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有煜:《经方研习书系·伤寒要旨

 johnney908 2016-07-25

 《经方研习书系·伤寒要旨——御气行运话伤寒》

马有煜 著

注:马有煜为本人胞弟,借本博客一角,推荐阅读!

内容提要

作者把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总结为数篇文章在论坛相继发表。如《五运六气的任务是辨证论治》《五运六气与<伤寒论>》《气化浅说》《平脉辨证说伤寒》《千古疑案南北政》等,广大网友积极参与了讨论,有热心商榷的,有激烈争论的,妙解识珠,人才济济。在讨论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了很多精彩内容,本书是对这些内容的精选整理,对于中医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很有裨益。

       

       ——御气行运话伤寒

医之为物,在于愈病,然后名出。汉民悲罹伤寒,仲景始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于民有大功,乃有成,至宋一代,定为千古一尊。

惜五千年文明传承,大多饱经战乱散佚,医书亦不能独存。《伤寒杂病论》遂成半偈、賸义。错简断篇,令人唏嘘;宋桂之争,徒增疑惑。后世医家为彰经义、以救苍生,故有校、勘,发挥之举。《伤寒》发挥之作,蔚为大观。

古人为文,其言也微、其义也深。后世杏林诸家或承家技、或获临证,遂有争鸣之势。王叔和从从病证脉并治着手: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孙思邈则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其他如按方类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按法类证(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按症类证(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因类证(钱璜《伤寒溯源集》)、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不一而足。本无高低、对错之分,临床有异而已。

气运之说,始于《内经》七篇大论,以木火土金水五运及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运行规律,研其对自然、生物包括人体之影响。或疑为玄学,实医门之秘典,非识达之精微者不能学也。

马有煜老先生,潇湘民间中医,潜心研究气化学说数十载,自出枢机以之诠释伤寒,令人耳目一新。观其所著《伤寒要旨》,以气运带辩证,以伤寒统百病,叙中有商榷、论中有临床,细细读来,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发前人之未发,实为研究仲圣《伤寒论》又一法门,诚可期也

马老先生号益民,斯书即成,诚盼其有益于民,善莫大焉。我闻道而喜,故敢不揣鄙陋、弁弁数语以为序,愿达者斧正。

                             杏李园主人李寅  癸巳年于塞外  谨志

 

自 

我早年在重庆跟师学医。恩师蒋足鼎,时年七十岁,擅长经方治病。交代我等学徒三人:熟读《伤寒论》,学医才有根底。那时我等才二十来岁,死记硬背,觉得枯燥无味。观老师处方,常用的是真武汤,小青龙汤,五零散,桂枝汤等,又觉得刻板。但老师喜用大量的生附子,差不多每天的处方都是生附子当头,而脉案又写得简略。老师也不多讲解,只是反复叮咛:学医并不难,就是要看书。这音容笑貌,至今记忆犹新。

学医真的不难吗?难!好在有胞兄马有度给我的帮助,陆续给我讲解了一些他在中医学院学到的一些本领,我也曾到他服务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里实习了几回。尤其是当我作为知青下放湖南老家时,胞兄马有度将他珍藏的石印本,陈逊斋先生所著的《伤寒论改正》交给我保管。我在耕牧之余,捧读此书,作了笔记,实践验证,获益匪浅。所以在2011年成为铁杆中医论坛会员后,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就是以陈逊斋先生说的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为命题,第二篇就是《仲景高徒陈逊斋》,第三篇就是《陈逊斋先生的学术思想及评述》。这三篇专帖,得到广大会员的关注,我也十分高兴,于是继续努力撰稿,终于发表了以气化为基本观点的阐释《伤寒论》的一系列专帖。

