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适应可泵送性,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会比较大,有利有弊,大塌落度实现了混凝土高层建筑可泵送问题,然而,大塌落度也会有诸多的问题,豆芽结合实际经验与多方收集来的资料,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下几点: [1].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1.水泥矿石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矿物组分是否稳定,从而影响到混凝土中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水泥生产工艺,如立窑与旋窑,冷却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的如何,石膏粉磨时的温度等,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石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3.水泥中吸附外加剂能力: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与矿物组分息息相关。 4.水泥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使得混凝土外加剂高温适应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后转化成Ca(OH)2,吸收空气中Co2后转变成CaCO3,从而使Mwo下降,也使得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改善,新拌混凝土塌损减慢,混凝土凝结时间延长。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矿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塌损较快。 6.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塌损快,但保水性好。 7.水泥中亲水性掺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质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 8.温度、湿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9.配合比中的砂、石配及各组材料的比例也影响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泵送混凝土出现泌水、离析的问题成因及处理方法 {2.1}.成因 1).水泥细度大时;水泥中C3A含量低易出现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 2).水泥用量小易泌水。 3).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易泌水(同掺量)。 4).配制同等级混凝土,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的混凝土更易泌水。 5).强度等级低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一般情况下)。 6).砂率小易出现泌水、离析。 7).单位用水量偏大的混凝土易泌水、离析。 8).连续粒级碎石比单粒级碎石的混凝土泌水小。 9).混凝土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10).外加剂超掺的混凝土易出现泌水。 {2.2}.解决办法 1).根本办法是减少单位用水量。 2).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 3).增大水泥用量或掺用II级粉煤灰。 4).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控制针片状含量。 5).改善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能,外加剂掺量合理,不超掺。 3.泵送混凝土出现抓底板结现象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3.1}.成因 1).严重泌水 2).水泥用量大 3).外加剂掺量大 4).砂率小 5).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气效果差 {3.2}.解决办法 1).减少单位用水量 2).适量提高砂率 3).掺加适量掺合料如粉煤灰等,代替部分水泥 4).适当降低外加剂的掺量 5).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性能 4.泵送混凝土塌损问题成因及处理方法 {4.1}.原因 1).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 2).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塌效果不佳 3).天气温度高,外加剂在高温下失去活性 4).出机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小,造成水泥水化时石膏溶解度不够,而石膏是减缓水泥水化热的成分,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高,混凝土塌损快 5).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浇筑时混凝土塌落度小 {4.2}.解决办法 1).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使其适应水泥。施工前,务必做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 2).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混凝土初始塌落度调整到500px以上。 3).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4).在温度较高时,适量提高外加剂掺量。 5).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 6).改善混凝土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 5.泵送混凝土堵管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5.1}.原因 1).混凝土和易性差,离析,混凝土稀散。 2).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小。 3).混凝土拌合物抓底、板结。 4).采用采用单粒径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径小。 5).石子针片状超标。 6).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造成漏浆。 7).胶材少,砂率偏低。 8).弯道太多。 9).管道清洗不干净,造成结块,堵塞混凝土的输送。 10).搅拌混凝土时不均匀,水泥成块状未松散成水泥浆。 11).泵送前未使用砂浆对泵管进行润滑。 {5.2}.解决办法 1).检查输送管道的密封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2).合理进行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道,特别是≤90度的弯道。 3).泵送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 4).检查石子粒径是否符合泵送要求,砂石料仓滤料格珊口径是否破坏,入泵口处虑料格珊是否完好。 5).检查混凝土入泵和易性,砂率是否合适,有无水泥结块,拌合物是否有泌水、抓底、板结等现象,若有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6).检查混凝土初始塌落度是否≥500px,若是因为塌损快而引起堵管,则首先应解决混凝土塌损问题(参照塌落度损失问题)。 7).对于高层建筑,往往是一层结构泵送完以后不会拆掉原先接好的管道,而是继续接高下次泵送浇筑,所以一层结构浇筑完成后要做到泵管清洗彻底,不然形成混凝土在管壁的结块,会对下次的泵送带来堵泵的风险。 上一篇:
|
|
来自: 昵称3490194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