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后怎样的年轻人会更有钱景?丨秋叶干货

 卿木子 2016-07-15

预计完整阅读本文需 420KB,超级干货,高能预警!

本文由大叔在【一招学堂】的付费分享课程,整理而成。


「和别人谈的IP不一样的是,我想和各位分享,作为专业的知识工作者,我们到底有没有套路,战胜各位颜值担当、各路网红,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今年一开年我就发现,他们都不喊我大叔,都喊我网红。我就很纳闷,就我这颜值,也能网红?


其实大家最早也没喊我网红。


09年,他们叫我博主;12年他们叫我大V;15年他们喊我大号;现在我又突然变成了网红。我红了吗?完全没有感觉到,我倒是觉得今天来到现场的另一位大叔——同道大叔很红。


你们叫我网红,可我每天得工作16个小时,没玩没了给我的网课学员批改作业,你们见过这么拼的网红吗?——这不科学。你们应该叫我网拼。



01 真正给我压力的不是网红,而是懂新规则的他们


我可能是因为在在线教育领域取得一点点成绩,才能受邀请来北大一招学堂分享的。


虽然我的粉丝不算多,微博微信加一起大概一百万,但是这其中买了我课程的人就有5万人,算上图书销量,去年一年仅仅是我的PPT系列图书就卖了15万册。


所以在一招宣传文案上说我的粉丝有20%的转化率,我真的觉得不夸张。


如果用20%这个转化率数字和传统教育行业对手相比,我真的觉得我没有什么压力,我可以慢慢从「小而美」做起,说不定哪一天我就做到「巨无霸」。


但最近一年来,我内心的真实感受是我的压力越来越大。真正给我压力的不是现在所谓的网红,也不是和我一起进入PPT或者在线教育市场的同龄人。


我的对手从来不是在圈子里成名的老人,全部是按新游戏规则快速成长的90后新人。


先讲一个故事。


在2010年,我刚刚在PPT圈有一点名气,很多年轻的90后小伙伴主动和我一起合作PPT作品,让我在微博转发他们的作品,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PPT微平台。


通过这种方式我帮助了一些年轻人快速成长,他们也成为今天秋叶PPT团队的核心成员。


但是到了2015年,我感觉到非常大的变化,我现在很难邀请到年轻人到我的平台发原创文章。他们都自己开通了微信公众账户,要自己吸引粉丝,自己写文章做原创,一元一元赚打赏钱。


我问他们一篇文章打赏多少钱?大部分50元不到。可即使我开200元的稿费邀请他们首发投稿,他们还是愿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户上坚持写文章。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不仅仅是我们那些传统媒体的编辑们意识到规则变了,连95后的年轻人都已经知道规则变了。一个更加有利于拥有个人品牌的时代正在来临,而这是很多习惯在单位,在集体,在群体中随大流的人没有看到的未来。


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多给拥有知识,能够积累专业个人品牌的人发展空间,这是很多人没有看到的趋势。



很多年轻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真正给我压力的不是网红,而是懂新规则的年轻人。


分享两个年轻人的故事。



第一个年轻人,叫阿文,他是个才华横溢的90后,写的PPT文章经常10万+,他和我一起开发在线课程,也和奇葩说的邱晨一起开发课程。


他自己的个人品牌从微博覆盖到微信,粉丝加一起近20万。


他是知乎答主,也是在行行家,他做收费面对面答疑,也做高校公益讲座,他的PPT模板全国销量第一,一年可以卖到40万,他的在线课程《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比我的课程还受90后欢迎。



问题是阿文毕业还不到3年。我已经有了18年工作经验。


我很幸运的是,在阿文成长早期就和他勾搭上了,现在他是我的事业合伙人,而不是竞争对手,如果他要和我竞争,我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阿文让我思考一个问题:面对真正有才的90后,我不能拼才华,也不能拼体力,更不能拼颜值,我又不是投资人,那我靠什么做下去?






