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由于供求关系的逆转,住宅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外的地方大多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开发商们遭遇住宅寒冬,所以一直希望可以找点啥创新的东西可以刺激刺激销售。 房地产P2P的利率比起银行的按揭贷款一点优势都没有,地产抵押贷款又不能直接刺激住宅业务的销售,聪明的开发商们想到了从首付下手。无奈市场反响平平,比如陆金所的首付贷款产品,上次问了某个行业专家透露了下,试运营半年也只成交两笔。 房地产众筹哪家强? 纵观中国市场,目前打着众筹概念的房地产项目颇多,其中不乏一些“伪众筹”,容狐狸帮你们一一抽丝剥茧。以下探讨中国市场房地产众筹的三种模式。
这个模式特别的……有!创!意! 万科向客户众筹意向金(1000元起投),交了这笔钱之后呢,你就可以拥有参加众筹拍卖的权限了。当众筹的金额达到目标金额54万后,将转入下一步—— 开发商以低于市价的底价(和目标金额一样为54万)进行在线拍卖。交过众筹意向金的同学们开始开始拍房子了。 拍卖结束后,成交价超过底价的部分(若以80万成交,则超过底价的部分为26万)将被当作投资收益按比例返还予缴纳意向金的客户。 mmm...
这个案例好玩很多! “冯仑?哦哦哦我知道是那个写黄书的嘛!” “那是冯唐……” 冯仑大叔作为大名鼎鼎的万通地产老大、也是很有名的思想家。他喜欢做的事情除了搞搞地产写写书之外,也很喜欢炒概念,比如提了很多年都没有搞起来的“立体城市”,比如这个神奇的网站“自由筑屋”。 一般的住宅项目嘛,都是先开发好,然后就做销售,是产品导向而不是用户需求导向地在做项目。自由筑屋的概念呢,是由购房者提出购房需求,然后找到自己亲朋好友一起团购(定制友邻),甚至可以参与住宅项目的定制(通过票选、挑刺优化等形式参与设计、户型、装修、公共空间、选择物业公司等环节),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与未来友邻提早熟识。按需建房之后再收钱,多贴心啊。 听上去是不是很不靠谱? 没错!所以他们Beta版本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改版转型了……连Logo都换了开始做房地产团购+开发商众筹……(你们可以看看Logo吐吐槽)
灯灯灯登,真正意义上的众筹出现了。 平安旗下的平安好房曾经推出过一个“海外众筹”的项目,媒体曾经大炒过。它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众筹。 以下是它的操作机制: 其实这种模式是股权众筹的一种衍生模式——通过股权众筹成立一家合伙制企业(物业持有公司),并通过它持有房地产。和REITS的感觉是不是很像! 这个项目的投资标的物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Chandler Oaks公寓等海外的房地产。收益分两份:一是租金收益(年化大概4~5%),二是出售房子时房价升值带来的涨幅(预计两年后出售,大概收益20%)。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选择海外的房地产来进行众筹? 马后炮的分析以下:
然而据内部人士透露,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哦之前我们从XXX(某房地产中介网站)挖了个老总过来,TA以前负责海外房产业务,刚好那边有资源,忽然有了这么个idea,一撮合,这事就成了。” 当然房地产众筹还可以有很多的延伸,比如可以众筹后分时度假。也可以像RCI之类的组织弄个分时度假网络。再延展开来就是Airbnb模式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主要是因为懒不想写了)。 以上是国内房地产众筹的几个案例。下面稍微发散一下: 前文提到过,房地产众筹投资是股权众筹的一种衍生模式。通过股权众筹成立一家有限合伙企业后,其实可以代持很多权益。除了房地产外,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可以投资。3W咖啡之类大家都知道啦。 咱也可以看看另类投资里头的SWAG(Silver, Wine, Arts, Gold)。金银大多门槛也不高,不需要轰轰烈烈地搞众筹。红酒嘛我不大懂所以也不大好评论。 在这里主要想说说Arts。艺术品的众筹其实对平台的要求会很高,你要懂得艺术圈子的那一套——怎么去发掘有才能的艺术家,怎么去推艺术衍生品(画的丝巾、公仔、地毯、拼图之类周边),怎么和拍卖行打交道——因为一般的投资者根本不懂这些。 这种模式简单地一句话概括呢,就是“众筹投资画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