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第一册中的几位人物

 海淀六然居 2016-07-28

 

32.第一册中的几位人物

 

这一册所涉及的几位人物都是经常接触的老师与学生,到目前这几位除了个别人没见过之外,还都是时不时地见面的。1981年学校组织春游,到植物园卧佛寺樱桃沟赏花观景,在卧佛寺西侧休息时照了几张像回去之后冲洗出来,(那年月照相还用胶卷,数码相机还未引进来)分送给几位好友,以留作纪念。按照习惯就在照片的背面写几个字,写了之后我留了底稿,所以能查到。我的第一本书印出来之后,送给朋友时也写几个字留念,借着印刷时就全印出来了,下面我一一介绍,看完了您就明白了。

苏波,我在教一期技工班时的学生,是力学课代表,作业极为认真、规矩,后留校任教,作辅导教师,后来到天津进修一年,又到甘肃工业大学跟班上了大三大四并参加了毕业设计,能力水平大进,富有辩才,教中专课是游刃有余了。后来担任了学校的副校长至今。

张维,与苏波同级不同班,一起留校,一起进修,性情豪爽开朗,交友广泛,极富开拓性,后离校创业,饶有成效。

宋东生,原在学校教电工课,80年代在电视上教电大课程,名声鹊起,影响广阔,是我的写作引路人,我的第一本书就是他的推荐参加了编写。后调出去了出版社、市科协等单位,在一次回学校参加校庆40年纪念时见过一面后就信息皆无了。

连仓,即于连仓先生,前边说过了就不赘述了,现住在北郊的北七家附近,经常有联系。

刘洁雅,我的七九级学生,关系极好,视为己女。究其原因,就是一个“缘”字,其父在北京铁路局当机修段的人事处长时,内人的内侄从上海铁道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铁路局,不错吧?但是太原也属北京局,后经其父斡旋,在北京路局教育处工作,现已是该处处处长。这人情始终铭记。后来,其子高考时,报志愿时几乎每天夜10点后咨询,最后定下华中科技大学并考上了,才算如愿以偿。过了四年,毕业了,要考平面设计的研究生,上了一年的补习班,报考北京理工大学的设计艺术学院。我在这个学院一个熟人也没有,据说这研究生录取很有道道,分数够了也不见得能录取。撞撞运气吧。这个学院在主教学楼11层,十二层是人文学院,人文学院的书记叫吴树静,原来的外语教师,市大学英语研究会理事,比较熟,我在他的办公室找到他,问设计艺术学院有无熟人,他说认识那里的副院长徐其敏,我请他陪我去认识一下。结果就走下一层和徐副院长认识了,我看到他的办公室内放了两张办公桌,可知是两个人在此办公,而进门右墙边放着一张大写字案子,上面铺一羊毛毡垫,摆置着文房四宝,估计是老徐和另一位用于书画创作或练习的吧,和老徐一交谈得知,是他平时练习书法之用,那就先聊书法吧,聊得差不多了,如果再继续交谈我这点书法皮毛知识就见底儿了。说考研之事吧,老徐介绍了基本情况及有关要领使我受益匪浅,正聊着时门开了进来一位中年妇女,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是个性格开朗的爽快人,老徐介绍说是副院长杨,主管教学业务,本身也是设计艺术专业的,老徐是教政治哲学并担任支部书记,又聊了片刻就告辞出来,第一次来便有不小的收获,认识了俩副院长。临走送给二位一本诗集留下伏笔。过了些日子我便带着母子二人到学院去拜访,见到了徐杨二位副院长,算作一次面试吧。刘的公子杨晓迪面相善良朴真单纯,给两位院长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只是没见到正院长杨建明,再等机会吧。晓迪还真争气,一个工科毕业的考设计艺术的研究生竟然考出比录取线高出90分的成绩,总算没白努力。最终被录取了,在答谢三位院领导的聚会上,我特邀了理工大的副校长李和章同志,他在这事儿上也帮了暗忙。那天他带了房山校区的办公室主任徐承俊,设计艺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小周也在侧作陪,我和李校长的关系比三位院长熟得多,他一进门就说上好酒!结果是喝了两瓶所谓的精品二锅头,一瓶我带的法国红酒,本来是我代考生的答谢宴,却由和章买了单,这怎么话儿说的!

