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4-20J《经济特区》纪念邮票

 威龙集藏 2016-07-08
 
  

全套枚数 5枚 全套面值 2.50元 小型张规格  
发行日期 1994年12月10日 防伪方式   小全张规格  
印 刷 厂 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设 计 者 王振华、陈晓聪 小本票编号  
印刷版别 胶印 责任编辑   小本票规格  
摄 影 者   整版枚数 50枚(5×10,连印,10套) 原画作者 (5-1)为潘鹤的雕塑作品《开荒牛》
(5-2)为潘鹤的雕塑作品《珠海渔女》
资料提供   整张规格   雕 刻 者  
单枚信息
图序 邮票名称 面值(元) 发行量 邮票规格 齿 孔 度 备注
(5-1)J 深圳经济特区 0.50 3542.75万枚 40×30毫米 12度  
(5-2)J 珠海经济特区 0.50 3542.75万枚 40×30毫米 12度  
(5-3)J 汕头经济特区 0.50 3542.75万枚 40×30毫米 12度  
(5-4)J 厦门经济特区 0.50 3542.75万枚 40×30毫米 12度  
(5-5)J 海南经济特区 0.50 3542.75万枚 40×30毫米 12度  
同时发行  
相关资料   经济特区是我国特有的称谓,国外一般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关税自由区、出口加工区、出口特区、工业自由区、投资筹金区、外国贸易区等等。经济特区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为开放政策以吸引外国投资、增加外汇收入、繁荣本地区及附近地区的经济,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减免关税和劳动力市场等优惠条件的一定区域,是一种对外开放、对内实行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管理方式并适当隔离的特殊经济区域。特区一般设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的港口或边境城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于1979年7月15日批转了广东、福建省委的报告,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深圳、珠海两市划出部分地区进行出口特区试点建设。1980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批转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各划出一定的范围区域,试办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试验场。1988年还决定把海南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建立经济特区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训管理人才;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经济特区对全国经济开放搞活,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意义。经济特区已在共和国的编年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示范窗口。

1994年12月10日,为反映经济特区的建设成就,邮电部发行了《经济特区》纪念邮票,全套5枚。

(5-1)为“深圳”。画面以潘鹤的雕塑“孺子牛”为前景,后面的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显示出深圳蒸蒸日上的气象。

  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成立于1980年8月,位于广东省的南部沿海,东起大鹏湾背仔角,西连珠江口之安乐村,南与香港新界接壤,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平均7公里,是中国主要进出口岸之一。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地域包括今罗湖、福田、南山三个区。深圳特区以发展工业为重点的工、商、农、住宅、旅游等多种行业的综合性特区。2010年延伸到全市。

  “孺子牛”也称“拓荒牛”、“开荒牛”雕塑,位于深圳市委大院门前。拓荒牛粗犷雄,重心向前,坚忍不拔,象征着刚毅和力量,是事业成功、吉祥和幸福的守护神。这座雕塑由著名雕塑家潘鹤创作,重4吨、长5.6米、高2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的大型铜雕。底座之上,一头开荒牛全身紧绷,呈现出具有张力的肌肉线条,牛头抵向地面,四腿用力后蹬,牛身呈竭尽全力的负重状。牛身后拉起的是一堆丑陋的腐朽树根。整头牛的造型鲜明地体现出埋头苦干、奋力向前的孺子牛精神,同时轮廓和线条又极富动感和美感。1984年7月27日落成。它凝聚了早期深圳人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奋力耕耘、不断前进的精神。雕塑取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定名为“孺子牛”,落成之始就受到全国关注,并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

(5-2)为“珠海”。主画面为“渔女”雕塑,配以近处的现代化城市建筑和远处的海滨别墅群。

  珠海经济特区是珠海市的一部分,成立于1980年8月,特区范围包括上涌、下栅两个边防公安检查站以南的陆地和珠海市北面的淇澳岛,总面积为121平方公里。珠海是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距香港36海里,南与澳门陆地相连,北距广州市140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设有拱北、九洲、高栏、万山、横琴等国家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7个。珠海市现辖香洲区(中心城区)、金湾区、斗门区3个行政区。设有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临港工业区、横琴经济开发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五个经济功能区。已初步形成以电气机械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石油化工、计算机软件等产业为主导,现代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格局。2010年10月1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扩展至全市,总面积达到765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面积有1701平方公里。

