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染斑竹湘妃怨

 燕山石头473 2016-07-19

泪染斑竹湘妃怨

晋 王象《群芳谱·竹谱一》载:“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其斑如泪痕。”这里有个神话故事“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泪下沾竹,文悉为之斑”(南朝梁任《述异记》)。

这个动人的故事,这个充满幽怨的斑竹,为历代文人墨客诗词所描述,无不令人唏嘘。

唐 韩愈《送惠师》:

 “斑竹啼舜妇,清湘沈楚臣。”

析:娥皇、女英与诗人屈原二者联系在一起,使人腕叹!

唐 刘长卿《斑竹》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析:睹竹思人,发的还是幽怨之情。

宋 梅尧臣《斑竹管笔》

翠管江潭竹,斑斑红泪滋。束毫何劲直,在橐许操持。欲写湘灵怨,堪传虞舜辞。蔚然君子器,安用俗人知。

析:湘妃竹制君子器,此笔当有灵气

唐 杜牧《斑竹筒簟》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析:先是把斑竹剖成片,制成席,然后再卧其上,确实不忍。

唐 汪遵《斑竹祠》

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析:真情自流露,非为有所图。

唐 无名氏《斑竹簟》

龙鳞满床波浪湿,血光点点湘娥泣。一片晴霞冻不飞,深沈尽讶蛟人立。百朵排花蜀缬明,珊瑚枕滑葛衣轻。闲窗独卧晓不起,冷浸羁魂锦江里。

宋 陈愿《斗起亭》

乞得雨初霁,登临一解颜。自携斑竹枝,来对白云山。月色朦胧里,溪声远近间。相留且盘礴,莫惜夜深还。

宋 甘同叔《鹅翎山》

俗谓鹅翎未必然,娥英恐是古时传。溪声流尽苍梧泪,斑竹林中闻杜鹃。

唐 元稹《奉和窦容州》

明公莫讶容州远,一路潇湘景气浓。斑竹初成二妃庙,碧莲遥耸九疑峰。禁林闻道长倾凤,池水那能久滞龙。自叹风波去无极,不知何日又相逢。

唐 许浑《过湘妃庙》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宋 华岳《寄王清之》

封书汉上寄清之,却恐清之汉上归。千里谩怀明月共,寸心常伴白云飞。湘妃有泪能斑竹,周士无心恋采薇。安得一缄飞海峤,与兄联辔上淮淝。

唐 李嘉《裴侍御见赠斑竹杖》

骚人夸竹杖,赠我意何深。万点湘妃泪,三年贾谊心。愿持终白首,谁道贵黄金。他日归愚谷,偏宜绿绮琴。

唐 李益《山鹧鸪词》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

宋 王遵《题黄陵二妃祠》

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妫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证汲书讹。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唐 李端《晚次巴陵》

雪后柳条新,巴陵城下人。烹鱼邀水客,载酒奠山神。云去低斑竹,波回动白。不堪逢楚老,日暮正江春。

宋 曹组《闻鸠鸣有感》

鸣鸠一声斑竹林,怀远感时惊寸心。却忆南园春半夜,荠花如雪草初深。

宋 张耒《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唐 孟郊《闲怨》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唐 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斑竹岩》

苍梧在何处,斑竹自成林。点点留残泪,枝枝寄此心。寒山响易满,秋水影偏深。欲觅樵人路,蒙笼不可寻。

唐 李涉《湘妃庙》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宋 魏野《谢益州司理刘大著寄惠筇竹杖》

虽胜斑竹与红藤,绝远羸躯岂易凭。争得化龙归锦水,老身骑去见心朋。

唐 贾岛《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

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似湘妃泪尽时。

唐 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这是刘禹锡拟民歌体之作。诗中叙写舜帝与娥皇、女英二妃的故事。这个生离死别的故事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因而诗人也着意渲染其忧思伤感、哀怨凄凉的情调。作者充分利用潇湘地理风物,婉转复沓,深得民歌一唱三叹之妙。全词借咏斑竹以寄怀古之幽思。“深夜月明”,潇湘泛舟。作者触景生情,怀古抒怀。全词哀婉幽怨,思绪缠绵,体现了梦得词的风格特色。

名家是这样评价这首词:

黄山谷《山谷琴趣外篇》:“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昔子瞻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逸绝尘,不可追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九疑怀古之作。当湘帆九转时,访英、皇遗迹,而芳草露寒,五铢佩远,既欲即而无从,则相思所寄,惟斑竹之“泪痕”;哀音所传,惟夜寒之‘瑶瑟’,亦如萼绿华之来无定所也。李白诗‘白云明月吊湘娥’,与此词之“深夜月明”同其幽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