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 建成海绵城市有啥作用? 简单地说,就是: 让城市在涝时能吸水、在旱时能吐水 《意见》还提出,以国家级江北新区、中新生态科技岛开发建设和我市枢纽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江北新区中心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及南部新城红花—机场片区的海绵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新区、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全面有序开展区域海绵城市建设。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70%以上的雨水得到有效控制。现阶段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以内涝防治和面源污染削减为主,以雨水资源利用为辅。 建设好“海绵城市”主要有四大作用: 可以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有效削减雨水径流污染、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市建委相关人士解释说,通过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海绵体”的吸收储存,可以延缓雨水外排时间,削减暴雨径流总量,减轻管网排放压力,从而防治城市内涝。 开始降雨的前半个小时,空气中携带的污染物质、地面吸附的污染物质会随着雨水一起流淌,容易造成河道污染,而“海绵体”能对雨水进行净化、过滤,从而削减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河道水质。正是基于此,我市将建设海绵城市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并制定了建设时间表,接下来将全面落实、扎实推进。 过去,雨水都通过排水管网迅速外排,降雨高峰时泵站、河流排水压力巨大,容易形成城市内涝。新的理念则是通过“渗、滞、蓄”将雨水吸纳储存,从源头削减雨水排放峰值。 2016年起,我市各类园区、新区、成片开发区域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统筹实施低影响开发系统。 新建公共建筑应推广屋顶绿化,鼓励住宅小区实施屋顶绿化。规划建设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要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新建、改建(含实施出新改造、环境整治)的小区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不得低于40%,公共绿地中须含有不低于10%的下凹式绿地。 新建城市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且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80%。新建城市道路的非机动车道鼓励采用透水铺装,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30%。 路幅超过70米的新建道路应结合附属绿地建设配建雨水蓄水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广场、停车场的硬化地面中,透水铺装率应不低于40%。 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雨水调蓄设施等,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城市公园绿地内步行系统、停车场等设施应采用透水铺装。 新建公园透水铺装率不应低于50%,改建、扩建公园透水铺装率不应低于30%。凡涉及绿地率指标要求的建设工程,绿地中至少要有10%作为下凹式绿地。城市公园的绿地中至少要有30%作为下凹式绿地。 实施雨污分流,严控初期雨水污染。加快推进沿河截流干管改造与切换,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实施河道环境整治,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区域排放总量,不得超规排放。 要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用。 结合道路整治、棚户区改造、小区整治出新、排水达标区创建、积淹水片区改造、河道整治等项目统筹开展、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美国:低影响开发技术 1993年夏天,连绵不断的降雨令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暴发洪水,造成高达120—16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应对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对于自然原有的“吸水”能力的影响和破坏,美国东部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及西北地区的西雅图和波特兰市共同提出低影响开发技术(即LID技术)。 像这样的LID设施,如今在全美已有上万个,为美国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澳大利亚: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爱丁堡雨水花园,工程采用透水铺装、下凹绿地、地下储水池及雨洪滞蓄水库(人工湖、雨洪公园)等控制水量,通过道路雨水口截污装置、植被缓冲带、排水草沟、泥沙过滤装置、泥沙沉蓄池、雨水花园、人工湖及人工湿地等净化水质。 经过设计,整个雨水花园每年可吸收1.6公斤固体悬浮颗粒,通过植物生长吸收160公斤营养盐、氮等元素。同时地下储存的过滤水每年为公园提供所需灌溉水的60%。 【政务微解读(188期)】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