我的第三本诗集的封面趁着晓迪没开学,就叫他设计了几幅,装了几本,在答谢宴吃饭之前送给了几位,也让专家鉴定考核一下这位研究生的基本功。后来,我又请北京印刷学院艺术系的主任胡杰同志正式设计了一幅,简约清淡朴素质雅,封面上的书名《今夜银河闪烁》老胡竟是采用了我写给他的信中的十分随意写的六个字,顺便请该院的程光耀处长麻烦学院自己的印厂排了一下版印了100张封面,以后自己印制就方便多了。

丁新,或丁欣,上学时是个小巧玲珑聪敏水灵的小丫头,住在北京朝阳区西草场她姥爷家,父母因故去了家乡的定县。我自认为有母亲的遗传因素,有心地善良同情弱者的特征与心态。因此,对这小丫头的今后命运多有关注,到了她谈婚论嫁的年龄时,也曾三番五次的与几个人给她介绍般配之人,最终与高她一届的留校任教的柏志强喜结连理,婚后到日本陪读并生了两个儿子。后来小柏学成回国在天津创业,她便做了全职太太,一心一意地相夫教子,也算是提前进入小康生活了吧。那年(2009年)他们的大公子高考想上北航,考了602分的不错成绩,而那年北航的调档线为604分,差2分,问我咋办?我跟北航的教务处长赵竟全认识,他给出了个主意,结果就给录取了,也算是帮了一个小忙吧。

这是差了2分的事,顺便说个差1分的事儿:有一年我的一个六四级的学生刘永荣的儿子刘鹏高考时考了419分,而调档线是420分,后来找到我问主意,我问了招生现场的人有没有没录满的学校,回复说有一个云南理工大学没招满,最后是去了云南。当时,他接到这个消息时已是子夜时分了,就立马把这喜讯告诉了他在农村的父亲,此时,他的父亲正在焦虑的等待消息。从此,这个村第一个大学生就此诞生了,您说喜兴吧,我听着都高兴。

赵阳,和丁新在一个班,永远是一副喜气的比较丰腴的女士。乐观豁达,胸无城府,坦直阳光,有一个妹妹叫赵月,在首经贸教书。其父为八一厂的导演,文革被迫害致死。赵阳有个宝贝儿子,高考分数够高职高专录取线,报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分数不够财会专业的,我在该校的朋友曾任院长助理的李老师说先报税务专业,录上了再调,最后调到财会专业,为此,她特意在牛街的吐鲁番餐厅请几个好友和我吃了一顿。在别人看起来的小事,到了老百姓这里就是大事了。这个从9岁就是去父爱的女子很是内强,我是挺喜欢与佩服她的。

刘志红,80年代我组织他们班去承德旅游,在从棒槌峰下来,过武烈河上空隙很多的木桥时,我女儿的脚崴了,这丫头不由分说背起来就走,一直背到住宿的地方,还帮助揉,特别的实在,令我们夫妇十分感动。那段“纯洁得像一张雪白的纸,热情得像一团炽烈的火,行动就是你最美的语言,在棒槌峰的归途中,我认识了你。”说的就是她。这丫头的拓展能力很强,遇事果断利索,有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儿,上了一所民办高职的空乘专业,后来费了一点周折果然去了国航,如愿当上了乘务员。

杨赛,是她们班年龄最大的女生,插过队,毕业后随夫去了美国,只要回国,这几个丫头就聚一次,关系密切。

王崧,也是七九级的学生,是班长,不到点就退休了。儿子考上北京林业大学园艺专业,她和那几个性格不同而少了来往,但她每到过年时不时的发来祝福的短信。

刘辉,是苏波、张维在甘肃学习时的同班同学,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地区,毕业后分回新疆,现在乌鲁木齐市的自治区外事办负责人。因其来北京和我们一起去过北戴河与泰山而熟悉了。之后,他每来北京必聚会,所以也把他看成我的学生一类。我去新疆出差还到他家去过。我把他在泰山“五岳独尊”巨石前的照片寄去时在背面写的一段话。前年他去朝鲜访问,回来路过北京时聚了一次,一看脸色是又黑又瘦,可见旅途上饮食的坎坷与无助。

隋惠玲,和张维是同班同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83年公派到合肥工业大学深造,上完四年本科。送别曲就是写给她的,回来后一直教机械制图,去年到点退休。全诗均是鼓励之词,用以壮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