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续发热一年,您会怎么治?

 陈鑫医师 2016-07-26
明医公开课第93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汪剑
编辑/胡鑫 校对/李邦源

导读:无明原因发热一年,您临床中遇到过吗?今日我们就来看看,汪剑老师如何使发热一年的病人,两剂而愈。
        临床有一些慢性发热性疾病,西医治疗颇为棘手。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却大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经常有中医名家医案报道,某某病人长期发热,某某名中医运用某方,立见收功等等,并作为典型医案加以宣传,似乎神奇万分。实际上,中医治疗慢性发热并不神奇,谨守病机、辨证论治而已,只要找准了病根,紧扣病因病机,一般可见神效。

        笔者曾治疗一慢性发热的患者。患者为一刘姓中年男性,云南曲靖人,发热一年多,加重三个月,曾求诊于省级三甲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未查出病因,治疗当然亦无效,且逐渐加重。近三个月以来每天下午到傍晚发热症状加重,伴轻微恶寒,体温也不高,在37到38摄氏度左右,发热时但觉全身无力。病人有一朋友为云南省中医院眼科医师,为笔者同事。因此2014年9月,病人经省中医院眼科医师介绍,来我门诊处求治。
胡编:看似患者发热不是一个很厉害的疾病,但这种长期的发热,对患者不光是身体上的折磨,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作为医者,更应当以自身高超的辨证水平,为病患解决疑难。

       患者就诊时精神非常差,神疲乏力,面色青灰晦暗。主诉 发热一年多,加重三个月,伴乏力神差、轻微恶寒, 每天下午傍晚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腻,诊其脉则沉弦细滑而无力
        
        此例病人显然为气虚发热,由于病情日久,伤及脾胃,并夹湿邪而已。若不加辨证,中医给予清 热,西医给予消炎,恐怕非但不能退热,反而更伤脾胃,困阻邪气,病情治疗更加无望,这也是之前患者多方求治无效的主要原因。

        于是笔者严格根据患者病机根本,虽见发热,亦投干姜诸品,处以理中汤合三仁汤加减,其中三仁汤方中将寒凉之味或删或减。

方药如下:
干姜15g     生麻黄8g     党参20g     炒白术15g
茯苓20g     柴胡15g       桂枝15g     杏仁12g 
苡仁30g     白蔻12g       法半夏12g 厚朴15g 
滑石8g       青蒿12g       桔梗12g     炙甘草6g

        服上方两剂后,病人困扰一年的发热即退,面色也明亮了很多。后以补中益气汤、理中汤数剂等加减善后,即告痊愈

        按语:患者发热一年,加重三个月,多方诊治无效,在临床上确为疑难病证。但病虽疑难,也必然有一个病因病机,也就是说必然有一个导致发热的病根。临证之时,不管其病情有多严重或者多疑难、复杂,只需针对病根辩证施治,病根松动了,必然收功。本例病人,笔者以理中汤加茯苓温中理脾,以三仁汤去通草、竹叶化湿宣畅, 以麻黄汤、桔梗等透邪,以柴胡、桂枝、青蒿辈转利枢机,故两剂退热,扣中病机,即见效神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