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

 pgl147258 2016-07-09

7月7日,国际乒联正式对外宣布,将在里约奥运会前推出新的改革措施,尽管没有明确公布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细则,但乒联强调8月4日将正式公开,让人猜测新规是否将从里约奥运会正式开始启用。从乒联最近十多年的改革措施和手法上来看,这次的改革来得很突然,也很有针对性,看似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其实最为担心的还是巨无霸中国。志在包揽全部4枚金牌的国乒,是否能度过这个突然而至的“劫”呢?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根据乒联发布的邀请函,现任主席托马斯-维克特表示,对于即将实行的新改革,他们感到很激动,为了这项措施他们一直在努力,而他本人也是相信这项变革能够很好的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或许是立场的不同,对于国际乒联来说,他们是要站在推送乒乓球运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所以每一次的改革他们针对的是整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前提,而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也是在所难免。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1988年,乒乓球正式入选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一员。十年之后,乒联的改革之路正式开始,短短18年的时间里,有关乒乓球项目的重大改革调整,已有九项之多,平均每两年就有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力度之大,步伐之快,频率之高,影响之大,为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之罕见。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九项改革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器材方面,包括用球材质的改变,限制长胶,废除有机胶水,增加球网高度等5项;二、技术方面,无遮挡发球,采取11分记分制等2项;三、资格方面,包括奥运会上统一协会的两对双打选手在抽签的时候必须分在同一半区,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世锦赛和世界杯赛等2项。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从改革内容上看,虽然看不出来是针对中国队,但是回看乒乓球这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队绝对是一家独大,除了金牌是大包大揽之外,甚至连银牌和铜牌也不放过,都悉数收入囊中,颁奖仪式上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同时,是三面国旗的升起。试想下国际乒联那么多注册协会,奖牌都让中国拿了,还让不让人家活了,运动员也不容易。竞技体育就是这样,竞争激烈,谁又叫你技不如中华?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改革也实行了,效果又如何呢?从结果来看,却是越改中国越强,每一次的改革,都带来中国队的更加强大。除第三项对中国队的运动员影响确实是大,可是它也不影响包揽金牌。这在硬件器材、技术规则上小打小闹地作小手术,根本不痛不痒。在器材上改革,属于治标不治本,对付不了中国的强大,对中外的运动员是同样的影响。效果又如何呢,世所共睹。中国还是一样的强大,乒乓球的魅力却越来越少,市场反应越来越冷淡,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小。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乒乓球球由小改大,速度是降下来了,把中国传统直拍打法改没了,玩横拍还是一样玩得转。可少了直板的参与,乒乓球独有的魅力就少了一半。记分制由21分缩短为11分,偶然性或会增加一点,但打一局时间太短,观众满足感得不到,比赛的精彩度也降低了,电视转播一样的不买帐。改革是废除有机胶水,迎来“无机时代”。德国名将波尔却说,“至少有80%的球员有赛前自己调整球拍、涂抹胶水重新粘胶皮的习惯。”对此“球拍兴奋剂”,国际乒联主席托马斯回应称“就目前来看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对球拍进行检测。”暗示确有那么回事但却难以根治。

乒联又折腾改革是针对中国吗?没人打球才是乒乓球之悲哀

其实在所有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中,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从三大球足篮排到各类技术性项目,都是一直在改革中发展。结合乒联对乒乓球的改革,外界的声音似乎争议比支持多,对于国乒来说,更多的倒像是一种折腾。虽然乒联嘴上不说针对中国队,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想通过各类方法来限制国乒,就如同世界羽联针对羽毛球的改革。任何一项运动的发展壮大,不在于精英群体的实力水平怎么样,而在于他的参与人群基础,这是一项运动发展壮大的根本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