅显的体会。

  一、通过教学实践,苏教版教材初步实现了《课标》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基本目标。

  2008年1月2日,本人对承教的高一年级进行期末调查问卷(已存档),题目是: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谈谈你对通用技术课程的体会和收获。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5份(4人病假、1人事假)。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认为通过开设通用技术课程,提高了自己的技术素养。95%的学生,列举了学完《技术与设计一》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技术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中,高一、二班阮元同学写道:我学完通用技术后,对技术产品变得“越来越挑剔了”!以前对于一些产品,没什么感觉,拿来就用,而现在不是了。比如:吃早餐时,筷子与吸管总是换来换去,很麻烦。后来我试着找到一种新型材料制作筷子,将筷子中心掏空。这样筷子也可以当吸管用,快捷、方便,并且节省了吸管,降低了饮食成本,经济、方便。后来,我又发现,清洗筷子中间的吸管不是很方便。目前正在设计解决方案。

  朱绍宁同学是这样写的:上下班高峰期间的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除了城市汽车越来越多的原因外,我发现交通指示灯的“呆板”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押车。为此,我设计了三种解决方案:一是开发智能系统(由专业人士完成);二是增加警力,人工疏导;三是组织课外小组,利用业余时间,记录自己家附近交通红绿灯应转换的合理时间,提供给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很多。说明通用技术教材是有实效的、是受学生欢迎的。

  二、作为一门新学科的教材,应当而且必须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有益经验,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最新编写的教材,可以称为广义上“新教材”。而通用技术教材的“新”,更应侧重于“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和远大发展前途”。

  应试教育是否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暂且不必讨论,而素质教育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通用技术教材的编写,应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希望通用技术能够纳入高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味要求改变现有教材,以便迎合高考要求,让学生的通用技术知识与能力被高考考出来的观点,还有待商榷。与其说抱住一具行将就木巨人的大腿走进坟墓,莫不如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能够拥有光明未来的婴儿。尽管力量渺小,但毕竟能成长为一名巨人;尽管会遇见狂风暴雨,但能够有意义地坚持走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自豪与骄傲。

  三、注重技术的共性——通用性,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的特色。通用性即普遍性,学习普遍性原理,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正符合《课标》“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目标。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每一名教师期望的目标。我在开始教学时,即希望通过实施教材中的相关案例,让学生当堂课达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素养提高。

  随着教学实践的相对丰富,我发现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这种提高,包括“显性”和“隐形”两种。

  案例一、“显性提高”

  李晓铭同学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好,学完三视图后,即会运用相关知识绘制出“防止被动吸烟”装置图,加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可以说这种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和收获感。

  案例二、“隐形提高”

  在讲授第四章第一节《发现问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8人)“发现家庭现有的一种常用使用工具存在的问题,并改进”。一周后,只有一个人上交作品: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的遥控器。我对只有一个人上交作品,很不满意,认为自己这段时间教学的成果不大。但是在后来的两个月,陆续有学生上交方案,分别是“多功能拖鞋”“防渗透垃圾箱”“控温电熨斗”等。其中,陶景智同学在观察母亲炒菜时,终于“发现了问题”,每次用过的油瓶,都会顺着瓶壁滴油,既浪费与又不卫生。他想出办法,给油瓶带围巾,解决了这个问题。

  由此可见,由学习理论到实践操作,学生发现技术问题的意识由无到有,解决问题由简单入手,说明学生的技术素养是逐步提高的。教材只是传授一些相关的普遍性理论、提供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去做。如果要求学生学完教材,就能立刻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目标有些过高。

  四、高中阶段的学生已接触到一些具体的与技术有关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学习必修模块技术的共性,是对原有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再有选择的学习选修模块,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一般秩序。

  第一年接触苏教版,觉得教材中案例的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是,当我看到王欢同学的设计的“星星灯”方案时,忽然间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知道的东西未必真正了解,简单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深邃的道理。

灯,我原以为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技术产品。但“星星灯”的作者王欢却是这样设计的:我的作品实用性主要体现在可以两用,灯的主体由白色和黄色两种材料组成。白色面可在夜间学习时使用;黄色面可在夜间去洗手间使用。因为黄色的灯光很柔和,对刚睡醒的人眼不会产生强烈刺激。在白天,还可以把“星星灯”的黄色面摆放在外面,既可以当书桌上的饰品,也可以用作床头装饰物。

  后来,我对这个案例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教学反思:王欢设计的作品,虽不能说出类拔萃,但至少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她有生活积累,倘若一个连灯都没有见过多的人,怎么可能开发出这款灯呢?二是教材对原有知识进行了梳理总结,进行了理论概括,为她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重新进行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三是我原先认为简单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挖掘,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造成的。

  由此可见,苏教版教材的编排,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特殊—普遍—特殊的秩序。至于学习完普遍性(必修),是否进行特殊性学习(选修),与教材自身没有必然联系,更多的是外部因素。

  五、“学生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花瓶,而是一把等待被燃烧的火炬。” 恰当的教学载体,是点燃火炬的火种。开发出比较丰富的教学载体,是一个量的逐渐积累过程,需要专家、教师、学生的三方互动。没有量的积累,不会有质的飞跃。

  布罗茨基说:“鄙视书,不读书是深重的罪过。”我们同样可以说:鄙视技术,不学习技术也是深重的罪过。由于这一罪过,一个人将终生受到惩罚;如果这一罪过是有整个民族犯下的话,这一民族就要因此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

  教师重视技术,并不意味着一定就能够传授好技术。教师要做好技术的传承,找到合适的教学载体是关键。在目前教学载体并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让专家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可操作的、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教学载体,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要不断的从书中汲取养分,拥有丰富的技术知识,力争将人类优秀的技术成果通过自身的阅读、思考、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教师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大连开发区八中的冯喜伟老师,在实践中进行“三一激活思维”教学,即每节课上课前,都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做一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给带来我启发:可尝试采用“一二三四五”教学,即学生“一玩二察三思四做五比”,这样既达到了“学中做”,也达到了“做中学”。

  “一玩” 玩是学生的天性,玩也能玩出水平。在目前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让学生在玩中进行发现、学习、创新,在某种层度上可以说增加了通用技术课时,也为教师开发教学载体增加了一条渠道。

  “二察” 观察作为学生思维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培养观察能力,能让学生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引发和激励学生进行观察。

  “三思” 思考是中学生心理的又一特点,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而且这知识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他们的认识也随之由经验型向思维型发展。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应得到鼓励和尊重,教师也要善于设问以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

  “四做” 中学生获得新知识常要借助具体的实际经验作为支柱,动手做一做是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表现。尽管试验资源有限,作品可能比较粗糙,但是“做”的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动心理,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

  “五比” 不服输是中学生极为宝贵的一个心理特点。进行课堂评比、小组评比、作品评比等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竞争的品格。课堂上可以有意识让学生争论某一设计方案或者设计的作品,以求在争论中明理求知。这样也无形中增加了开发教学载体的可能。

  由于大连市的开课时间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相对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相信随着教学实践的日益丰富,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教材能力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