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 歧路 铁罗汉亲传形意通臂 纪实文学系列

 览奇阅 2016-07-14

一个运动员不用掌握太多的运动学知识,只需要听从教练的安排认真训练就能取得成绩,武术则不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这些武术爱好者并不能时刻跟随在师父身边聆听教导,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就分析琢磨揣测,身体的感知又复杂多样,很容易走上弯路。


比如内功,内功可以分为两类,我所学的一脉究其根本是控制身体的重心,整体的控制体重容易,但把体重抽象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重心,重心别说控制,仅仅是感知就不知要耗费多少功夫,初学入手势必要借助一些玄奥的方法,比如意识和呼吸,去感知重心,控制重心,再利用重心。这些还算有迹可循,通过动作练就劲力可以说是以形练劲,完全抛弃动作通过意识求取劲力就是另一个体系,充满了玄学色彩,让意识集中在身体内部的某个点,比如丹田,通过假借,比如丹田里燃起一把火,让这把火燃遍全身,又或者丹田处有一汪水池,让这些水流遍全身,想来意识终究会作用于神经,而神经系统日复一日的凝练,动作或多或少的会符合劲力的规范,此种方法需要注意力极度集中,仔细的感受身体内部或者热或者麻或者流水或者火焰,意识徘徊于玄奥之中,现实中的刺激很容易影响到这个意识极度集中的练习过程,不经意的响声就会联想起生平最恐惧的东西,我不止听一个朋友说起过练出了妖魔鬼怪,从此不敢再练。


几年之后我想通了拳的道理,然而身体并没有做到随时随地都是拳,我不在迷惑于“沉肩坠肘”和“肩撑肘横”的矛盾,也不再迷惑于“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卸甲回胸”“命门后凸”等等虚幻的名词,那时我知道了无论是“肩撑肘横”还是“沉肩坠肘”说的都是肩和肘的劲力关系,只要符合这个劲力关系,那肩肘的相对位置就不那么重要。


我想在身上凑出来这种劲力关系,我知道了劈拳上步踢腿踩落是因为坐胯体重下压的趋势把腿当成杠杆撬了起来形成踢,坐胯体重下压的趋势持续,又把腿压了下去形成踩,那我只需要牢牢的掌握胯和腿的关系任何动作都可以符合这种劲力。


我也知道了胳膊上的杠杆,如果你抓住我的手腕,我摆脱时以肘为支点用力,那比较的是双方力量大小,当我把被抓住的手腕当作支点,肘部稍有动作就可以轻易的摆脱抓握的力量。


于是我就在身体上找了很多的支点,而支点最终的动力源泉就是腰胯和重心,这些很容易做到,做到之后就不惧怕任何擒拿,毫不费力的就能控制住别人,我沉浸其中很多年。


那时候师父去了广州,我自觉天高海阔,武学大成,同事朋友知道我练拳后让我表演,可我多年不练拳架已经生疏了,只好拿人演示劲力,那股劲力奇大,一次公司聚会,我把公司总监扔到了墙上,后来很多人暗示我不用再来上班了,我对武术的热情慢慢的在消减。


想通了!练成了!热情就不再持续了!


师父常来北京,相聚的时候我不谈拳不练拳,很长一段时间师父并不知道我练的是什么样子,直到有一次师父让我演示劈拳,我信心满满装腔作势的起式钻劈,刚打了两拳就被师父叫停。


想错了!练错了!三年内不可一日无师,我受师父耳听面命整三年,还是走向了错误的道路。


《手臂录》中说“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如儿戏者也。”我见识过真枪却没有得到真枪,自然不甘心,就想着生硬的凑出来一杆枪!


想法和目的往往会出现偏差,我按照劲力的原则把身体的每个部位都做对,怎么还会错呢?如同我按照菜谱记载做出来的菜,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口感呢?


卖油翁倒油的时候不需要考虑角度流量风向位置,仅仅是凭感觉就能把油倒入铜钱孔中,如果人体是机器能够精确控制,严格计算好角度流量风向位置,那自然也能做到,问题是人体不是机器!


凑出来的劲力首先节凑会出问题,把人体比作是无数齿轮构成的传导系统,齿轮的大小不同所以转速不同,但却能够同时转动,这个比喻在人体上就是把每个关节都练好了,组合在一起却很难同步,关节大小不同运动幅度大小不一样,单独运动尚可组合起来很难成为一个系统。


然后劲力本身也会出问题,齿轮构成的系统里,齿轮负责转动同时传递动力源的力量,人体也一样,各关节按照符合各自要求的动作传递腰胯和重心的力量,生凑出来的劲力则不然,肩为了动而动,那自然会加入主动的动作,这个主动就会破坏整体。


因为是凑出来的,所以肌肉主动用力,僵硬无比,无法做出快速连续的动作,那时我所能表现的劲力都是让别人抓住我拿住我,我缓慢的动作移动别人的力量就作用不到我身上,看起来很玄奥,可却无法在快速动作中应用这股力量。


真正认识到路走歪了是和师父推手,当时我手臂伸出,肩肘对应之下八面支撑,任何方向都能轻易的压上体重,想当然的认为功力不及师父却也不会吃亏,哪知搭手之下师父就说我错了,我不明所以,一个轮没打完我的重心就完全被师父控制,进退不得,站立不住,如临深渊。


师父也很莫名其妙,说你要松着来我还需要去找你的重心,你这把重心提到手上,我都不需要找,只需要摆弄你的手你重心就被控制了。


痛定思痛,放弃一切迷惑住我的东西,认认真真练拳打拳。用了几年从头走师父领着我走过的路,风景依然,细微处却别有洞天,拳架是整体的练,劈拳练腰胯的劲打到手脚,熟练之后贯穿中间所有的联系,如此一来周身任何部位都是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打造,再也不会出现节凑的问题,也不会有刻意的主动,更不会因为刻意的表现劲力而把重心压过头导致身体死板僵硬。


目标没有出错,方法错了,好在方法可以修正,庆幸目标没有出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