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灭亡东林党到底该不该负责,且看东林后人黄宗羲是什么看法

 昵称27106408 2016-07-29

文/王逸风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几个大思想家。黄宗羲有一本书广为人知,就是《明夷待访录》,此书对中国专制制度反思颇多。而黄宗羲另一本《明儒学案》,因为部头太大,一般人很少了解。

《明儒学案》的撰写,其初衷多半也和《明夷待访录》类似。《明儒学案》全书62卷,分17个学案,记录了明代210位学者。对主要学者的生平、观点加以绍介、点评,并摘录了重要学者的文集、语录,从而汇成为一部重要的学术思想史,也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虽然是学术思想史,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整个明代的历史进程。

明朝灭亡东林党到底该不该负责,且看东林后人黄宗羲是什么看法

学案中所记的诸多儒者,在当时都是颇具影响的名家,可算得是社会的精英。其中有不少儒者隐居乡里,著书立说,但也有相当多的儒者同时扮演着双重身份——学者和官员。山林与官场的交织,治学与从政的结合,诠释着儒家学者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与梦想。

以王阳明为例,其事功与学问同样出色。宁王朱宸濠叛乱,王阳明不及等待朝廷指示,驱兵直抵南昌,逼迫攻打南京的宁王不得不回身救应,因此被王阳明设伏生擒。这种又能治学又能带兵的儒者历史上屡见不鲜。后世的曾国藩也是如此。立功、立德、立言是很多儒者的追求,但对大多数人而言,能有一样已经十分不易。但王阳明基本都做到了。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但与王阳明的个人胆识也密不可分。研究其学说,或许对于后世人而言,依然有足多可资借鉴之处。

再以徐阶为例。徐阶,嘉靖末期至隆庆朝初期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之职,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政治家。当今的政治家鲜有同时治学者,但在中国古代,官员与学者身份并存者大有人在。如果对此现象认真研究,一定也大有学问可做。《明儒学案》节选了徐阶的部分语录。如论立志,徐阶云:“为学只在立志,志一放倒,百事都做不成。”在论知行关系时,徐阶云:“知行只是一事,知运於行之中。知也者,以主其行者也;行也者,以实其知者也。”论道器关系时,认为:“道者器之主,器者道之。以人事言,朝廷之上,家庭之间,许多礼文是器,其尊尊亲亲之理是道。以草木言,许多枝叶花实是器,其生生之理是道。原不是两物,故只说形而上下,不说在上在下也。”徐阶与严嵩同时在朝十数年,最终斗倒了严嵩。其后,其门生张居正终居首辅之位,执政时期锐意改革,终于扭转了明朝的财政危机。可以说,明朝后来能再延续数十年,与张居正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读明儒学案,一篇篇读下来,可以看到当时儒者在当时环境下的思考和努力。

明朝灭亡东林党到底该不该负责,且看东林后人黄宗羲是什么看法

再以东林学案为例。东林党在晚明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可谓光芒耀眼,同时也饱受责难。有学者甚至认为,东林党与阉党一样罪过重大。如果不是东林党与阉党互相斗来斗去,如果东林党不是那么意气用事,如果东林党能够智慧一些,那么,晚明政治格局不至于最终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即为东林七君子之一,后被下狱受酷刑而死。

黄宗羲评价东林党时,说道:“今天下之言东林者,以其党祸与国运终始,小人既资为口实,以为亡国由於东林,称之为两党,即有知之者,亦言东林非不为君子,然不无过激,且依附者之不纯为君子也,终是东汉党锢中人物。嗟乎!此寱语也。东林讲学者,不过数人耳,其为讲院,亦不过一郡之内耳。昔绪山、二溪,鼓动流俗,江、浙南畿,所在设教,可谓之标榜矣。东林无是也。京师首善之会,主之为南、少垆,於东林无与。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子言之,君子之道,辟则坊与,清议者天下之坊也。夫子议臧氏之窃位,议季氏之旅泰山,独非清议乎?清议熄而后有美新之上言,媚奄之红本,故小人之恶清议,犹黄河之碍砥柱也。”

明朝灭亡东林党到底该不该负责,且看东林后人黄宗羲是什么看法

黄宗羲的评价,对于东林士人颇多褒奖,同时也指出不应不辨清白把什么人都归为东林党。他虽然不否认东林党的一些意气用事的地方,但对人们把什么过错都加之于东林党身上显然不认同。东林学案部分在整个《明儒学案》中占据相当大分量,其所写学者如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孙慎行、黄尊素等人皆在晚明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研究东林学案,实际相当于研究一部晚明史,对于了解晚明政治、社会的症结所在,对于了解当时儒者所做的努力与尝试,对于思索明亡的真正症结所在都有很大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