第二个年轻人是微信公号「职场充电宝」,这个微信公号也是个奇迹。


现在都说微信公号加粉难,他这个微信公号,真正开始运营是今年2月份,当时过1万人;到现在不过3个月时间,这个微信号已经60多万粉丝,已经超过了我。


现在他一周能开起来一次万人在线微课,开在线PPT付费微课一次能上千人报名,现在已经累积超10000多人付费,两个月不到收入200万,比我还厉害。



这个账户的运营者,不过是一名80后,他网名叫阿何。他的运营策略得到很多微信账户重视,纷纷开始模仿他。他开了一个微信运营小班,有个讲历史的微信大号学了他一招,一晚上也加了5000粉丝。


我玩了三年微信积累的粉丝,不如人家年轻人玩三个月涨的粉丝多。


你觉得我内心是不是很绝望?我能怎么办?我只能第一时间勾搭上阿何,希望将来我们也是合作关系,不是竞争关系。




02 世界在飞速改变,我们却经常误读


但更可怕的是,这些年轻人根本就不是网红!如果不是我今天提起这些年轻人,我告诉大家让我感到害怕的是这样的年轻人,你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关注到他们。


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在某个领域非常专业的知识型IP!而不是网红!


如果你不了解这些领域,或者并不关心这些领域,你们会完全不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正在悄悄行动,他们成为未来商业的一种新可能


给大家汇报一个令人恐怖的数据,在秋叶PPT核心小伙伴群里,目前有60个人,绝大部分是90后,其中开通了微信公众账户的有20个人,全部拿到原创标识。


这60个人中还有22个人入驻在行行家平台,我在北京的一个小伙伴利用业余时间,已经接受了近200职场人的约见,和他谈话一小时,最贵已经涨到了500元,他还只是一个90后,读研究生二年级。


所以,你们认为,一个大学毕业不到2年的人,开始拥有这样的能量,这有意味着什么?




03 什么是IP


我所谓的这些90后,可不是网红,网红们拼的是颜值,我眼里的这些90后, 他们是用脑子吃饭的人。我把他们叫做知识型IP。


说到IP这个概念,最早来自知识产权界,意思是小说剧本类的版权,可以不断销售改编权,创造巨大的文化产业收益。


不过今天我们谈的IP,已经泛IP化,不仅仅是故事可以IP化,产品也可以IP化,创始人也可以IP化,包括我今天谈到的这些知识型IP,IP已经进化成了一个多元化物种生态链。


我们反复提到的知识型IP在商业上有什么意义?


未来很多领域的商业营销模式,不是围绕着产品,不是围绕着品牌,不是围绕着市场,而是围绕着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型IP,他们是群众通过网络海选出来的信任代理,群众愿意追随自己信任的专业IP建议,在专业领域内,IP比明星更有号召力


未来有一天,我们或许会说:得IP者得天下。


秋叶PPT的发展,不是让我们成为PPT圈最大的网红,而是让这个领域内最优秀的IP,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04 网红和IP的不同


很多人问我,网红和IP有什么不同?

我说网红一般要拼颜值,但IP不一定。比如我们知识型IP必须自带大脑,比拼脑洞。


我说网红一般要有大量粉丝,但IP不一定。比如我们知识型IP未必粉丝很多,但我们在特定领域内,却有更强的购买转化号召力。


我说网红需要包装,可以流水线培养女主播,她们可以重复表演的桥段,但IP不一定。每一个知识型IP个人品牌建立,都必须经过艰苦的一万个小时积累,不断原创新的内容。


我们认为不管是哪种IP,特别是知识型IP,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有一定的流量,虽然比不上网红,但在小圈子内影响力还得有。

要有持续的原创内容开发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写几篇十万+。

他的原创内容能够分发到不同的平台上扩大影响力,获得影响力变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很多网红有成为IP的潜力,但更多的网红一旦颜值被透支殆尽,就失去了生命力。


好的知识型IP是越老越有智慧,老的网红最好的结局是变成张曼玉、吴秀波这样的演技派。那样的话,我们还是可以认为他们是一个懂表演的知识型IP。




05 哪些人会成为IP


我们必须意识到,进入移动手机时代,人能关注的世界越来越小。


大部分人每天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狭窄,毕竟手机目前很难提供大信息量查找浏览的支持。人遇到问题会越来越信任领域IP的推荐,IP、特别是不同领域的知识型IP人,会成为未来商业的入口,获得越来越高的定价权。


那么哪些人会成为IP呢?我们研究出两个标准。


 对特定人群构成影响力,你不需要影响所有的人,但是你要对特定人群有高影响力。不再是赢家通吃,而是在无数细分领域,几个IP统治了头部市场。


 有多元化开发能力的原创内容源。




06 如何扩大IP影响力


在多个平台上分发原创内容,IP影响力才能持续扩大,才能让自己的影响力植入多个领域中,形成跨界的商业化推广。


在传统的文化娱乐圈,成功IP常见的呈现形式有影视、出版、游戏、动漫、玩具(周边)、服饰、食品、主题公园等等。


但是到了互联网平台,IP可以渗透的领域还包括网站、博客、视频等门户;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包括最近流行的一些直播平台、付费问答平台,还有淘宝这样的电商购物平台。


