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红楼梦》里的人物(165):子建

 宛平2008 2016-07-27

《红楼梦》里的人物(165):子建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曾为陈王,谥号思,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尊为文章典范。

       曹植自幼聪慧过人,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等。十五岁随父东征淳于(今安丘东北),十六岁北征柳城(今辽宁朝阳),歌颂武艺高强的爱国青年英雄的《白马篇》就是此间曹植随父征战的写照。十七岁随父南征刘表至新野,后随父与孙权大战于赤壁。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邯郸临漳县)所建铜雀台落成,召集一众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一挥而就,援笔立成,头一个交卷,写出了文采飞扬而致千古流传的名篇《登台赋》。次年又随父西征,屡建战功,建安十九年(214年)被封为临淄侯。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曹植的弟弟曹丕继位。曹植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次年,曹植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当年七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是年作《野田黄雀行》,抒发朋友遇难而又无力援救的愤慨,意象高古,语言警策。

        黄初三年(222年),曹植封鄄城王。在此期间,又写下著名的《洛神赋》,以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梦幻的境界,描写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但终因“人神殊道”无从结合而惆怅分离。《洛神赋》在古代辞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次年,曹植徙封雍丘王。太和六年(232年)改封陈王,当年十一月病逝,葬于东阿鱼山。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写道:“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因此,曹植亦成为《红楼梦》里的人物,借神仙之口,讲的是曹植的才华,与潘安、西施、卓文君三人相提并论,均属于佳人才子之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