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典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大全

 大宇大宇 2016-07-09

好消息

——《矿业界》编辑部


撰文 丨 叶天竺、庞振山等

编辑 丨 矿妹


叶天竺、庞振山等专家在国内外典型矿床勘查开发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根据我国近年来大量深部找矿实践经验,通过对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内容的专项工作,按照三维二元结构特征,建立了我国主要矿床类型的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本期,《矿业界》节选《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第五章中常见的13类矿床进行简述。



01

砂岩型铀矿




砂岩型铀矿是指产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容矿主岩为含炭和/或含黄铁矿的河流相(较少为海相)长石质砂岩的铀矿床(国际原子能机构,2011),翟裕生等(2011)将其划分为层控热液矿床。目前,砂岩型铀矿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铀矿类型。

砂岩型铀矿床的一般特点是:矿石品位偏低;分布面积较大;成矿具多期性,主成矿期为新生代;矿体在剖面上呈不规则的卷状或板状,平面上呈条带状或蛇曲状;矿床储量大,勘查和开采成本低。因而,该类型铀矿床成为许多国家勘查和开发的主要对象。

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蔡煜琦等,2013)



02

砂岩型铜矿




我国砂岩型铜矿床以陆相型为主,主要分布于兰坪-思茅盆地、楚雄盆地、塔里木盆地及其次级盆地中,少量产于大型褶皱系山间转换盆地中,如沅麻盆地、衡阳盆地。主要矿床有:塔里木盆地的伽师、萨热克,楚雄盆地的四地苴、六苴、郝家河、大村,兰坪-思茅盆地的金满、白龙厂、南坡、登海山,衡阳盆地的柏坊、车江,沅麻盆地的麻阳,会理盆地的大铜厂,库车盆地的滴水。

陆相砂岩型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韩润生等,2013) 



03

热水沉积型铅锌矿




热水沉积型铅锌矿床,即SEDEX型铅锌矿床,是富含金属元素的流体沿着同生断裂喷涌出海底,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在喷口或喷口附近海底沉积形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沉积岩中,主要是碎屑岩、碳酸盐岩。

热水沉积型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Heinirich,2005)



04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又称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Leach and Sangster,1993),一般是指赋存于台地碳酸盐岩中,成因上与岩浆活动无明显直接联系的层控、后生的铅锌矿床,是在中低温条件下由盆地卤水沉淀形成的。该类矿床以Pb、Zn为主,常伴生Ag、Cd、Ge、Ga、In等元素,通常Ag的含量比较低。


碳酸盐岩容矿的非岩浆后生热液型铅锌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韩润生等,2013)



05

陆相火山岩型矿床




陆相火山岩型矿床是指发育在陆相火山岩盆地内,与陆相火山岩-次火山岩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密切相关的矿床,包括陆相次火山岩型铁矿床(玢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金(铜)矿床和陆相火山岩型铅锌银矿床三类。翟裕生等(2011)称之为火山成因矿床。

矿产类型主要有铁、金、铜、铅锌、银、汞、锑和硫、石膏、高岭石、明矾石等。是全球金、银、铅锌和铜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世界金资源储量的6%、银资源储量的16%、铅锌资源储量的10%,铜资源储量的4%。

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张均等,2013)

1一碳酸盐岩;2—砂页岩;3—砂岩;4一火山岩;5—基性-中性次火山岩体;6—角砾岩体;7—蚀变带分界线;8—脉状、块状矿石;9一细脉状矿石;10—浸染状矿石;11一黄铁矿化。①产于次火山岩与围岩接触带的以脉状、块状矿石为主的矿化;②产于次火山岩周围的细脉状矿化;③产于爆破角砾岩筒中的柱状、囊状矿化;④产于破火山口构造中的脉状矿化;⑤以层状矿体为主的火山沉积型矿化。I一下部浅色蚀变带;H—中部深色蚀变带;m—上部浅色蚀变带。矿物代号:KIn—高岭石;Qtz—石英;Py—黄铁矿;Anh—硬石膏;Grt—石榴子石;Px—透辉石;Ap—磷灰石;Act—阳起石;Scp—方柱石;Ab—钠长石

陆相火山岩型金银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 John, 2001)