你原创的内容在一个平台上取得了领先位置,要快速借助这种影响力卡位更多的平台,抢下这个领域的头部市场,就会不断增强你的变现能力。



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一个网红诗人。赵丽华的梨花体、车延高的羊羔体、 乌青的白云体、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但诗歌很难改编成漫画、 动漫、电影、电视、游戏,缺乏多元化平台分发变现能力。


所以诗人可以成为网红,但很难成为一个IP。




07 怎样的明星才是高价值IP


IP已经深刻影响了娱乐圈,现在的明星个人定价权已经大大增强。


过去一个明星是受制于经纪公司的,一个明星纵然通过自己的作品拥有众多粉丝,但是拍什么电影、接什么广告、发什么通告,需要经纪公司动用资源推动与接洽,所以几乎全是由经纪公司说了算。


而微博、微信、秒拍等大量社交平台的出现,让传统的经纪公司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因为明星利用这些平台,可以直接跟自己的粉丝连接、互动了。


只要我有足够的影响力,我可以直接通过相应的平台和粉丝互动,粉丝可以直接赞赏,收益未必比接一部广告低多少。


比如最近宋仲基走穴中国,要在中国开直播,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会有多少粉丝可以在线看他的直播?他一晚上直播撩妹技可以得到多高的打赏?


1000万?1个亿?不管是哪个数字,这都向我们预告了一个惊人的趋势,成为IP,明星就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自由度。从挟诸侯令天下到携粉丝令天下,这是正在发生的商业变化。



那是不是每个明星都具有这样的潜力呢?我们提出高价值的IP必须有四大特征:


有跨度的内容

他原创的内容也好,表演也好,要有跨度,能够在多元化平台分发。比如宋仲基,他能演各种形象,作为演员,他的演技跨度更好。


 有粘度的人格化魅力。

好IP要有个人魅力,宋仲基不光颜值好,还是一个学霸,还能苦练六块腹肌,这就让更多人觉得他很牛,增加了情感粘度。


 有亚文化。

这可以增加信任他们之间的人连接深度。比如我们谈宋仲基,他的文化标签是什么?撩妹,你们都懂。


 有影响力。

这说明他的话题传播广度大,你看,连我这个大叔都知道宋仲基了。


过去是小说漫画才能成为IP,现在的趋势是人也可以成为IP,而且是更受欢迎的IP。比如罗永浩、岳云鹏,都是这样的代表。




08 IP化后会有那些变化?



第一个趋势:我们要从买流量入口到买个人品牌入口。


像现在出版社都知道,要让书卖得好,找渠道不如找罗胖,像罗振宇直播一次卖书,销量顶当当京东亚马逊全年销量,还不打折。

 

第二个趋势:我们要从产品的爆款思维转移到持续化运营思维。


我们要逐步打造产品的人格化媒体,让产品有可能IP化,或者和已经IP化的人连接起来,让我们的产品成为他们身份的标签。比如现在很多产品标榜自己有「工匠精神 」,我觉得还不如让罗永浩出来讲,我觉得这个产品真值得「天生骄傲」。


第三个趋势:我们要从追求新鲜感营销,逐步转移到建设情感化社群。


企业与其反复追求可遇不可求的十万+的文章,不如把核心忠实用户圈起来,借势建设高互动的社群,通过社群的力量持续不断为企业产品运营提供灵感和炮弹。


有人问秋叶PPT团队怎么总是能源源不断产出干货?我哪里有这个能力天天产出干货?但是我们有一群粘度很高的社群,在社群里面,我们灵感激发灵感,创意激活创意,这才让秋叶PPT团队能够持续产出干货。


所以IP是起点,围绕IP构建有生态的社群才是更好的终点。




09  IP是概念炒作还是趋势


也有人觉得,IP是个炒作概念,特别是什么知识型IP。


过去我们家订了一份杂志,叫《大众电影》,封面女郎真的个个是女神,现实中就看不到。但是在今天,我在微信上随便看到一个妹子的头像,我觉得她们都好像是女神。有了美颜相机+整容术+化妆术,颜值的差距被迅速拉平,既然大家在镜头前没有颜值差距,谁才是更适合直播平台的下一代女王?


当颜值不再是审美焦点,那么有个性的产品、有原创内容的人会不会更受欢迎?


