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 马远集众家之所长的绘画

 书画雅苑 2016-07-06
 

       马远大概出生在1140年,是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马远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庭学识渊源,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庭的学识并且吸收了李唐的画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马远的作品

       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时的画院待诏。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画是学习的李唐的画风,笔力雄浑,树叶经常用夹叶,树干非常浓重,多是横斜的状态。

       马远的楼宇画也很是精细,并且喜欢加上衬染。他还喜欢画一些边角的小景色,世人称“马一角”。人物勾描的很是自然,花鸟画的话,常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趣意盎然。和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留存在世上的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等。

      马远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的画家。他的曾祖父马贲善于画花鸟、人物、佛像,形成“马家”独特的风格之后,成为北宋徽宗朝时期的宣和画院待诏。而他的祖父马兴祖是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擅长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也擅长画人物。他的叔父马公显与他的父亲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没有一个不擅长的。而马远自己在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赐金带”。他的兄长马逵也善于画山水、人物,尤其是画花鸟画,造诣很深。他的孩子马麟善于画人物画、山水、花卉,曾是画院祗侯。

马远的成就

       马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上。他经常用水墨画画,笔法雄浑。作画特点极为简妙,线条苍劲,善于用“斧劈”,水墨很是苍劲,意境也很深邃,蕴含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

马远的作品

       在构图上,马远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以小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此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人们称他为“马一角”,品评者经常说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以此赞誉他的独特画风。他的风格特点表现在峭峰直上却看不见山顶;绝壁直下却看不见脚,眼前的山直指天空,远处的山却很低,要么就是四面全部空白,仅仅画一个垂钓的孤舟,从而使得画面达到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独特艺术效果。

       马远还极其善于制造意境。在《梅石溪凫图》一画中,一角山岩凌空伸出来,却不显得突兀;一湖清泉,冒出淡淡的水气,尽显它的清晨之态;梅树的树枝有两三枝,花苞菜开始绽放,盎然生机便呈现在其中;野凫在水中嬉戏,争相感受春天的温暖,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平增了许多乐趣。抒发了画作的意思,涵括了诗的感情,是这幅画的最大特点。

       马远是南宋光宗、宁宗两朝时的画院待诏,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南宋四大家之一。与夏圭齐名,被世人称为“马夏”,后世对其成就的肯定也是非常肯定的。

马远的影响

       马远在艺术上承袭了家庭的学识,并且超过了他的先辈们,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画出了多姿形态的梅树,尤善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他描绘的山的一小块角,水的一小处,在这样的画作上,画面留出大幅的空白以此突出景色。这种“边角之景”,它的特点正如先辈们所说的“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给人一种玩味不尽的意义和趣味。

马远作品

       马远的画作,风格独特,富有诗意。画水可以表现出在不同环境气候下的种种形态。他的花鸟作品善于在自然环境中描绘花鸟的神态和野趣。所画的那些人物,取材极为广泛,常常画佛道、贵族、文人雅士、渔夫、农夫,这些人物,真是活灵活现。马远在当时的影响极其大,有独步画院的美誉。

       历史上记载的马远的绘画作品数量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已经屈指可数了。重要的作品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例如《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以及《寒山子像》、《孔子像》、《石壁看远图》、《高阁听秋图》等一些小幅作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华灯侍宴图》,美国纳尔逊博物馆收藏了《西远雅集图》卷,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三幅作品,包括:《松下闲吟图》、《倚松图》和《雪屐观梅图》,他还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