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鼻出血

 雨润秋实 2016-07-19

小儿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在马上到来的全民二胎时代,家庭的重心进一步像宝宝们倾斜,宝宝们可都是爸爸妈妈们心尖上的肉,所以有时候宝宝鼻出血稍微量一多,家长们可担心了,赶紧就跑到医院来面露忧色的问医生,这该怎么办啊?
其实呢家长朋友们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绝大多数的小孩鼻出血都不是严重疾病造成,偶尔出血不会有严重后果,经过恰当的处理,约90%的鼻出血在短时间内能够止血,多不需要住院治疗。

一、那么我们来看看鼻出血主要都有哪些原因呢?
小孩鼻出血分为由局部因素引起的鼻出血和全身因素引起的鼻出血。
儿童常见的局部病因有:
1.各种类型鼻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鼻黏膜干燥,血管脆性增加,在排便、打喷嚏,睡眠时引发出血,或者如过敏性鼻炎造成孩子鼻痒,反复挖鼻所致。在临床上占90%以上。

2.鼻腔异物或挖鼻:2~5岁儿童喜欢用手挖鼻,或将将各种异物塞入鼻腔内,也常引起鼻出血,这种情况出血量较少,但也是临床很常见的现象。
3. 鼻部外伤:也是儿童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孩子比较好动,一旦受伤会引发鼻出血,又是甚至比较严重,出血量较大。此外,医源性外伤也易引发出血,血肿等情况。
4. 鼻腔肿瘤:以鼻咽纤维血管瘤和鼻腔血管瘤较为常见,二者确诊后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儿童鼻出血的全身因素有:
1. 血液病:是引起儿童鼻出血常见的全身性因素之一。儿童期是血液疾病好发阶段,鼻出血常常是其首发症状,所以对于反复鼻出血病人,家长应及时来医院进行血常规等血液方面的筛查,以免漏诊。
2. 急性发热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出血热、麻疹等,主要是由于高热引起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出血。
3. 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长期的偏食,是造成营养障碍、微量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如维生素C、K的缺乏都会引起鼻出血。所以宝宝们应该食物种类丰富一些。
4. 遗传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
二、鼻腔出血如何处理?
1. 烧灼法:对于出血量较小,出血点明确,或有反复鼻出血的患儿,可以使用烧灼法,如30%硝酸银,激光,微波等烧灼治疗。有时需要多次间断烧灼,在烧灼前应使用表面麻醉,减少患儿的疼痛。烧灼法是儿童最常见治疗鼻出血的方法之一,疗效也比较确定。
2. 填塞法:常见于全身性疾病或外伤等引发的弥漫性鼻出血。对于出血量较小,但出血部位无法判定的鼻出血,可以用明胶海绵、可吸收膨胀材料填塞前鼻腔,患儿痛苦较小;对于出血量较大,又一时无法判断出血部位,为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可以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前鼻腔,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在前鼻腔填塞后仍有咽部出血者,还应进行后鼻孔联合填塞,一般在儿童多能达到止血的效果,但此方法建议填塞不要超过72小时,否则患儿有很大的不适,同时还需要抗感染治疗和原发病治疗。
3. 血管结扎法:对于上述处理仍反复出血,或外伤引发的大量出血,或在鼻咽血管瘤手术前为防止术中过量出血,可进行相关血管的结扎。
4. DSA血管栓塞法:是介入治疗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对于后鼻孔鼻咽部不明原因的大出血具有明确诊断和治疗的作用,需要慎重对待。
总之,对于鼻出血的止血,目前主张在止血前或止血中采用在鼻内镜下操作,先找到出血点,再进行相关止血,既微创又直观,在临床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预防措施

 由于儿童鼻出血绝大多数是由鼻腔干燥、黏膜糜烂引发的,而这种情况与孩子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中医上所说的“内火”大引发的出血,多为这种情况。所以平时应该多吃蔬菜,尤其是多进食粗纤维、多喝白水。少零食、不能用饮料替代水白,排便要一天一次,定时,并不能干燥。平时不能挖鼻,减少对鼻黏膜的损害,积极治疗鼻炎等相关疾病以及全身慢性疾病,祛除发病因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