还在跟师侍诊时,常有老师的朋友来访聊天,说中医的好处就在于讲究气化。那时年轻学浅,不知道什么是气化,也读不到这方面的书,只在中医学院的教科书里看到一点点介绍,对气化的要旨不明。适值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关于五运六气的的书籍才广为流传,尤其是看了方药中的《运气七篇讲解》,方悟出气化就是讲究气候和包括人在内的物候变化,是中医十分讲究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我通读了《内经》七篇,尤其是《至真要大论》之后,进一步悟出了气化与辨证论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将此揣摩已久的心得体会浓缩成章,在论坛推出了《五运六气的任务是辨证论治》。

五运六气既然是为辨证论治服务的,那么我想,《伤寒论》历来公认为辨证论治的典范,五运六气必然与《伤寒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接着推出了《五运六气与伤寒论》,尔后陆续将《伤寒论》六经的辨证论治的要旨,悉以气化来进行阐释。在发帖过程中,感觉到大家对于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还了解得少,所以又补充了《气化浅说》,《平脉辨证说伤寒》,《千古疑案南北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力作绝非一时心血来潮随便写出来的,而是经过艰苦学习,结合临证实践,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体会,根据这些才能草就成章的。在发帖过程中,受到论坛领导的大力支持,大家的表扬,当然也有质疑的,也有抬杆的,也有热心商榷的,甚至有激烈争论的,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妙解识珠,真可謂人才济济,逢此隆盛嘉会也。承蒙诸多贤达之士的鼓励,尤其是李寅贤士的推荐,和周艳杰编辑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完成此书。我想,此书若能推进气化说伤寒,则是中医界的热门话题,並能对传统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善莫大焉。值此出版之际,一并向诸位致谢!是为序。

                                    益民老人马有煜20136月于湖南邵阳

 

李寅 序

   御气行运话伤寒

医之为物,在于愈病,然后名出。汉民悲罹伤寒,仲景始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于民有大功,乃有成,至宋一代,定为千古一尊。

惜五千年文明传承,大多饱经战乱散佚,医书亦不能独存。《伤寒杂病论》遂成半偈、賸义。错简断篇,令人唏嘘;宋桂之争,徒增疑惑。后世医家为彰经义、以救苍生,故有校、勘,发挥之举。《伤寒》发挥之作,蔚为大观。

古人为文,其言也微、其义也深。后世杏林诸家或承家技、或获临证,遂有争鸣之势。王叔和从从病证脉并治着手: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孙思邈则采用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寻方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凡疗伤寒,此之三方,不出之也。其他如按方类证(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按法类证(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按症类证(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按因类证(钱璜《伤寒溯源集》)、分经审证(陈修园《伤寒医诀串解》),不一而足。本无高低、对错之分,临床有异而已。

气运之说,始于《内经》七篇大论,以木火土金水五运及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运行规律,研其对自然、生物包括人体之影响。或疑为玄学,实医门之秘典,非识达之精微者不能学也。

马有煜老先生,潇湘民间中医,潜心研究气化学说数十载,自出枢机以之诠释伤寒,令人耳目一新。观其所著《伤寒要旨》,以气运带辩证,以伤寒统百病,叙中有商榷、论中有临床,细细读来,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发前人之未发,实为研究仲圣《伤寒论》又一法门,诚可期也

马老先生号益民,斯书即成,诚盼其有益于民,善莫大焉。我闻道而喜,故敢不揣鄙陋、弁弁数语以为序,愿达者斧正。

                             杏李园主人李寅 

                           2014年6月于塞外谨志

                                

目录

第一部  运气与《伤寒论》

第一章  气化浅说

第二章  五运六气的任务是辨证论治

第三章  五运六气与《伤寒论》

第四章  千古疑案南北政

第二部  伤寒要旨

第一章  平脉辨证说伤寒

第二章  六经总纲说太阳

第三章  燥化为病说阳明

第四章  说说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第五章  湿化为病说太阴

第六章  水火相争说少阴

第七章  千古疑案话厥阴

第三部  经方以不加减为贵

第一章  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

第二章  仲景高徒陈逊斋

第三章  陈逊斋先生的学术思想及评述

  黄芪桂枝五物汤

马有煜:《经方研习书系·伤寒要旨——御气行运话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