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丑文人写出的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词(一)

 闲之寻味 2016-07-10

北宋文坛执牛耳者欧阳修曾对写出千古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温庭筠十分推崇,以致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了一把。他写出的“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一联意蕴虽也不赖,但与温之《商山早行》中的这一名句相比,情韵上似乎还是少了那么一点耐人咀嚼的味道,在意境的营造与画面感的呈现上,前者显得更是“意象具足”。


相信对中国文学史稍有些了解的人对温庭筠大概都谈不上陌生,温岐,(生卒年待考,一说801—866),山西人士,字飞卿,后改名为庭筠,乃晚唐著名诗人、词家。其诗名之卓盛,直追晚唐的另一位天才诗人——李商隐,该诗人留下的的牛气冲天之句数不胜数,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就让我辈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用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流了,故诗坛将温庭筠与李商隐二者并称为“温李”;而温庭筠在词上所取得的成就,更是非同凡响,与为大南京写出“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等风靡大江南北之句的韦庄并驾齐驱,此外,他还是后世文人眼中“花间词派”的鼻祖。


说到温庭筠与“花间派”,就不得不提及写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等韵律哀怨、字字泣血、声声含泪之句的鱼玄机,这位因妒杀人,年仅26岁就葬送了性命的唐代著名女诗人。相传她本出身书香门第,奈何自幼丧父,遂被迫与母亲于烟花之地帮人洗衣谋生,这就为风流才子温庭筠与其相熟打下了基础。早年的鱼玄机在诗文上曾受教于温,一来二去,便对温庭筠有了好感,生了情愫,为此,鱼玄机曾多次写诗向她的老师温庭筠倾诉衷肠。此等才女佳人主动投怀送抱的行为怕是在世人那里早就美滋滋乐呵呵地笑纳了,不过据坊间野史的记载十分风流的温庭筠对此事却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一直恪守着师生与朋友之间的界限,不跃雷池一丁点儿。想来这也是一件颇令人疑惑的事,笔者分析,原因多半和他自卑、怯懦的性格有关,而考察其自卑心理的深层原因,很有可能源于他对自己容貌的不自信。那么,史上有据可考的温庭筠究竟有多丑,以致于对自己的长相没一星半点儿的自信呢?


人丑指数分析☆☆☆☆☆


在宋人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载了一则趣闻,从侧面为我们道出了温庭筠丑到了什么程度。相传温庭筠有个孙子曾想凭借自己善于隐僻绘事的一技之长在四川的州牧门下做个门客,遂前往投递简历,结果还没等到最终面试环节,就被人直接轰了出来,更为奇葩的是,拒绝他的理由竟然是他长得太像爷爷温庭筠了......真是无语问苍天,如此坑孙子的爷爷,因其长相的问题竟然都影响到了孙子找工作,这传出去恐怕也是奇谈异闻了,和我们今天那些坑爹的儿子们简直也是有得一比啊。


以上所言,虽来自宋人写的稗官野史,但恐怕也全非空穴来风,起码在温庭筠的相貌问题上,还是有点蛛丝马迹儿可寻的。在《旧唐书》本传中,对温庭筠的评语有“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数语,而在《新唐书》中,亦有提及他“无检幅”。虽都只有隐晦的寥寥数字,但隐含的意思颇值得玩味。新旧唐书所载内容,很少对某个人的相貌问题评论是非,对温庭筠作出此等说词,应该算是较为严重的评价了,由此可见,关于温庭筠的相貌之丑确实是有一定的真实性。


此外,在《北梦琐言》一书中,还给温庭筠按有一个外号,美其名曰:温钟馗。可想而知,这直接是把温庭筠说得和鬼长得差不厘了。相传当时温之所居街坊,一旦谁家孩子不听话,需要吓上一吓,也都是要依仗”温钟馗”这个外号来镇压的。

综上评述,特此为温庭筠的长相送上五颗星,以感谢上苍造化弄人,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丑的无底线。

词美指数分析☆☆☆☆☆


在《旧唐书》中,除了对温庭筠的长相实在忍无可忍不得不有所评论之外,亦有对他才华的不吝赞誉之词,如“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一说,便论及了温庭筠的才华与诗词风格。


温庭筠的诗词,多以古代女性的绣房闺阁生活与爱情为中心,擅长对深闺女子的情态与离愁别绪进行描写,辞采浓艳,笔触细腻,具有精致婉约、荡人心魄的残缺美。以下是《忆江南.梳洗罢》一首: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一首词不同于温词一贯的绮丽浓郁之风格,相反显得空灵疏泻,把闺房女子思念山遥水长之外的情人而不能得的惆怅之情表现到了极致。该词之美,美在场景清晰,画面感强,其中哀挽绵长的情思通过幽远空灵的意境足以渗透到人的每一个神经细胞,并在心灵深处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再看《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对于此首闺怨词,张燕瑾的《唐宋词选析》认为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的特点,充满了丰富的暗示性。具体来看,这首词布局精妙、章法严谨,层次清晰。首句写绣屏掩映之下的环境之富丽,突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次句写贵族女子的鬓丝撩乱,点明人未起时之容仪美貌。至于三、四两句,虽为叙事,然“懒”字、“迟”字的运用,将美人之情态刻画得栩栩如生,遂成为描摹女子情态之美的千古佳句。而到了“照花”两句,在叙述上具有承前启后之妙,既言梳洗停当,簪花为饰,从而更显美艳动人之感,亦为引出末句的孤独之哀与膏沐谁容之感埋下了伏笔。诗中运用反衬手法,以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主人的孤独,以服饰容貌之华丽美艳,反衬主人内心的空虚寂寞,十分生动传神,读来美得让人近乎窒息。


至于他的《更漏子.玉炉香》,上阙显得辞采密丽,而下阕则表现得疏淡流畅,全词浓淡相间,从室内写到室外,从视觉写到听觉,由实转虚,极尽变化之妙。现摘录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综上评述,特此为温庭筠的词作送上五颗星,以感谢上苍造化弄人,让我们见识了什么叫美得无上限。


有着史上最丑诗人风评的温庭筠竟然写出了如此精美绝伦的诗词,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老天爷是公平的,拿走了你这样,便会赠予你那样,如若您不信,不妨看看人家温钟馗。


文 析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