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书本,转身,入睡,起床,忙碌了两天工作,被问起前两天刚看完的书里在讲着什么,俨然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看是看了,却没记住,看得爽快,却吸收不多。
看完每本书,有些人会做笔记并尽可能的把笔记里的知识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里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
而有些人尽管只是看一篇文章,可能是一篇足以让其启思的干货文,他也就只是看看,看得醍醐灌顶的样子,但看完还是老样子。
近来我在认真看完每一篇微信订阅号文章后,都会整理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或潜在的知识,记录下来,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作者,将记录和反馈的信息相结合,再留回给自己。
看到一个现象,不管是书里的知识还是眼见的一切,只要它足够能引起自己的兴趣,便会去探索,也许你很好奇这天怎么一会晴一会雨,也许你会研究英国与欧洲的关系,继而查阅资料,对问题刨根问底,一问再问。
但有些人的探索也就是问那么一两句,或者听上别人讲上一讲,大部分情况下,别人的理解和思路便转化成了自己的看法,自己对其却缺少全面细致的思考,理解得不够深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每天都会上演不同以往的新鲜事情,当我们遇到这些新事而让自己有所感触的时候,大多数人只是让情感伴随着新事随风而逝,把新事弥留的踪迹阴影留心,而不去思考这些事情、这些情绪的由来,这些东西会在未来给自己带来什么效应,亦或者跟历史经验有什么联系,也懒得深挖事情背后有没有新的视点、新的问题。
我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经历经验、眼界思维,各具特色又各有不同,对问题能够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便称之为自己的想法。
似乎人人都有自己一套独立主观的想法,但因为大多数人的知识体系偏向于杂乱无章,又喜欢人云亦云,遇到不尽相同的观点意见,他都懒于思考,直接点头称是,这其实等同于没有想法。
想法源于对问题的思考,对思考出来的答案进行诠释。
有时候我对某件事或者某个观点会对其提出问题。大约从青春期那时,对外面世界报以特别的好奇开始,总有源源不断的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观念和自主想法,了解这八个步骤能够帮助你深入认识自己的想法。 第一层:听别人的意见简单,形成自己的主见不难。 自己对问题有针对性的思考,而不是仅仅听从了别人的看法,然后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比如南方下大雪,别人会说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有的又说是诡异的气候导致的,而你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却说有可能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只蝴蝶煽了一下翅膀导致的。
即使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但已经比其他人多了一份思考,这是属于自己的东西,别人在看完一部电影后依然没记得什么,你在看完电影后会去思考,形成想法,产生自己的观点,对电影的优劣判断有自己的主见,有所收获。
属于自己的观点,这便是主见,也可以称之为偏见。
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我们自己的意见。
大部分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薄,就因为浅薄,却往往行得通,胡适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且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够打动人就成为了别人口中人云亦云的意见了。 第二层:发现自己不能解释的事情。 主见打造着与别人不同的自己,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有所不同的人。
在这个求同存异的社会,你发现与别人想法格格不入,会感觉到冲突与矛盾, 反思自己的主见觉得蛮有道理的,又觉得好像没有道理。
这个时候,你会开始动心思去思考是不是在有些问题上,我并不知道该怎么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自己就正式走上萃取独立观念的道路上了。
第三层:将他人的观点想法与自己的所思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自己都不会轻易放过,观念和看法上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懂得加以关注。
有时候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便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又感到生疏。有所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所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
如此,古人与今人的言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自己身上。
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思想的萌芽。
有萌芽,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属于自己的思想便形成了。
读书崇尚的是习百家之长,予自己所用。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用心思考之后,便是”虚心“当道了。
要知道,自己当初一点浅薄见识,并不足以能解决问题。
思想上的成熟进步,不单是独立观念有所改进,还表现在自己的思维逻辑锻炼得更加缜密,更重要的是,心气态度锻炼得更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求智的必要条件。
有些人看到古人的言论、一些历史大咖的看法,总说自己很懂,别人讲起这些道理时与之探讨,他会口若悬河,拍着胸口言:”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我们是否可以虚心一些,因为自己觉得有所不懂了,才可以放下自己的偏见,除去一切躁气的浮见,而后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会先认为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 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我会想:想必他比我精思深悟过,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那么,我虚心向您探讨。
第五层:大道至简。 意见见得多,专研得愈深,零碎的知识和片段的见解都汇聚成了系统性思维,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一半。到了这个层面,才开始觉得自己是有点知识体系的,但又好像不够。
凡是系统性的思想,在心里储存的时候就像整体大纲中的一两句简单语句,历史上凡是大哲学家留下的文字遗产看起来并不是话痨,总不过一两句,待到拿出来抖观点讲想法的时候再牵引出众多自己思考后的内容。
复杂又沉重的宇宙,在这些哲学家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说自己肩背上负着许多沉重的知识想法,说明自己还没达到悟道的境界,而当自己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有点意思了。
道理越看得明透,心里明白,口里不随便讲出来。
而在清醒情况下,观念还停留在浅薄层面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嘴里讲的东西就越浮夸,不实在。
其实道理明透了,言论可长可短,关键在是否抓住要义、扣紧了理解的重点。 第六层:把自己领悟到的想法运用自如。 买了一把精美的剪刀,甚欢喜,却一直放在柜台,你心疼它被用丑了,舍不得用来剪东西,也没有拿出来用过,然后,久了,它就生锈了。
花几十块买了小小一块哈根达斯冰淇凌,你心疼钱,舍不得吃,然后,不久,它就融化了。
花时间对某些问题、某些事情进行了思考、悟道,你觉得它是自己难得的产物,要好好保存,于是舍不得拿出来运用,然后,久了,它就被遗忘了。
思想在我心,真属于自己所思所得,惟有拿出来在适合的时候使用之,越用会越新,越用会越有价值,越用会越不容易遗忘。
甚至,它会与某些新的思想相联结,碰撞出新的所思所得。
真有点学问的人,他可以完全把所学知识归自己运用,让自己受益。 第七层:有点思想高度,可一览众山小。 当自己的知识体系足够饱满,当自己的见识阅历愈发深厚,当自己在萃取思想过程中思考过太多太多不同的道理、看法、观念,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
是的,这个人讲的浅薄,那个人理解比较到位,他们理解问题还处于什么样的程度,都会看得比较清楚。
因为自己以前经历过,悟过,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走过的路,刻骨铭心,别人演了一遍重播,我们自然知道其剧情发展。 第八层: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中所思不透之处尽通之。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关于作者 作者:老显,微信公众号:老显(ID:sendychi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