大兴安岭成矿带火山岩型铅锌钼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06

海相火山岩型铜铅锌矿床




海相火山岩型铜铅锌矿床又称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是指与海底火山作用相关的含大量黄铁矿和一定数量铜、铅、锌的矿床,为同生矿床。矿种以铁、铜、铅锌矿为主,有时伴有金、银矿。

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图(据Franklin et al.,2005)

我国此类型的矿床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由于强烈的区域构造运动,因此在平面上形成典型的左右结构,火山岩和沉积岩接触面上形成层状、似层状矿体,火山岩一侧贝IJ常见次火山岩体及脉状矿体。例如:新疆卡拉塔格铜锌矿、阿舍勒铜锌矿、四川呷村铅锌矿、甘肃白银厂铜多金属矿等。

海相火岩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图(黑矿型)(据Sato,1974;Ohmoto,1983)

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图(塞浦路斯型)(据Lydon,1984;Vida et al.,2000;李文渊等,2006,修改)



07

斑岩型矿床





斑岩型矿床是指与中性-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岩(斑岩)有关的,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要矿化样式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斑岩体有关,矿体通常赋存在斑岩体内部、顶部或与围岩(内外)接触带。矿种以Cu、Mo为主,常伴生Au、W、Ag、Re、PEG等,具品位低、规模大的特征(Lowel land Guilbert,1970;Hollisteret al.,1974)。

斑岩型Cu-Au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秦克章等,2013)

斑岩型Cu-Mo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秦克章等,2013)


08

接触交代型矿床




接触交代型矿床是指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类岩石或含碳酸盐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与矽卡岩在成因上、时间上和空间上存在联系的一类矿床。我国是世界上接触交代型矿床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已知的接触交代型矿床有铁、铜、铅、锌、钨、锡、钼、铋、铍、金、铀、钍、稀土、硼、硫、金云母、透辉石、石榴子石、透闪石和水晶等。


接触交代型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韦昌山等,2013)

接触交代型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韦昌山等,2013)

Manto一层状砂卡岩;DCP—似伟晶岩;Po—磁黄铁矿;Sp—闪锌矿;Gn—方铅矿;Ser—绢云母

接触交代型铁铜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韦昌山等,2013)



09

高温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




指与酸性或中酸性岩架作用有密切关系的一类锡钨多金属矿,主要形成于热液期,部分形成于岩浆期,翟裕生等(2011)将其划分为岩浆热液矿床。主要矿化类型包括:斑岩型、云英岩型、伟晶岩型、矽卡岩型、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在空间上常与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呈过关。

锡钨多金属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以钨、锡矿为主,共伴生有钼、铋、萤石、铜铅锌等矿产。其中,石英脉型矿床主要矿化为钨,伴(共)生少量铜、锡、钼、铋等;接触交代型矿床矿化复杂,主要为钨、锡,共(伴)生钼、铋、萤石,外围出现铜、铅锌,少量矿床出现铁、锑等;岩浆岩型矿床主要矿化为铌钽矿,部分出现锡、钨等矿产;花岗岩体型矿床主要矿化为钨,并共伴生。

脉型钨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祝新友等,2013)


接触交代型锡钨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祝新友等,2013)

Q一石英;Tur—电气石;Ser—绢云母;Kf一钾长石;Py—黄铁矿;Mc—白铁矿;Gn—方铅矿;Sp—闪锌矿;Cp—黄铜矿;Po—磁黄铁矿;Sn—黄锡等含锡矿物



10

中低温岩浆热液型矿床




是指与深成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包括翟裕生等(2011)划分的中温热液矿床和低温热液矿床。矿产类型包括金、银、铅锌、锑等。以脉状产出为主,铅锌矿常见顺层产出,形成似层状矿体。金矿包括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微细浸染型和爆破角砾岩型等矿化样式。铅锌银矿在空间上常和高温型钨锡矿床、矽卡岩型铁铜矿、斑岩型铜钼矿呈过渡关系,构成与岩浆成矿作用相关的成矿系统。不包括与火山-次火山岩体有关的金(铜)铅锌银矿。

远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姚书振,2013)

1一碳酸盐岩;2—页岩、千枚岩、砂岩;3—中酸性岩体;4一金矿体;5—中酸性脉岩;6—断层;7—桂化角破岩;8—岩莱水;9一脆-韧性剪切带;10—大气降水;11一建造水;12—成矿结构面类型及编号:a—岩性圈闭构造,b—硅/钙面(岩性界面),c一断裂裂隙构造,d—断裂+层间构造,e—岩脉+断裂构造,f一脆一韧性断裂带,g—接触带构造;13—蚀变矿物分布及相对含量;14一蚀变矿物代号:Ja—似碧玉,Q—石英,Se—绢云母,KIn—高岭石,11l一伊利石



