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藏品赏析(四)

 文山书院 2016-07-06

畫琺瑯黃地牡丹紋蟠龍瓶

清雍正 西元1723-1735

高21.3公分,足徑8.8公分

清雍正時期在皇室高度關注下,源自西方的畫琺瑯進入一個全面發展的階段。無論瓷胎、銅胎、玻璃胎、畫琺瑯不僅色彩鮮麗,紋飾亦極其講究。畫琺瑯蟠龍瓶器表的牡丹花為傳統中國吉祥圖案,而器肩兩側鑲嵌的夔龍和頸上裝置的捲草環,雕工精細,或可看成是吸收西洋技術之後,轉而對傳統工藝所做的再詮釋。


紅釉尊

清康熙 西元1662-1722

高25.6公分,口徑7.3公分,足徑11.1公分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奉派前往景德鎮御窯廠管理燒造事宜,生產的瓷器中有一種遙仿自宣德的紅釉器,色澤鮮豔,特別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極監造之下的產物,所以稱為「郎窯紅」。此瓶形制和觀音手持之淨瓶相似,故又有觀音尊之稱。瓶口不規則的脫釉,則是郎窯紅作品的典型風格。


紅地描金萬福紋蓋罐

清嘉慶 西元1796-1820

通蓋高16.5公分 口徑6.7公分 足徑6.7公分

這件可能用來裝茶葉的蓋罐,可真是富麗堂皇,紅色的地子上由上到下,都描上滿滿的金彩。蓋身紋飾還象徵「萬福連連」,你聯想到了嗎?規整的蕃蓮花以卷草的枝葉相連結,「萬」字符號與蓮花中心的「福」字,代表「萬福」,蓮花諧音「蓮」,而纏枝蓮又可寓意「連綿不斷」,你說這是不是件吉祥滿貫的茶葉罐?使用起來應當會更順手吧!


粉紅錦地番蓮碗

清乾隆 西元1736-1795

高7.6公分,口徑15.9公分,足徑6.9公分

此碗侈口、深弧壁、矮圈足,外壁施淺粉紅色底釉,其上再錐劃蔓草及回紋。粉紅釉彩之上,又以各色彩料畫出纏枝番蓮花,近口緣加飾一圈藍料回紋,碗心彩畫秋葵花一簇,器底以藍料書「乾隆年製」四字楷款。整件作品壁薄如紙,繁花似錦,敷彩淡雅,線條清晰,不失為乾隆官窯的代表作。乾隆官窯善於製作繁密的瓷繪,如「粉彩花卉瓶」已極致地表現出琳瑯滿目的花朵。相較於「粉彩花卉瓶」,此件作品似乎更為考究,淺粉紅底釉遠看似一層薄的素色底釉,近觀才發現釉面已先以針狀工具逐次剔除底釉,營造出錦地紋。再於織錦的底紋上彩畫各種花卉,表現出錦上添花的多層次裝飾風格。依據造辦處檔案的記載,御窯廠曾燒造綠地、黃地、白地、紅地、月白地「錦上添花」的瓷胎琺瑯,此此可見錦上添花紋飾流行於乾隆朝的情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