微信在开通公众账户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再小的个体,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


今天我们把这句话明确为,再小的领域,也可以拥有自己的IP。


像我们前面提到的阿文和阿何,他们很难成为光芒万丈的明星,全网知道的网红,但是他们在职场细分领域,却是比明星和网红更有号召力的垂直IP。



找到他们,连接他们,成就他们,大家一起建设社群,我们就可以是一个共同进化的超级IP。


我们在刚刚出版的新书《如何打造超级IP》里面提出打造IP的四种模式,有故事IP化,产品IP化,创始人IP化,今天我想重点聊聊知识IP化。

【插播广告】书已上线,京东、当当等各大电商有售




10 成为一个IP有什么好处?


【系统知识】

作为知识工作者,传统的影响力变现模式是很有限的,比如我们只能拿出大块的时间,通过输出系统知识来获得回报。


比如写书,最费时间,稿费很少,难以养家。大部分人选择做讲师,如果市场认可,收入还不错。现在开始流行直播,目前能跨入这个领域的人,还很少,必须有足够多的粉丝能量的知识分子,目前才能在这个领域成功。


这些领域,都需要大块的时间准备或者输出。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惊喜发现,碎片知识和碎片时间也可以产生价值了!





【碎片知识】

过去,我们不忙的时候去做一个线下讲座,现在不用出门就可以在线讲座。还可以用在行这样的平台,和网友约电话或者网络交流,甚至有人愿意通过分答这样的平台,向你提问。你用碎片时间回复他的问题,他觉得好,还可以传播出去让人偷听,带来更多的收益。


我自己分答上接受一个提问只需要10元钱,最受欢迎的提问被偷听了130次,提问者通过偷听净赚了50元,早就回本了。


前几天王思聪入驻分答,一个一分钟提问3000元,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已经有人把3000元赚回来了,我的一个小伙伴不但向王思聪花3000元提问了,而且把他自己分答的标签改成「我能回答向王思聪提问是怎样的体验」。


这真是太聪明了!





【社群知识】

如果一个IP仅仅是停留在个人知识输出,能量还是有限,如果一个IP开始有意识把身边认可自己,和自己有共鸣的人建立成社群,就可以让社群成为新的知识生产平台。


比如社群中大家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深度讨论,产生有质量的内容。社群中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让大家从自己的角度提出看法,你一下子能获得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的智慧。


社群中可以开展各种品牌活动,借助互联网的连接,把过去需要企业才能组织的工作,利用社群的碎片化时间以众的方式完成。


这样一个知识型社群就会慢慢演化成一种新型的社会分工协作模式。像我们秋叶PPT团队,所有核心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协调完成,与其说我们是一个公司,不如说是一个小社群。


你们见过每周工作总结就是在群里面发一条消息的管理模式吗?但就是这样的管理风格,目前看来,我们会经连续三年创造100%的增长。






11 打造垂直领域的知识型IP社群,能复制吗?


打造IP有三个关键:

 首先你得抓住时机,打造一款爆款产品。

比如papi酱,她通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目前的精分变声短视频模式,一下子让很多人关注。


 一旦你的爆款内容出来,你得第一时间借助这个影响力,去多平台占位,快速积累粉丝群。

像papi酱视频火了,马上入驻了几乎所有她能入驻的视频平台。


 最后为了留住粉丝,你就得坚持做系列化产出。


到了这个阶段,个人的能量肯定会出现后劲不足,就必须考虑建设社群。所以papi酱主动说「我们现在是papi酱频道,欢迎一切有才华的你来加盟


只有建设一个好的社群,才能让大家在里面灵感碰撞,实现群体进化,最终打造一个生态能量圈。就目前看来,我们看到了成功的IP——papi酱,但是我们还没有看到成功的papi酱频道。她的社群建设,才刚刚开始。


如果papi酱不能成功转型为有才华的人共建的社群平台,我认为papi酱也很难持续火爆下去,罗胖说一次性收割未来收益的做法,估计也是有这样的担心。



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今年5月1号开始建设一个知识型IP训练营,寻求在社群模式下的IP共同成长实践,也想证明垂直领域的IP是可以复制的。


为什么要做知识型IP训练营?


我想用社群模式改造艺人训练营,我不做经纪人,只做引路人,让更多有行动力的人加速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成为自己所在领域的垂直IP。


我们还做了一个社群脑图,放在百度脑图上,对外公开,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索引,我们按照我们在《社群营销》一书中提出的五个关键词构建我们的知识型IP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