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的味道

 圆角望 2016-07-13

    星期天的清晨,绝大多数居民还处于沉睡之中,一位穿着休闲运动服、晨练归来的大妈,在必经的小花园旁停下了脚步,那是底层住户的私家领地,种了些桅子花、月季、芍药,桃、梨、枇杷。她左顾右盼了一阵,迅速伸出手臂揽过一杆高不过三尺的纤细树身——那是香椿。正是蓄劲露头,全力发叶的黄金时段,每个枝头只长出一小簇,像独生子女般稀缺。只见她用鼻尖将清香的嫩芽深深吸了几口,脸上掠过一丝满足后,放下了。

    作为对春天直呼其名的唯一植物,香椿倒是名副其实,它是春天的味道。小城的人,只要常到农贸市场买菜,都会知道如果菜案上一大堆绿色蔬菜中,骤然冒出几小捆长不过两寸的紫红色香椿头,就预示着春天来临了。香椿头,谁都想尝尝上市鲜。但价格按两计,一两五块!折算一公斤100元,比吃鱼、肉贵多了。

    香椿如此金贵,固然与其直接长在树上,枝稀芽少的天然生产方式有关,但也不全然。当时蔬和膳补划上等号时,人间的舌尖才会春潮般涌荡渴望。《本草纲目》称:香椿性味苦寒,营养丰富,既能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又能美容养颜,益寿延年,其黄酮含量比银杏还高。印象中,六、七十年代,用水煎服香椿头,是可以将寄生在肠道中的蛔虫排出体外的,那时只觉得神奇,不懂个中道理。现在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以香椿嫩叶入馔的,更佩服国人“食补养生”的精到。

    香椿的烹饪方法比较单调,不是用水焯后,切碎了与豆腐、香干凉拌,就是和鸡蛋搅拌在一起做“香椿涨蛋”,而且后者已成为沿江一带民间公认的压轴美味,是待客迎宾不可缺少的。一个“涨”字又等于说“香椿”如同江河的大潮,是有一股浩然之气纳于心胸,推托之力发乎体外的,土鸡蛋炒起来本来就香味扑鼻,加之香椿头暗中推波助澜,那自然“水涨船高”,锦上添花,诚如汪曾祺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春天野蔬的气息,“像春水般涌来”。香椿的味道由此在齿间生根发芽,蓬勃成一株常青的记忆,被不断回味,持续品咂,成为春天献给四季挥之不去的诱人体味。当然,任何上好的天然食材,凡是能够用于膳补的,其实都会含有毒素,香椿体内也暗藏亚硝酸盐,须用水焯,稀释后,才可放心食用。

    一定是出于“自有自享受”的考虑,喜爱香椿的百姓,立春之后都会在家前屋后栽上几株,椿苗大多两三尺高,灰褐表皮,光杆独立,像敬佛的香柱,等待春风点燃紫红色的星火,袅起缕缕暗香,又如倒插于地的笔杆,梦笔生花般地倾吐出几句美妙、生动的诗句,大大咧咧地礼赞着春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令恰当,世人欢喜,怎能不脱颖而出,活色活香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