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映潮: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练好三项基本功

 石狮子 2016-07-21

余映潮: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练好三项基本功  

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业务上都应练好三项基本功: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自己不贻害于人。
 
        一、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
 
        教师必须有耐心训练自己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
研读教材一定要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要立足于自己的勤苦钻研。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细细地咀嚼,都要深深地钻研,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求教学中的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有一定深度的赏析与品味,会使文章的文字学的、语言学的、文章学的、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等方面精美的手法、丰美的意蕴,都显现于自己的面前;这些“独特的发现”正是具备功力和思维灵活的表现。
教师读好了教材,读透了教材,读出了教材的味道,就给学生带来了教学的福音。

二、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法的基本功

教学手法,就是让课堂教学在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能够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技巧或方法。
 
      “教学手法”四个字能衡量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凡教学手法贫乏的教师,都无法艺术地生动地有效地驾驭课堂。可以说,没有或者少有教学手法的运用,就没有科学的艺术的课堂教学。
        为了适应在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着力研究一些常用的基本手法。如:朗读式手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参与这种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
        学法式手法:以课文为学法实践的载体,强调学生的自学,突现学习方法的训练。
        讨论式手法:读读议议、议议读读,用边读边议、边读边说的方式理解、品读课文。
        情境式手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恰切的虚拟情境中进入角色,开展学习活动。
        赏析式手法:用美点寻踪、妙点揣摩、妙要列举的方式,由学生对课文中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描写方式、词语句段等进行自主的合作的阅读欣赏活动。
       讲析式手法:这是教师的精讲、美讲,以深入文本,解决难点,突现美点,解析规律,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和知识的宽度,手法高妙的语文教师,教学效果一定高人一筹。

三、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考试,是体现国家与政府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的一种特别方式。
        中考与高考,是一种政府行为。所以,当教师的必须而且应该具有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本领,这一定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着精深的学问。“磨练”我们的要点有三个:
        1.如何精于考点提炼
        2.如何善于训练指导
        3.如何巧于计划安排
        此三个要点,每一个都可以让我们升华认识,优化做法。深入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真正尝到科学备考的甜头,而我们的学生,也就有可能离开辛苦无边的“题海战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