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支架不是你想放、想放就能放!

 中医师郭绍伟 2016-07-21


见多了不想放支架的,实际上,求着要放支架的也不罕见!


作者:陈瑞锋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小A是我的病人,35岁,因当地冠脉CTA显示冠脉有狭窄,来我这里查了冠脉造影,显示冠脉临界病变。因为他太年轻、又为临界病变,且描述的症状不典型,我决定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这一决定的结果就是,小A不厌其烦地找我,“说服”我为他放支架:


小A:大夫,我的狭窄严重吗?

我:临界病变吧,可以先保守治疗!

小A:那是不是吃药可以治好?

我:吃药可以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但是已有的狭窄基本不可逆转!

小A:那是不是早晚要放?

我:假如你一直都在,理论上迟早要放!

小A:早放也是放、晚放也是放,早晚都要放,不如现在放!


到了后来,小A甚至托人找我要求放支架……


这事儿说来滑稽,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甚至作为心内科的大夫,谁没曾遇见过一两例类似的患者呢?


说句老实话,心内科医生听得最多的话,其中一句就是:“大夫,我的狭窄严重吗?能不放支架一定不要放支架!”不知您的患教一般怎么做,反正作为大夫,我本人确实是这么觉得的!


但至于不放支架的原因,也有它的讲究,即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支架不是你想放,想放就能放!


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影响着支架的植入呢?


一、不够标准,不必放


道理很简单,狭窄不够重、或狭窄血管太小,这些都不是植入支架的适应证。因此,通俗来说,也不是所有的狭窄都需要放支架。


放或不放支架的标准由症状和相关辅助检查的结果决定。当医生表明你不需要放支架时,亲,请停下你追求支架的脚步!


二、病变特殊,不该放


不该放的背后,是治疗方法选择的问题。举例如:病变复杂的严重的三支病变、病变位置特殊的真分叉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其不放的原因正是由于,病变的特殊使得“支架植入术”的实施效果较差、或同搭桥相比获益太小。


三、合并其他问题,不敢放


这里的“不敢放”不是胆子小,而是指如果放置支架,可能引起比保守治疗更为严重的后果。


比如部分患者血小板减少合并有冠心病,或消化道出血合并冠心病、急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等等,其实质是支架植入术后引起的更为复杂的结局所致。


四、技术限制,不能放


比如有些患者适宜植入支架,但由于病变复杂,支架放不进去。这里的“复杂”指的是支架植入需要的技术或操作比较复杂,比如严重的迂曲病变、严重的钙化病变,或慢性闭塞病变等等。


此时如果采用内科介入的方法开通血管,其好处远远大于搭桥,但由于病变的复杂使得支架放不进去——这里“不能”的实质不是“不用、不敢、不该”,而是受限于技术。


当然,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其他原因,比如牵涉到人文或其他原因的支架手术不能实现等原因。但医学始终是存在限制的一门学科,不是医生想怎样就可以怎样的——如果真的是那样,支架,岂不是想放就能放?


所以说啊,有时候真不是咱医生不给力!支架真的不是你想放,想放就能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