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触《父母的觉醒》之前,从没想过为人父母者会有那么多的讲究。正向作者所说,许多人以为烹饪、做家务、接送孩子等具体的养育职责就等同于和孩子共同生活在当下,我也一直这么认为。殊不知,这些具体的养育职责只是在物质、身边和心智上满足了孩子,离对孩子进行“精神喂养”还差得远呢。 好多父母甚至不会认为孩子需要被观察、理解和接纳——他们觉得听话乖巧的才是好孩子,叛逆的、犯错的就是问题儿童,应该被批评被惩罚,以强制他们走上“正轨”。但是本书告诉我们,以为人父母的优越感和自负感来评判孩子的对错是不可取的,更是不觉醒的行为。面对孩子的一切行为,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其动机。如何弄清行为背后的动机?这就需要家长努力发现孩子的本真。 然而,根据本书的理论,不能发现和接纳自己本真的父母根本无法发现孩子的本真。所以,作者在一开始就强调了父母认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真实自我的把握尤其需要抛开自负感——不能因为我们是成年人就忽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一事实。孩子虽小,但是却能表现出最本质的自我:他们富有想象力、能够轻易原谅别人、清楚知道自身需求并直接表达出来、从不将外界的评价当做行为的标准……这一切都是身为成年人的父母应该学习的。 之所以说父母不觉醒,是因为父母面对自己的孩子,不肯丢下自负感。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由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并由自己亲手抚养,所以孩子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行事做人。如果遇到教养难题,这些父母就会根据自己被教养的经历经验来寻求解决之道。而我们知道,上一辈延续下来的教养习惯有好有坏,根本不可能适应每个独特的孩子。所以在无形之中,强势的父母就将孩子的个性压抑了,父母的武断和自负往往造成了孩子童年的不快乐,并影响他们的一生。 更严重的是,有些父母在幼年时期受到了心理创伤,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便会不自觉地将童年际遇投射到孩子身上。一直以来的心理创痛使他们无法无法唤起自己的真性情,更无法拥抱真实的自己。这样的父母自然也不会允许孩子做真实的自己。因为他们本人从来没有体验过自由为何物,所以也不会想到让孩子体验自由。这类父母不相信真实自我的存在,所以既不善于约束孩子,也不善于包容孩子。他们孩子要么被宠坏、要么被过分限制自由。总之,不能圆满地生活和享受人生。 那么,做觉醒的父母是否就意味着对孩子无限地包容和接纳,而不予以管理和约束呢?也不是。本书告诉我们培养孩子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认识自己、表达自己很重要,理解和接纳他人也很重要。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与周围世界建立准确的联系并健康成长。所以,对于觉醒的父母来说,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是必要的,为孩子设置行为底线也是极必要的。 父母的觉醒,将会让教养孩子成为一场富有创造性的旅程。愿所有父母都觉醒,愿所有孩子都能在成长旅途中乐在其中。 |
|
来自: youbam0619 > 《di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