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解说】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E级。本考点主要考查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两个方面的内容,“思想内容”主要考查对诗句表层意与深层意的把握、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观点态度”主要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归纳把握与分析评价。由于作者的观点态度有些是直接表达的,有些表达得比较含蓄隐晦,所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归纳和分析,一般要结合诗歌的整体内容,有时候要紧扣具体诗句与关键词语来进行。无论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还是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都要了解和掌握诗歌中通常涉及的内容,抒写的思想感情类型,从而为正确评价提供必要的基础。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主要有: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评价诗作的思想感情,分析诗句的思想感情或内涵,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观点、态度、主张等。考查题型主要是简答题型,基本类型有: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诗歌的主旨是什么?或者就具体诗句或着眼整体意境提问。 【考点突破】 一、明确诗歌的内容主旨与思想情感的主要类别。 从诗歌内容看,主要类别有赠友送别、思妇闺情、咏史怀古、边塞征战、羁旅行役、托物言志、即景抒怀、山水田园等。 从诗歌主旨看,主要类别有:①托物寄兴,自况抒怀;②状物明志,遥寄感慨;③借古讽今,感世述怀;④边塞征战,讽谏悯世;⑤羁旅行役,怀亲思远;⑥隐逸田园,寄情山水;⑦谈诗论理,教谕处世。 从诗歌抒写的思想感情看,主要类别有:①忧国忧民类,如表现战乱频仍骨肉离散的痛苦;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艰辛;反映社会黑暗不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达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担忧;抒发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揭露统治者的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等。②建功报国类,如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期待得到引荐的急切;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等。③思乡怀人类,如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等。④超尘脱俗类,如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坦陈心志的告白,闲适生活的满足等。⑤感时伤逝类,如昔盛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青春易逝的伤感,时不我予的焦虑等。 二、把握规范的解读技巧。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体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要把握本考点的主要设题点与设题方式,从而规范答题思路。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解读技巧。首先应掌握三个解题要领:①运用知人论世法,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时代特征与创作背景,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与诗人的情感态度;②反复涵咏咀嚼,细心品味和潜心感悟,结合诗句内容作深入的揣摩,从而准确把握诗歌情感;③挖掘有效信息资源,广泛寻求旁证,要善于读出诗歌序言、注释与题干的有效信息,帮助把握内容、理解诗人情感、把握作品意义。 解题时,应先指出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哪一个词或句子是“诗眼”、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在准确把握诗句的表层意与深层意、把握诗人情感、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诗的思想内容的答题格式:①把握诗句意义:字面意义+深层意义+揭示情感;②分析思想情感:归纳内容+点明情感(寄寓或揭露什么);③理解主旨: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评价情感。 例1.2011年安徽卷第9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解析:本题着眼于诗歌意象的组合与诗歌意境的创造设题,要求归纳概括出画面内容,分析评价作者的情感。答题时,应先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再将它们组合成不同的画面,在感受画面氛围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一句写了“雪”“溪水”两个意象,形成“雪消溪涨”的画面;第二句写了“游客”“溪”“古槎”三个意象,形成“游客渡溪”“古槎横溪”两幅画面;第三句是议论,没有涉及具体画面;第四句写了“花”一个意象,形成“花随水流”的画面。这样,全诗共描绘了四幅画面。这四幅画面可以用自己的话加以简要概括。通过感受这四幅画面,可以感受作者对山水的喜爱、陶醉之情。如果能够联系以前接触过的《醉翁亭记》来理解,可以知人论世,更准确地把握本诗中作者的感情。 答案示例: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花随水流等四幅画面,(归纳内容)表现了作者对琅玡山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点明情感) 例2.2012年福建第6题之(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望江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应结合相关诗句作分析。注意分析诗句要抓住关键词语,感受特定的情境氛围,从而把握作者的内在情感。