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思议】紫色的尿液:紫色尿袋综合征治疗须知

 余舍我的图书馆 2016-07-13

今天在某个检验群里一位检验同仁贴出了一张照片,并问大家有谁见过紫颜色的尿,照片上尿袋中尿的颜色让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乐队的名字—Deep Purple(深紫)。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百年难得一遇的紫色尿袋综合征(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PUBS)?


什么是紫色尿袋综合征?


紫色尿袋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临床现象,顾名思义 PUBS 是指留置尿管后尿管或者尿袋出现了色素沉淀,呈现紫色(颜色可以从淡紫色到深紫色),常见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多见,病人同时存在尿路感染。其危险因素包括:女性、老年、留置导尿管、慢性便秘、慢性肾病、氮质血症、高蛋白饮食等。


从 Pubmed 的检索结果可以发现,最早关于紫色尿袋的文献是 1978 年发表在 The Lancet(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杂志柳叶刀)上的一篇文献,在随后的将近 40 年中,有 100 多篇文献报道了这一现象,从数量上看还是比较稀有的。



图示尿袋中紫颜色的尿(图片引自参考文献 2)


尿为什么呈紫色?


尿呈现紫色的原因主要是肠源性吲哚代谢终产物靛蓝(indigo,蓝色)和靛玉红(indirubin,红色)的色素混合所致。  食物中色氨酸经肠道细菌代谢为吲哚,经门静脉吸收入血,至肝脏代谢为吲哚硫酸盐,经循环从尿中排泄,被尿道细菌分泌的硫酸酶或磷酸酶分解,生成蓝色的靛青和红色的靛玉红,两者混合后就使尿呈现为紫色。


PUBS 尿的特征


颜色:最大的特征是尿液颜色呈紫色(淡紫色到深紫色),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蓝色或棕红色的尿液。


pH 值:由于硫酸酶或磷酸酶在碱性条件下更能很好发挥作用,因此尿液通常呈碱性,pH 值大于 7.0(酸性尿液也存在,比较少见)


白细胞:由于存在尿路感染,通常尿中可见大量白细胞


细菌:尿中可见大量细菌,培养细菌浓度在 105 CFU/ mL 以上,常见的细菌有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摩氏摩根氏菌、普罗威登斯菌属、肠球菌等。尽管泌尿系感染在留置尿管的病人中很常见,但并不是每种细菌都能产生硫酸酶和磷酸酶,因此紫色尿袋综合征并不常见。


PUBS 的治疗


PUBS 的治疗包括更换导尿管和尿袋,根据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泌尿系的感染,纠正尿液 pH 值等。



本文作者:xxll2006,丁香园论坛检验版版主

责任编辑:张开平

检验时间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检验时间,关注后:

回复 绑定 可获得 5 个丁当。


参考文献:

1. Purple urine bags. Lancet. 1978 Mar 4;1(8062):502.

2. Purple urine bag syndrome. Eur J Intern Med. 2016 May 22. pii: S0953-6205(16)30121-2. doi: 10.1016/j.ejim.2016.05.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