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晗:再光鲜的人生路末端都指向——找个男人?

 指间飞歌 2016-07-26

2016-07-25 17:53:12






我的母亲曾经任珠三角一个三线城市的村幼儿园园长许多年,当时园内的幼师都是些比我小几岁的年轻女孩子。

母亲时不时我跟说起她们的事情。

最常说起的是恋爱,哪个女孩子找了个对象,对象如何,对她好不好。恋情通常过不了一两年就以结婚结尾,有的回老家,有的跟男朋友开店开小公司,或者搬迁到别处。

面对这种辞职母亲会很惋惜,但因为幼儿园工作环境以女性为主,也缺乏内部消化的能力,除了接受也没有别的办法。

这时这些小幼师也多半还是二十出头,二十四结婚算年纪很大了,但总体都比我要小。我对她们的生活缺乏想象力,母亲跟我说起时,我多半只能干巴巴感慨一句,那么快,那么小。

我还曾经跟着一任男友去开发区的某饭店看望他在那里工作的老乡。

男生二十出头,已经是饭店的烧腊主厨。饭后我们去他的宿舍玩,上下床每人床上支个小桌板,放台笔记本电脑跑着网络游戏。期间同他一间饭店做服务员的女朋友跑过来,跟他要走脏衣服去洗,一问才16岁。

那一任男友还有一个表妹或堂妹,也是外出做了厂妹,三两年就和厂里的青年先孕后婚。我们见过一次,她手里抱着个婴儿,自己还是个没长开的小姑娘样子。

这些女孩子完成义务教育(有的可能都没完成)到结婚之间,时间短得让我吃惊。她们就像被什么追赶着一样,迫不及待地找男友、结婚、生孩子。


但母亲和那个男友对我这个感慨的回应十分简洁且一致:不然还能怎么样呢?母亲可能还说了些类似“她们不像你”这样的话。“不像我”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受过高等教育,在大城市有一份文职工作这些点。

可我并不能同意以阶层来作为差异的解释。

因为事实上像当时的我那样的城市白领女性,生活的轨迹本质上和厂妹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确实似乎是所谓现代独立女性的主体,主动或者半主动地追求符合自己意愿的生活,住在距离市中心更近的小区出租房里,平常去着比较不同的消费场所。但我们其中绝大部分,内心依然坚定地相信自己“最终是要找个男人的”。

再精彩的经济独立独身生活,如果不以一份由“终身的爱情”引领的婚姻作为终点,则难以想象未来去往何方。

虽然身为阶层更高的女性,理论上有追求更丰富人生的可能性,但事实上未来并没有因此大大丰富多少,只不过是在被“那些东西”追进终点之前,有一个稍长一些的“豁免期”。

之后生活的轨迹一样是扎扎实实扎进一个二人世界、未婚先孕(或者相反)、结婚、做工、照顾孩子、给某个男人洗衣服……过几年后,当彼此带着孩子疲惫地碰面,可能发现这种所谓的阶级差异都是幻觉。

至于其它的人生可能性,与其说是放弃了,不如说根本在想象力范围之外。

因为“女人是感情动物”、“女人需要爱”,总之女人过去和家庭捆绑,如今和现代爱情与家庭一同捆绑,所以关于人生,女人没有其他办法。

基于这种粗暴捆绑而发散开来的,关于女人和爱、情感、恋情的讨论之多,简直多得远远超过必要性。

公众号有许多都在推送面向女人的爱情箴言和故事,多少感情咨询;APP中但凡和女性有关的社区一定会被感情讨论充斥;门外任何一家报刊亭,浏览一遍女性杂志,内容除去时装化妆,就是各种感情故事,恋爱经,以提升恋爱运等为目的的指导……

爱情当然是美的,关于爱和其他任何人类感情的好的讨论当然是永远不够多的。但是身为女性,一生中放在恋爱上的讨论和精力,真的太多了。

明明已经有能力工作自给自足甚至支援父母兄弟,不再被禁足可以去图书馆博物馆画廊等各色地方,每天能与家人之外的很多人打交道,但却依然花费精力在研究如何早嫁和驭夫术上。

拥有了网络,却用来向情感专家们信箱里投一封封信,求问如何挽回莫名其妙的爱人。距离女性被关在家门内的时代已经百年的当今,我们早已不至于要闷头被指做陌生人的妻子,但拥有了更多能够投入精力的机会后,依旧坦然地选择把大部分生活放在恋情痴缠中 。

这当然不是什么天性使然。

实际上70年代的发展心理学综合研究就发现,根本没有多少研究结果支持男女有别的观点。

男人理性女人感性,男人好勇敢拼该外闯,女人心细胆小恋家庭,男人擅长看地图女人擅长交际……

这些广为流传的所谓男女天性差异,在科学上大多根本站不住脚。2015年美国的一项神经研究再次确认,人们的大脑是混杂不同特征的马赛克拼图,根本不存在男女两种大脑。

不存在男女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性,也不存在女性天性以爱为生这回事,它是在出生后,被不知不觉间种进我们身体的。

男女最早被区分对待的,除了衣服就是玩具。

男孩子玩汽车积木打仗,女孩子玩娃娃和过家家。而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木类游戏能培养孩子的空间识别能力,并对他们学习数学原理有所帮助,而洋娃娃能培养孩子体会他人感情的能力,过家家游戏则能帮助孩子发展早期语言能力。

选择玩具的可能根本不是孩子自己,因为婴儿是没有性别偏好的。

是在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后,根据外界对自身行为的期待,非完全主动的进行了性别偏好选择。而玩具可能导致的能力发展差异,仅仅是之后一系列性别塑造的开始。

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女孩子暴露在更多的粉红色物品中,被大量倾销以恋爱为主题的故事,被给予以营造梦幻氛围为主要目的的玩具,长大后这些玩具便“变成”了上百集的爱情电视剧、随处可见的速食爱情小说。

过程中,女孩子被家庭和这些故事中的规则教导:要温柔、注意外表、被鼓励对爱、柔情和关系、家庭投以最大限度的关注。而与此同时,男孩子们的顽皮粗莽被表扬为勇气和闯劲,他们被更多的教导去更大的世界,要有一番作为。

英国的一项观察实验发现,在博物馆,女孩子向家长提物理问题,比男孩子提问得到的认真回应更少。

这样潜移默化的差别教育所引向的“找个好男人,做个小妻子”的未来,甚至也并不会像妈妈姨婆说的那样轻松幸福。

所有人都公平地处在同一个世界,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所有人都同样平等地承担生活的重任。

家务是女人在工时之外不被认可的工作,这已经几乎人尽皆知。偶尔有一不小心闯进传统男人世界,在工作上有成就的女性,得补不到足够的支持,又违背一直以来的心愿,也觉得非常难熬,进退皆苦。

我们从小到大所听过的关于女人的句子,大概只有“做女人苦”一类的诉苦,才是真相。


差别养育所造成的未来,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所说:

“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当然,在这场面向女性的大型终身恋爱引导教育中,被排除出去的男性也未必更幸运。他们被硬塞了“闯荡一番,做出一番事业”的另一条道路。

话到这里让我觉得很难结尾,因为作为一个单独的人,要应对这种结构性的庞大不平等,并没有什么轻易而且直接的建议可以给出。反过来,实际上途径又无处不在,唾手可得,充斥在周围,遍布在手机流量的另一端——知识。


*文章配图来自flickr.com


作者简介:

柯晗

兰卡斯特大学心理学博士候选人,科普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