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菲茨演奏 格鲁克《旋律》

 晨屯5999 2016-07-07

走进小提琴的音乐世界

感受乐器女王的无尚魅力

我们有一个活跃交流的小提琴论坛

来源:崇惠的博客



格鲁克的《旋律》是一首脍炙人口、非常优美的小提琴经典作品。《旋律》原是格鲁克所作的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二幕二场《奥菲欧与优丽狄茜》中的一首管弦乐曲。

《奥菲欧与优丽狄茜》剧情概述如下:

奥菲欧因爱妻优丽狄茜之死而痛不欲生,他的真情感动了爱神阿莫尔,遂允许奥菲欧进入地府将爱妻带回人间,并再三嘱咐在渡过冥河之前不得回视其妻。奥菲欧来到地府之后的凄楚悲歌引得了众女鬼的同情,准其将妻子带回人间。

奥菲欧在前,妻子紧迫其后,屡呼奥菲欧而不应,妻子苦苦哀求夫君回首一顾,奥菲欧不予理采,妻子以为奥菲欧变心,悲痛不已,不欲复生,奥菲欧情不自禁,回视爱妻,因违反爱神之禁律,爱妻化为一缕清烟,奥菲欧痛悔不已。

爱神出于对奥菲欧的怜悯,使爱妻再度复活,奥菲欧与爱妻终于得以重返人间。
   歌剧的第二幕第二场奥菲欧进入地府之后,来到优丽狄茜所在的幸福之谷时,音乐奏起了缓慢而忧伤的舞曲—这曲《旋律》。

这段音乐,由小提琴主奏。这是一首优雅略带伤感的舞曲,其主题缠绵幽婉,徐缓如歌,柔和的旋律透出淡淡的哀愁。

当乐曲第一个音符用钢琴缓缓奏响,美丽小提琴就像是一位轻吟的女高音,咏叹着一串串隐忍倾诉的旋律,仿佛回忆着曾经有过的缠绵悱恻爱情;进而曲中愈益激动,小提琴与钢琴模进音调反复出现的激扬交融质感,如大海浪涛拍岸一浪又一浪地袭来,把人间山盟海誓、心心相印演绎得淋漓尽致;曲尾,小提琴抒情的揉弦把情人间柔情蜜意、耳鬓厮磨、细语呢喃的场景,仿佛奥菲欧和尤丽狄茜在相互倾诉无尽的思念和痛苦。倾诉自己的不幸与悲哀。在旋律进行之中,二度叹息音调极富表情,其特征是在强拍与弱拍之间构成下行的小二度音程进行,具有显著的叹息韵味,格鲁克谱写的这段旋律,每两小节组成一个乐句,乐句之间的休止很有艺术表现力一一深沉的呼吸,使人感到主人公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随着旋律的展开,曲调逐渐变得激动而强烈,特别是大跳音程的起伏,更富于戏剧性。乐曲最后在情意缠绵的乐声中消失,

海菲茨演奏的这曲忧伤的《旋律》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旋律》,德国作曲家克里斯托弗·威利巴尔德·格鲁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1714-1787)创作的。年轻时从捷克作曲家、管风琴家车尔诺霍尔斯基钻研音乐。1736年后去过维也纳,寓居过意大利,到过伦敦;随萨马尔梯尼学过作曲,结识亨德尔,并从亨德尔的清唱剧风格中得到启发。1750年重返维也纳后任维也纳宫廷乐长及歌剧指挥。着手歌剧改革与意大利诗人卡扎比基合作歌剧《奥菲欧与优丽狄茜》、《阿尔西斯特》等。1773年去巴黎,以进一步完成其歌剧改革事业。他的核心主张是: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必须从属于戏剧。格鲁克的歌剧代表作尚有:《伊菲姬尼在奥利德》、《阿尔米德》等。


出处链接:http://blog.sina.com.cn/wch1946


若触动你心?

求求你,表扬我;

请给我点赞!


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