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炸机:无人机产业的阴暗面

 BBSBIAN 2016-07-18
炸机,是无人机玩家的噩梦。

  但是,也同时是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噩梦。

  当玩家的无人机炸了、掉了、丢了,他损失的只有一台无人机,但无人机产业损失的,并不是玩家的无人机,而可能是产业的前途。

  但是,人类文明发展几千年,一样不能阻止火灾。消费级无人机发展至今只有 10 年左右,更不可能阻止炸机。

  天下无不炸之机

  究竟 “炸机” 如何成为消费级无人机产业的噩梦?

  爱范儿(微信号:ifanr)分别向中国几家最具规模的无人机公司查询,大疆和昊翔分别表示不回应有关炸机比率的问题,而零度无人机的品牌总监姚本超则表示,他们所知道的无人机报修率,占了其销量的 30%。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据消息指,国产的手机报修率约 3%,而国产手机品质比较参差,也是 6% 左右,而再差一点的品牌也是 20%。相比之下,无人机报修率 30% 真的不低。

  报修数字高,是因为无人机的品质不佳吗?不是的。


  虽然无人机返修率不低,但厂商表示大部份情况下都是人为因素做成。

  零度表示他们的 30% 报修率之中,逾 80% 均为人为操作失误,而这 80% 当中,有 70% 都是第一次飞行就炸掉(详见上图)。大疆虽然没有就炸机比率作出回应,但他们表示在他们所知的炸机事故中,有 85% 均为人为操作失当。

  爱范儿(微信号:ifanr)并不排除厂商有把责任归咎于用户的可能性:我曾经有四台不同品牌的无人机,但每一台无人机都曾炸机。其中一次就在我面前的 10 米空中,无故断电直接摔下来;另一次在阳朔旅游时,在 260 米远、80 米的田野上空、在没雀鸟、没天线、没怪风的情况下,又突然摔下(下图)。


  事实上,无人机的最大问题是对故障的容忍度极低。

  电子设备可能因为长时间暴晒而过热死机,这对于手机来说只是风扇吹一吹就能解决的事,但无人机就会直接空中摔下来。电子指南针偶尔会因为金属或电波而受到干扰,对于手机来说最多只是定位错误,但无人机可能会因为自稳出错而直接撞墙。

  无论是人为因素也好,机械因素也好,无人机的另一痛点,就是每次意外都会造成不少的损失。手机除了电池爆炸或起火,否则很少会整台报销;但无人机从十米空中摔下来,精密的云台就会损毁。无人机失控或操作错误,很可能直接飞丢,整台报销。

  痛在用户,伤在厂商

  消费级无人机目前仍然不是个便宜的玩意,但由于无人机的上述特性,每次炸机事故也会造成不少的财务损失。尽管在炸机造成损失后,即使无人机有飞行纪录能判定责任谁属,始终消费级人机还是个很新鲜的玩意,玩家对当中技术不太了解,更容易与无人机厂商在责任谁属上出现争执。


  当中最著名的争执事件,莫过于 sb-dji.com 的站长因为飞行事故,而设立了这个 “反大疆网站”(上图),专门张贴有关大疆无人机的炸机事故,由于对大疆品牌带来不少的影响,更曾使大疆诉诸诉讼。

  在消费级无人机界别里,大疆的技术水平已经是同业接近难以逾越的程度,但当大疆的 Phantom 也会炸机时,不少玩家都会有一种 “连大疆都会炸,有那台无人机不会炸” 之叹。

  事实上,如果连大疆品牌之硬,也因炸机事故而受到影响,其它品牌就更难以幸免。


  因此,不少具规模的无人机公司在遇上炸机事故时,在责任判定上很多时采以更保守的策略。昊翔相关人士向爱范儿透露,他们返厂报修的无人机,当中有 20% 确认是用户人为操作造成,而其余 80% 难以判断责任谁属,由于要以用户体验为主要考虑,就宁愿由昊翔自行承担。

  而零度姚本超也表示,部份用户明明是人为操作错误,也会坚持 “我不管呀,你赔我呀” 的说法,他们也必须按个别情况协调,例如降低甚至免除维修费用。他们也会有在不能判定责任谁属的情况下,直接默认为 “厂商责任” 而提供售后服务。

  上述的各种售后事故和方案,事实上对无人机厂商带来不少的压力。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无人机厂商售卖一台无人机时,其实他们的成本是是 1.7 台的无人机──多出 0.7 台无人机,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报修成本。

  厂商的防炸机对策

  考虑到炸机事故会对无人机厂商的品牌和售后带来压力,近年厂商也积极的考虑如何降低炸机事故。然而,除了全新的自动避障等黑级科技之外,其余各种防炸机的对策,本身也会替无人机厂商带来压力。


  最常见的防炸机策略,无疑是透过增加冗馀备份来改善安全系数。

  大疆的新一代 Phantom 4 采用了双指南针模块和双惯性测量单元 (IMU),而零度探索者和小米无人机亦采用了双指南针模块设计,当其中一种模块受到干扰,另一组模块就能即使接管。更有什者的是昊翔的 Typhoon H 由以往的 4 轴设计改为 6 轴,在其中一个电机出状况时,仍然可以稳定飞行。

  然而,所谓的冗余 (Redundancy) ,其实就是指在机器上加入备用配件。本来这些配件本来是 “多余” 的,加入这些部件并不会改良用户体验,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可能只有 1% 的意外率,再降低 0.5% 而已──对厂商来说,加入冗余备份很可能在 99.5% 的情况下只是虚掷金钱,徒增成本。


  诚然,近年大量公司投身无人机市场,不断的推出廉价无人机来抢占市场,无人机的售价不断往下试探。但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却不断的要为了安全考虑,增加生产成本,将会为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说无人机的冗馀备份尚算是产品的卖点,还可以用来留住用户;相比之下大疆向爱范儿表示,他们更会在线上线下的渠道,用大量精力去普及安全飞行知识。无疑,教育用户如何安全飞行,是最釡底抽薪的安全措拖;但大疆所付出的这些努力,并不一定能留住客户,用户未来要买其它的机器,一样是管不着。

  售后将是无人机的另一门槛

  无疑,消费级无人机是目前在 VR 以外的另一热门新创产业,不少初创公司都急于投身这个新的蓝海。但是,这个蓝海近年也淹死了不少创业者。

  所谓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是真金。消费级无人机初创团队最初面对的门槛:包括如何稳定的飞行、确保足够好的无线信号、提供最优质的航拍质素,全是是技术上的活。

  但随着无人机愈来愈普及,售价也愈来愈低,会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加、以及愈来愈多的小白用户加入,无人机炸机率也会随之而上升。炸机所带来的品牌影响、售价压力和财政负担,可能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带来新一波的腥风血雨,淘汰那些有足够技术、但没足够实力的厂商。

  本文由庄伟宏和麦玮琪合力完成,麦玮琪负责本文的采访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