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乾 在全国一千三百多个知县中,最难做的莫过于首县了。过去把省治或府治所在县称为首县,该府所属的其他县,要尊称首县为“首台”,这位“首台”大人在该府所属的十几个州县中,居于“领袖”地位;如果首县在省会里,他的地位也就成为全省州县的“领袖”。但这个“领袖”是最不易做的,以致官场有句流行的谚语,即“前生作恶,知县附郭”。 嘉道时期从知府做起,一路做到总督巡抚的梁章钜,晚年写了一部《归田琐记》,他在该书“首县”里讲述了自己亲眼所见的一件事:他在衢州府城小住,同驻一城的西安县令一再向他讲,首县是万万做不得的,并引述官场流传已久的谚语:“前生不善,今生知县;前生作恶,知县附郭;恶贯满盈,附郭省城”。据梁章钜考证,这句谚语流传甚久,宋漫堂《筠廊随笔》已经记载,说其先人文康公从阳曲县令做起,经常向他讲这句话。梁还说,近来有人写做“首县十字令”,刻画入微,字字传神: 一曰红,二曰圆融,三曰路路通,四曰认识古董,五曰不怕大亏空,六曰围棋马钓中中,七曰梨园子弟殷勤奉,八曰衣服齐整言语从容,九曰主恩宪德满口常称颂,十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这十字令都不难理解,只是有人疑惑“认识古董”四字似乎空泛,梁章钜说这是不了解江南的情况。南方各大省州县官在办理“交代”,即前后任交接的时候,全凭首县对钱粮仓库进行核算,有的州县官在任时有亏欠,卸任时只好将平常收藏的“重物”交来充抵。梁说他曾在知府万承纪处见到英德石山一座,兼具“皱、瘦、透”之美,无疑是石山中的上上之品。而且,上面还有著名书法家赵翼的亲笔题款。梁问石山的由来,万知府说:这是在丹徒任内办交代时抵了四百两银子。梁还在知府袁培处见到一大幅山水画,是宋朝人范宽所作,也是交代时抵了五百两银子。梁据此反驳说:“假如首县不认识古董,遇到州县官交代时拿来这些‘重物’,又怎能判断真假呢?像十字令中的第十字‘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也只有江南那些处于交通要道的‘要缺’‘最要缺’才有,而那些偏远苦瘠的地方,即使是首县,也还是攀跻不上的。” 清代乾隆时期有两大才子,人称“南袁北纪”,“北纪”即纪昀,“南袁”就是袁枚。这位袁大才子曾在谚语所说的“恶贯满盈,附郭省城”的江宁做知县,后来他实在忍受不了“为大官做奴”的日子,愤然辞职回家。他的好朋友很不理解他:正值人生辉煌时期,又是进士出身,两江总督尹继善又很赏识你,应该不愁仕途前程。袁枚在《小仓山房文集》卷十六《答陶观察问乞病书》中道出了他辞官的真实原委和个中心曲。这是一篇理解清代基层行政组织中“做官难”,做附郭省城的首县“难上加难”的难得文献。袁枚说自己并非看不上小小县令,也不是久在知县的位置上,升迁无望才“有所激而逃”。世间的事总是有所能有所不能,做官也一样,有可久有不可久。以汉朝的循吏而论,他们专城而居,推行道化,生荣而死哀。而京兆、三辅多豪强,兼之供张储偫(zh ,储备之意),这就是不可久做的官。江宁类似古时京兆,民事较少,但迎来送往,供亿纷纭,实在强人所难。袁枚不改文人习惯,天性起得晚,但在省城做知县,把夜晚当白昼,每天起床时,若能听到鸡鸣,就是万幸了。他感到若“苦吾身以为吾民,吾心甘焉。而今之昧宵昏而犯霜露者,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 像袁枚这类进士出身的知县,并非没有治世之才,但负笈就学时的救世情怀,都在这让人无法忍受的“供张储偫”中剥蚀得精光殆尽。每天踏霜犯露,惶惶不可终日,不过是“为大官做奴耳”!是什么魔法一样的力量逼迫他们如此呢?“供而善,则报最在是;供而不善,则下考在是。”毕竟天高皇帝远,只有那些大官才真正掌握他们的仕途升迁。而仕途升迁的“标准”往往就在于“供之善”还是“供之不善”。一切对上负责,这种带有致命缺欠的制度预设使为民父母的州县官无法履行应该承担的职责。“一纸蹂躏若子孙”,嘉道时期的古文派大家管同这句话,道出了专制制度无法修补的缺欠。作为“首县”,他们无疑承担了更多的制度“负载”,在浓缩基层行政长官万般苦楚的同时,也放大了这种制度的弊端。袁枚的结论是:“非逼取其不肖之心而丧所守,必大招夫违俗之累而祸厥身。及今,故宜早为计也。”他们只好怀着万般无奈,及早从官场抽身而退。 另有十字令嘲谑典史:“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下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官靠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典史亦朝廷命官。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典史”条:“各县典史为流外官,古但称吏攒而已,然往往亦擅作威福。” 又有十字令谑清客:“一笔好字,二等才情,三斤酒量,四季衣服,五子围棋,六出昆曲,七字歪诗,八张马钓,九品头衔,十分和气。”有好事者续之:“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吐,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清客”条:“都下清客最多”,相当于今天的“北漂”,“然亦须才品稍兼者方能自立。” |
|
来自: 昵称22346171 > 《官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