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111】

 lyj722 2016-07-26

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我国冬季竞技体育的长足进步,冬季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2014年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 2022年冬奥会再次把我国冬季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上了冬季体育发展的议事日程。2012 年,索契获得第 22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不仅因其具有先天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及俄罗斯强大的冰雪运动积淀,其悠久与深厚的冰雪运动底蕴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通过不断的比对、参照以往各国成功举办各种国际、洲际大型冬季运动会的经验发现,加大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建设、注重国家冬季文化传统的培养对于成功申办冬奥会、加快冬季体育运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链的提法最早出现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链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



1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内涵

体育文化概念可大可小,总体来说,体育文化指的是体育运动本身所涵盖的、围绕体育运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不同于传统冰雪文化产业,冰雪文化产业是以冰雕雪雕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文化传播与开发,是冰雪艺术与民俗文化结合的产物; 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主要是以冰雪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文化传播与推广,是冰雪文化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也可称为冬季体育文化产业链,目前尚未有一个准确定义和说法,而且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究竟是体育产业的范畴还是文化产业的范畴事实上也一直存在着争议。

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分析与比对认为,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一个融合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等内容的复合概念,参照体育产业、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链的定义及内涵后,在这里可以对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下一个定义: 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在拥有冰雪项目和冰雪文化区域内,以冰雪文化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为链核,与相关产业的企业以产品、技术、资本等为纽带结成的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它主要指的是冰雪文化制造与传播的整体过程,包括文化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具体包括赛事文化、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网络文化、旅游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教育行业文化等。

根据国外冰雪体育强国发展经验和结合国内冰雪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以冰雪体育休闲旅游业和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文化为主导的产业,特别是精品赛事文化,只有带动体育制造业文化、新闻传播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教育行业文化、广告及会展文化等“外围产业”文化,拥有较多的国际精品冰雪赛事,才能真正带动冰雪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

 2. 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对于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提法有一定争议,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是围绕冰雪体育运动展开的,由冰雪赛事文化、旅游文化、宣传与传播文化、教育文化等多方面组成的产业联合体,而且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作为产业链条的部分企业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其突出表现就是还没有形成优质的主导产业。作为产业链整合的前提就是存在一家具有核心技术或者掌握着下游企业所必需的生产原料和技术的企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中还没有该类企业,目前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以冰雪旅游文化和赛事文化为主导产业,而旅游和赛事文化均由各省市旅游局和体育管理部门统一主抓

管理,作为产业上游的研发产业,主要是跟赛事和旅游有关的服饰、用品等,中游产业主要是现有的旅游和赛事等,下游主要是配套的各类衍生服务和附加值产品等,支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条件都有所欠缺,产业虽有一定关联性,但产业核心价值不足。

2.1 冰雪旅游文化产品影响力欠缺

目前,我国的冰雪旅游文化活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旅游部门主办,既有传统旅游景观文化,也有现代以冰雪为主题的赛事文化等,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北京、河北等地。

从赛事组织和参与的程度上来看,我国承办的冰雪体育赛事在数量上并不多,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滑雪、越野滑雪、冰球等比赛上,举办赛事的层次与北欧等冰雪强国还有差距,虽然我国也举办过一些冬季世锦赛和大奖赛等赛事,但是举办的频率较低,这与我国冬季运动项目的发展程度和国家冰雪传统有很大关系,而且目前我国国内的冰雪赛事的门票销售形式主要以赠票和团体购票为主。

长期以来,受到我国冬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率及影响力的制约,冬季体育赛事所能吸引人们关注度有限,直接导致其在门票、转播权等方面不具备盈利的优势条件。赛事组织者、

投资者的目光更多的集中于某一项目所能获得的既得利益,而忽略了冬季运动项目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商业力量。

2.2冰雪体育赛事宣传与推广力度不够,影响力欠缺

在我国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中,缺少有竞争能力和开发实力的体育中介公司,这严重制约了冰雪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开发。由于没有与其他部门如电视媒体等进行沟通的专业机构,给赛事的宣传与推广造成很大的难度。与国外冰雪赛季期间赛事宣传收取的高达千亿元的转播费用相比,虽然近几年冰雪赛事的转播率逐年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承办的赛事级别和群众接受范围的限制,电视转播收入与其他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相比,收入较低。同时,由于受到我国体育赛事资源长期被计划管理的影响,封闭保守、脱离市场、盲目的计划经济思想还制约着我国的赛事管理。事实上,部分的赛事组织者在赛事的商业开发中,不愿与专业赛事运营团队合作,更不愿由其制定详细的赛事包装推广计划。赛事组织者们常常需要自己找赞助或等赞助,进行销售与推广,而作为赛事组织者本身,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很难对赛事进行全面的营销,这种行为不但使赛事商业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又造成了精品赛事资源浪费。

2.3冬季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欠缺

历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场地限制、安全因素等在冬季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这里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学校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展与培养,二是社会培养基础,三是专业运动员队伍等后备人才的培养。

冰雪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校教育方面,2014 年国家建立了多所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地方也建立有省级与市区级体育传统学校,东北三省多所中小学以冬季项目为主抓项目,着力培养冬季文化基础。目前,在我国学校中开设冬季运动项目的地区有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新疆、北京等地,而且由于经济条件、安全因素、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冰雪项目的比重并不高,小学及中学阶段开设了冰雪游戏及冰上运动,在大学阶段,北方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滑冰和冰雪游戏等项目,达到了一定的普及效果。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大部分学校对冰雪运动的开展不够重视,致使运动时间和效果很难得到保障,在学校完成运动项目学习的比重并不高。

3. 结论

( 1)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并未完全建立; 以冰雪旅游文化和赛事文化为主导产业,支撑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条件都有所欠缺,产业虽有一定关联性,但产业核心价值不足。

( 2) 现有的冰雪体育文化以旅游文化和赛事文化为主题,旅游文化特色鲜明,但产品单一,赛事文化发展迅速,但缺乏精品赛事和明星球员; 赛事宣传与推广传播影响力欠缺;

( 3) 在冬季体育文化教育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基础教育缺乏,相关俱乐部未形成规模效应,影响范围较小。

4.

( 1) 冰雪体育产业链的打造必须建立文化品牌,增强冰雪体育文化的特色化与品牌化建设。要提高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除了继续坚持打造以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和冰雪竞赛表演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之外,还要大力挖掘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品牌建设,可以考虑不同地域的特色,增强文化的创造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 2) 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冰雪体育文化实情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针。任何对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夸大其词和拔苗助长的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要正确认识我国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实情,充分掌握我国现有的冰雪体育文化产业的场地、人才、市场、消费、企业、俱乐部、文化活动等资源数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不盲目求快。

( 3) 以区域合作谋求长远发展。各地政府应加强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聚区,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竞争大于合作的现状,注重文化宣传和传播路径。

总之,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链的发展还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要想使冰雪体育文化真正产业化还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只有重点培育、个性发展、特色经营才能真正使我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

 (作者:姚小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