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财务管理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财物无忧 2016-07-06

        

      集团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对企业财务的管理。要进行有效地管理,首先必须明确何为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谓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经过系统的策划和严格的执行。

有效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策略


   企业在进行产品定价时,通常的做法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利润。这样做固然合情合理,但是否能换一种思考的角度,以市场价为基准,在此基础上找出突破口,使自己的产品在同类商品中既有较强的竞争力,又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作为企业高管,怎样做好成本管理与控制?把握成本与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如何搭配合理的产品线?如何从成本的角度制定价格策略?这都是需要反复推敲的。


 如何有效解读财务报告


  有人把财务报告比作一种通用的商业语言,这些用财务术语写成的报告,已经成为公司、股东、管理层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最标准、最常用的语言,关系着一个公司的发展兴衰。无论你的母语是什么,有了财务报告,大家就有了讨论的基础,因为这是商界的通用语言。但是在国内,仍有很多企业的总裁、高管看不懂财务报表,不了解财务指标的真正含义,这使得许多战略的计划、执行、检查和修正变成了一纸空文。最终影响的是企业制定战略和执行战略的能力。


有效税务筹划的技巧与方法


  一个公司的所有经营收入都需要纳税,因此,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甩不掉的包袱”。国内外公司因为对税务的防控不严,出现税务上的漏洞,使公司的经营和声誉遭受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非常现实的迫切问题。国家税务总局曾与去年发文要求税务风险管理由企业董事会负责督导并参与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应将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了解税法、优化税务成本已是一个摆在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面前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如何完善预算管理方法,建立健全预算编制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企业由小到大必须学会的一种计划管理手段。许多时候当资源的表现形式众多时,就需要进行均衡协调,使各项的投入产出保持相对平衡。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全面完善的预算体系,就如同给企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地基,使企业经营的各项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让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有机、合理地联结在一起,从而提高分工协作的效率。同样,预算的执行结果还为绩效评价提供了量化依据,从而可使企业更加完善稳定。


 如何突破内控局限,建立良好内控制度以便有效防范风险


  只要一个企业存在并不断发展,就会时刻遇到各种风险。如同电脑需要病毒防护墙一样,企业也需要一个使其能健康发展的防患机制:内控。内部控制是通过一切规范的流程、制度和程序,把人制转为法制的一种管理概念,其主要目地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对于内控,有人曾以肯德基的抹布清洗流程举例:其一块需要清洗的普通抹布需经过冷水、热水、消毒水、冷水,如此长达四小时的反复清洗后才能投入使用。也许有人觉得太过复杂,不可思议。但肯德基能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如此严格的内控制度必定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如何理解并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至关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