  “珠海渔女”雕像位于珠海市香炉湾畔,珠海渔女雕像高8.7米,重10吨,用花岗岩石分70件组合而成,渔女雕像领戴珍珠,身掮渔网,裤脚轻挽,双手高擎着一颗珍珠,向世界昭示光明,带着喜悦而又含羞的神情。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潘鹤设计创作。1982年秋季落成。是珠海市的象征暨改革开放初期的标志性建筑物。

(5-3)为“汕头”,画面将雕塑“升腾”即“希望之星”置于中心位置;中景是如林的现代化城市建筑,远景衬以隐约可见的山峦。整个画面既点明了汕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又象征着汕头特区犹如破土而出,洋溢着一种蓬勃发展、升腾向上的时代气息。

  汕头经济特区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从1.6平方公里起步,1984年11月扩大到52.6平方公里,1991年11月再次扩大到234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潮汕平原上,全国著名侨乡,华南重要港口城市,也是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粤东和闽西南出海的门户。历来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产品集散地,也是内陆面向海外的重要通道。现辖龙湖、金园、升平、达濠、河浦五个区和南澳县。拥有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澳海岛开发试验区三大对外开放重点区域,正在发展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外向型、多功能、综合性经济特区。

  升腾雕塑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区的政府广场中央。雕塑矗立于八级台阶的黑色花岗岩平台之上,由三根各高度为8米、11米、14米银色方柱,连结三颗星星。主体银柱左右为直径约3米的半圆球硕果状的铜球,构成整体雕塑。台基正面是高2米,长14米的红色花岗岩,镶嵌着时任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手书的“汕头经济特区”钛金铜浮字。建于1990年12月,由广州美术学院钟宝驹设计。雕塑体分别由石、铜、不锈钢三部分材料组成,其设计理念是借助人类所经历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的历史进程,发展至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也喻意汕头经济特区事业发展日日上升。

(5-4)为“厦门”。画面的前景为“白鹭少女”雕塑,中景是被誉为“特区脊梁”的跨海大桥,远景为日光岩。展现了厦门全岛和鼓浪屿。

  厦门经济特区于1980年10月正式成立,面积2.5平方公里。1984年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厦门后,厦门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面积131平方公里,并逐步实行了自由港某些政策。随后,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台商投资区,实行经济特区现行政策。1992年又批准设立象屿保税区。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背靠漳州、泉州平原,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对。市区面积1516平方公里,包括厦门岛和鼓浪屿两部分,其中特区面积131平方公里。厦门是著名的侨乡,也是台胞的祖籍地之一,是中国东海的门户。厦门市辖思明、湖里、集美、海沧、同安和翔安6个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到全市6个行政区。

  “白鹭少女”雕塑位于白鹭洲公园,高13.6米,花岗岩组成。白鹭女神身姿优美、娴静地跪坐在一块巨岩上,梳理长发,肩上还停着一只小白鹭。是厦门的标志性雕塑。由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则坚于1977年根据厦门“白鹭少女”的传说设计创作,作品曾获1984年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优秀作品奖。

(5-5)为“海南”。画面以三亚市的“鹿回头”雕塑为主图,中景为洋浦开发区,远景为海口的高楼大厦。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海南本岛总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 1988年4月13日,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成立。是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范围为海南本岛。成为我国新兴工业省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鹿回头”石雕位于三亚市南部5公里的三亚湾海拔285米的鹿回头岭上,雕塑高为12米、长9米、宽4.9米,源自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是猎手、鹿女、坡鹿“三位一体”的鹿回头雕塑。作者为广州雕塑院林毓豪先生。1986年落成。整个雕塑的主体是仙鹿神女与猎郎。鹿女头扎顶结、脖带项链、身穿绣花筒裙,低着头羞答答地,腼腆美丽而脉脉多情。她随意举起的左手仿佛在播种幸福生活的种子,让人从中联想她与青年猎手所憧憬的是一幅未来的美丽图画。在巨大的神鹿背面出现的青年猎手,好像在忏悔追赶神鹿的过错,惭愧地低着头,却又内心充满幸福。

  全套邮票采用了横五连的布局,显示了特区经济的有机结合和互补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