答案示例:下阕一二句中的“暮”交代诗人活动的特定时间,“云水”“远烟”是诗人活动的特定环境,这两个意象营造出高远空旷的环境氛围,暗示钓翁生活的闭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表现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缩鳊圆鲫人轻笼”是细节描写,也是特写镜头,写诗人垂钓有了令人欣喜的收获,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表面写儿童的欢笑,实则以儿童烘托诗人,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分析诗句+点明情感) 例3.2011年山东卷第14题之(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咏山泉 [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山泉”的品格进行归纳时,应着眼于具体诗句,抓住直接或间接描写“山泉”重点句、关键词。从对“山泉”的描写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怀。 答案示例:颔联从广阔的空间着笔,于大胆想象中生动地描摹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将山泉的飘逸形象描绘得声色鲜明,可触可感。后面两联直接描写“山泉”的表现:山泉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小溪,其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尽管如此,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而这股泉水依旧年复一年地那么清澈,那么汩汩流淌着。(分析诗句)这样,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来比喻自己,表现自己追求个性,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的情怀。(评价情感) 2.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解读技巧。评价诗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求在具体分析诗句内容,把握诗歌主旨和思想倾向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答题步骤是,先判断诗作内容,并分析诗作的叙事、描写、议论,逐一概括出内容要点,再抓住关键词,分析作者对事件、人物、景物的看法,最后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评价,在评价中揭示其意义。答题格式:诗歌类别+分析内容+明确情感态度+评价情感态度(揭示意义)。 例4.2012年辽宁卷第8题: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答题时,一要看注释,从“累遭贬谪”看诗人处境,做到知人论世;二要看诗题,诗题中“初”是关键词,暗含了诗人“惊喜”与“期待”的心情;三要看诗句的具体描写,把握诗歌内容,揣摩诗人情感,从而对诗人的情感态度作出准确评价。答案示例: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诗歌类别,情感态度)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以迂回之笔,先写一道雨幕被拉开,再写嵩山从云层中耸现,这样,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分析内容)这样,以铺垫手法抒写自己初见嵩山时的惊喜之情和亲切之感,表现诗人于名山胜景中身心愉悦,闲适自在,全然忘却现实烦恼,不为名利羁绊的豁达心境。(评价情感态度) 例5.2012年天津卷第14题之(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只要回想学过的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就容易答出。第二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先要结合诗句分析这些“志趣”的表现,再进行归纳评价。 答案示例:①尾联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②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表面上写野菊,实际是以菊自比,(诗歌类别)诗的前四句写了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野菊喜爱清幽淡雅的野外,不肯因为无人而轻易剪掉自己的幽香。(分析内容)这是借物自比,表现诗人孤芳自赏、率性自然的志趣。写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流露诗人对野菊的无限喜爱。这实在是因为野菊不像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她能保持孤傲高洁的品性。(明确情感态度)作者绘菊、赞菊,表明野菊与诗人的志趣是一致的,诗人借咏菊表现自己孤芳自赏、率性自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评价情感态度) 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问题: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要在逐一概括归纳词作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这些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并作出恰当评价。 答案示例:①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词,主要是写原本没有做官、隐居在民间的词人突然间有了名气,那是因为有画师将词人的形象绘制于风筝上,被风送上了天空,在词人眼里那画像是要去蟾宫折桂呢,词人生发奇想,几人平地上,能看清我(画像)在碧蓝的天空里自在翱翔的洒脱形象啊。(词作类别,分析内容)②将原本不怀好意将词人的形貌绘制于风筝上的画师,戏称为“良匠”,轻松应对别人的嘲讽,既显机智,更显幽默诙谐。自己的不雅形貌随风筝飘上了天空,词人非但不自卑,反而想象成去“蟾宫”折桂,这表现他足够的乐观自信。结句的议论想象更为大胆,表面写风筝飞翔于碧空之中,平地上人们都在观看,实则借风筝飞翔碧空来表达自己的非凡志向,高远追求。(明确情感态度,归纳人生态度要点)③词作借风筝以明志,既体现词人幽默诙谐、乐观自信、志向高远的人生态度,更表现词人身处逆境依然乐观自信、昂扬奋发、矢志进取的豪迈洒脱气慨。(评价情感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