11

岩浆型矿床




岩浆型矿床也称正岩浆矿床,是由各类岩浆在其生成、运移或就位过程中,主要通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岩浆中分散的有用物质聚集,或者在特殊条件下固结成具有经济价值的地质体所形成的矿床(翟裕生等,2011)。包括超基性岩型铬铁矿床、基性超基性岩型铜镍钴矿床、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稀有稀土及稀散金属矿床等4类矿床,其中蛇绿岩型铬铁矿成矿机制复杂,

蛇绿岩型铬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王玉往等,2013)

a—扩张脊部分熔融与地幔剪切流变;b-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与矿体产出特征;C-岩石及矿物成分变化。

我国小岩体型铜镍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王玉往等,2013)

a—小岩体型铜镍矿成矿模式;b-岩体与矿体空间关系;c-代表矿床剖面。

我国层状钒钛磁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王玉往等,2013)

a—层状钒鈦磁铁矿成矿模式图;b-层状岩/T体空间关系;c一岩层元素变化;d—金属矿物。图b中矿化样式:①一纯橄质与辉橄质岩相界面处PGE-CuNi(-Cr)矿体(如新街、红格);②一辉石质/橄长质与辉橄质岩相界面处V-Ti-Fe矿体(如新街、白马);③一辉长质与辉石质岩相界面处V-Ti-Fe矿体(如红格、攀枝花、新街);④一辉石岩(-黑云母辉石岩)中的P_Fe 矿体(矾山⑤一辉长质、橄榄辉长岩中的P-Fe小矿体(如攀枝花、红格、新街);⑥辉石质/辉橄质岩体边部贯入的网脉-角砾状V-Ti-FeT体(如尾亚7#

我国花岗岩型稀有稀土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王玉往等,2013)

图a中矿化样式:①一外接触带脉状W、Sn矿体(水溪庙、松树岗部分矿体);②一外接触带云英岩型Nb、Ta、W、Sn矿体及含矿伟晶岩脉(松树岗部分矿体);③一岩体顶部似伟晶岩壳 和云英岩中的Nb、Ta、Be矿体(大吉山101矿体、阿斯喀尔特、牛岭坳部分矿体);④一内云英岩中的似层状、皮壳状Nb、Ta、W、Sn矿体(土)脉状、囊状W、Sn矿体(栗木牛栏岭); 云英岩及钠长花岗岩中的浸染状Nb、Ta、Be、Li矿体(绝大多数矿床和主矿体,如414、松树岗等);⑥一含钠长石花岗岩中的浸染状Ta_Y矿体(仑山、牛岭坳的部分矿体)



12

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区域变质成矿作用主要包括经过高绿片岩相及以上变质级、多期变质变形改造的矿床,分两类矿床:一类为受变质矿床;另一类为变成矿床。


沉积变质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沉积成矿阶段)(据周世泰,1994)

1一海底火山喷溢的基性火山岩;2—海底火山喷发的中酸性凝灰质火山岩;3—陆源泥质-粉砂质泥积岩;4一铁矿层。 W1—强酸性水环境;W2—酸碱性交替环境;W3—中酸性-弱碱性水环境;R-BIF—富铁矿容易出现的部位

沉积变质铁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变质-变形阶段)(据李厚民等,2013)



13

大型变形构造型矿床




大型变形地质作用是一种规模巨大的特殊地质作用,其动力学机制、作用过程、形成产物等和沉积、火山、侵人、变质等地质作用不同,多为地壳块体结合带、地壳块体裂解初期的复杂边界带、跨 越不同构造旋回或不同构造阶段长期活动的复杂构造带。其中经常形成大量动力变质岩,尤其叠加了 规模巨大的推覆、走滑、剪切等变形构造。目前,和成矿关系密切的大型变形构造有两种:韧性剪切带和变质核杂岩。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据范宏瑞等,2013资料修改)

(本章编写人:庞振山(负责)、甄世民、杜泽忠、王玉往、祝新友;主要由赵一鸣、黄崇轲、姚书振、蒋少涌、李胜荣审校)

·END·


长摁二维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