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灈锦江

 wseyjf 2016-07-22

之十三                 灈锦江             陈国珺

在荣昌城区坐车北上,几十分钟后就到了北端的吴家镇。在经过吴家场镇旁边有一段屈曲之河,在古时候曾经被称作瞿锦江,现在当地人都把它叫作小河沟,官方则把它称作小清流河,而整个这一条河古时则称作始龙溪。

这灈锦江的来历却与我国唐代一位大诗人有关。相传在公元(811)元和六年春,贾岛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年),贾岛三年考满,迁任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  他到任后,曾组织讲学。政务之余常去南楼(南门外过街楼1958年拆除)读书作诗。曾写出《夏夜登南楼》诗: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此外,还有《寄武功姚主簿》、《送裴校书》、《送僧》、《原上草》、《咏怀》等诗篇,均为贾岛在南楼写成。     

到公元840年贾岛来普州作司仓参军,静南已经从普州分出来82年了。静南的海棠花经过武则天的推荐和移栽京城,再由李隆基酷爱和宣传,静南海棠独香实海棠香国等美誉传遍天下。这时的文学大家贾岛咋到普州,加上在长江县作主薄时,就曾经听过游览过静南观看过海棠花游客们的美好传言,怎么也克制不了要来静南看看海棠花的冲动情绪,于是毅然来到静南。当他一看到静南如此宏大的海棠花场面,欣然令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海棠》诗;

昔闻游客话芳菲,静南城头几万枝。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资。

以推敲著名的大诗人贾岛,在这首诗里也运用了推敲手法,把静南城头反复推敲后改为灈锦江头。这是贾岛喜欢用江、河、溪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特殊感情,比如在《登南楼》诗中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他不说岳阳城,也不说普州城,而说岳阳溪。城是人工打造之景,而江、河、溪、山则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形成的景观。

贾岛就亲自到城外实地考察研究,发现城旁边经过的这段河特别有趣。从城东边经南边这不远的路程,竟有十多处拐弯的地方,在东南方还有一个天然太极八卦图,于是,他就把这里叫作屈曲江。然后又觉得不妥,又叫屈锦江,他还是觉得不妥,最后定为灈锦江,这个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所以最后的诗则是;惜闻游客话芳菲,灈锦江头几万枝。纵使许昌持键笔,可怜终古愧幽资。意思是,很早以前就听了到静南来游览过的客人们谈论静南海棠花的艳丽和芳香,现在亲自来观看到了静南城外始龙溪经过城区的一段河的前头(叫灈锦江头)载满了海棠花,气势恢宏让人惊讶。即使许多昌州以外的其它县城投入了丰健的资金和繁重的劳力来栽种,可是到最后来还是愧对这些财力和人力,根本不能和静南相比啊。

贾岛把始龙溪经过静南城区的这一段河称为灈锦江,即盐滩井到燕子坝入赤溪口这一段,这就是灈锦江之名的起始过程。而在盐滩井及白杨湾这一带,是属于灈锦江的起始段,所以称作灈锦江头,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灈锦江边。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时间虽然过去了一千多年了,希望人们还能记住这古老的名字。

 

                                               2016-5-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