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笔记之阴阳概念条文集解4》

 野之老 2016-07-13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1.《黄帝内经太素》曰:阳生阴长,注曰:少阳,春也,生起万物;少阴,秋也,长熟万物。曰:阴杀阳藏。注曰:五月是阳,起一阴爻,杀气者也;十一月是冬藏,起一阳爻,生气者也。有本云:阴生阳杀也。编者按:《素问》、《甲乙经》均作“阳杀阴藏”。注“阴生阳杀也”后,原衍一“之”字,今删,仁和寺本衍“之”字处甚多,均径删,不再举。

2.王冰:“此乃明前‘天地生杀’之殊用也。”

3.神农曰:“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顾观光说:今《神农本草经》无此文)

4.《类经-阴阳类-一》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注曰:此即四象之义,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阳阴也;阳杀阴藏,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乎雨露,是阳生阴长也;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如闭藏因于寒冽,而肃杀出乎风霜,是阳杀阴藏也。此于对待之中,而复有互藏之道,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如天元纪大论:“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实同此义。详运气类三,所当互考。一曰阳之和者为发生,阴之和者为成实,故曰阳生阴长。阳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阳杀阴藏。此以阴阳之淑慝言,于义亦通。

5.今解:历代注家对此条解释不一,以致引起了近代学者的争论。上述经文在《素问》中凡两见:一见于本篇;一见于《天元纪大论》。(《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天元纪大论》曰:“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与此同。故当以天地之分。《新校正》之言虽可观,而以坤为长,以乾为杀,则与《天元纪大论》之分天地者异,故不取之。)归纳注家的解释不外两端。

第一解法认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均为阴阳之治;也就是事物四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正常发展规律。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注曰:“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春夏何以为天之阴阳?秋冬何以为地之阴阳?《素问集注》认为天之阴阳是指上半年的司天之气;地之阴阳是指下半年的在泉之气。这种解释是从运气学说立论的,与上文的“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义不相续,且“阴长”、“阳杀”的含义含糊不明。

第二解法认为“阳生阴长”是阴阳之治;“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

如上文《类经-阴阳类-一》注之“一曰:------”段文。

《素问经注节解-卷一》亦从此说,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了论证,注云:“阳杀者,盛夏之酷烈,铄石流金,万物焦枯,阳极而亢。人之为病,热邪火炽,纯阳无阴,若伤寒之阳邪内传,杂病之风盛火焰;又若饮食辛热之人,火邪痰结,二便硬燥,并属亢阳。失此不治,杀人甚速,急宜苦寒之类也。”———此说似承上文“阴阳者,生杀之本始也”的进一步说明,于义亦通;然从全段文义来看,似以前说为切。

对阴主长、阳主杀的含义,注解亦不外两端:即三、四解法。

第三解法是据八卦的方位月解。如:《新校正》说:“详阴长阳杀之义,或者疑之。按《周易》八卦布四方之义,则可见也。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月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乾者阳也,位戌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收杀也,孰谓阳无杀之理?是以明之,阴长阳杀之理可见矣。”这里所说的阴长,即指事物在六七月的盛长,其所以称阴,是指坤卦而言的;阳杀,是指事物在九十月的肃杀,之所以称阳,是指乾卦而言的。虽然阴与阳各指八卦的乾卦与坤卦,然从月份来看,其与夏长、秋收的含义是一致的。

第四解法是根据阴阳中又各有阴阳解。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然天虽主阳,而阳中有阴,故其与万物之生长也,阳生之而阴长之;地虽主阴,而阴中有阳,故其与万物之杀藏也,阳杀之而阴藏之。‘杀’者,肃杀之气,非杀戮之谓也。”———此明确指出了“阳杀阴藏”即是秋收、冬藏的意思。

总结今解:阴阳是事物对立两方面的概括,这两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所以阴阳既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互为用的;有阴无阳或有阳无阴,事物不仅不能生长变化而且事物本身也就根本不能存在了。此如上文《类经-阴阳类-一》所注之说,其中“四象”指太少阴阳,亦即四时,这里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言的。据此,则“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对上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的进一步说明,也就是事物在四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正常发展规律。

 

阳化气,阴成形

1.《黄帝内经太素》曰:阳化气,阴成形。注曰:阴阳化起物气,以阳为父,故言阳也;阴阳共成于形,以阴为母,故言阴也。
2.《类经-阴阳类-一》曰:阳化气,阴成形。注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今注:气与形是物质的两种状态,分属于阴阳,推而及于人身。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今注:正因为气属阳,所以人体之气称之为阳气;形属阴,人体精、血、津液等有形物质成为阴精。

4. 张志聪《素问集注-卷二》曰:阳化气阴成形。注曰: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总之,条文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今解:

1.“阴静阳躁”:阴性柔,所以主静;阳性刚,所以主动。(躁,动之义。)

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此条是对前文“生杀之本始”的进一步说明。义即阴阳既为生杀之本,亦为养藏之本。阳既能生万物,也能杀万物;阴既能长万物,亦能藏万物。

 

天    阳    燥     化气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地    阴    静     成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