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狂士”与“假狂徒”

 百了无恨 2016-07-14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某翁给中国书协的一封公开信,标题颇吸引人眼球,曰《非中国书协会员不容假冒》,可谓深得“标题党”要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微信朋友圈纷纷转发、点赞,不少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甚至将他抬到了很高的地位。且看一些评论:

  “某某先生乃吾师也,先生诗书画三绝,风骨凛然,正大气象。”

  “某老,国风不老,当传播发扬!”

  “文人风骨铮铮。”

  原先似乎名不见经传的一位老年书法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确实是第一次听说此翁),靠一封“风骨铮铮”的公开信,一下子便名满天下了。他被网上誉为“当代最狂妄的书法大家”。

  出于好奇,便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关于此翁的基本信息,当读到《某某某先生语录》时,发觉此翁确乎“狂”得可以,不过“狂”得太过离谱,让人简直怀疑其精神是否正常,因为有的自我表述,已经超越人们的正常思维了。且看“某某先生语录”——

  “我的草书写得最好,已经超越了古人。和王铎比,我的线条多了灵动,其他黄山谷、祝枝山我早已经超越,林散之的更不用说,我的草书现在和怀素比肩。” 

  “孙伯翔说我是活王铎。” 

  “省里一领导向我讨字,向我许愿说,让我当省政协委员。我说,我老了,不喜欢开会。” 

  “山东一老书家送字给我,我上火车前,撕了,大家说可惜。我说,他写得不好,我不要。” 

  “去年我去北京开会,有人提议去看望欧阳某人。我说,我们来这里是客人,他应该来看我。说完我拂袖而去。”

  “那些官僚们来看望我,我从来不见。我在电话里就说明白了,不要来,我还健在,来我也不开门。” 

  “我现在什么会员也不是。书协换证寄来信件,其中一条说:不按期交纳会费者,按自动退会处理。我在反面回复:请按自动退会处理,然后就寄出了。”  

  还有牵涉到中央主要领导向他求字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历代文人之“狂”,颇多佳话。真狂士,往往是真名士,自得风流。在很多情况下,“狂”是文人性情的体现、风骨的彰显。但要“狂”得令人敬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竹林七贤之狂,李白之狂,贺知章之狂,张旭之狂,怀素之狂,米芾之狂,杨维桢之狂,徐渭之狂,傅山之狂,都“狂”得见真性情,见真风骨,见真学养,见真品位,值得敬佩,值得讴歌。然而,历史上也有一些“假狂士”“伪狂徒”,他们“狂”得并无内涵,亦缺品格,只是借“狂”抬高自己,蒙骗世人,其所作所为,则令人不齿,令人作呕。

  当今之时,坦率而言,要“狂”亦大不易。人们都说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时代,同理,这也是一个缺乏名士、狂士的时代。真名士、真狂士的缺失,则给了某些投机取巧者以发挥的空间,使得假冒伪劣大行其道。这一类“假狂士”“伪狂徒”,其目的,无非是追逐名利而已,其实质,是追名逐利之徒。上述某翁,之所以能够博得一片叫好之声,原因只有一个,迎合了人们对名士、狂士的期盼之情,也迎合了对书画社团组织的一些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人们也不过是借助于此翁,表达对书画社团组织的意见罢了。然而,如果连这样明显的自吹自擂之举也被认可为“最狂妄”“最风骨”,乃至要拜为“吾师”,那无疑也是一种遗憾,甚至是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